王树亮
【摘要】目的 探讨并评价肠安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229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肠安颗粒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淋巴结的大小。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95%,淋巴结纵径和横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安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肠安颗粒;疗效
【中图分类号】R63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2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多发于小儿的疾病。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在临床上常出现阵发性腹痛腹胀、发热、厌食,一些患儿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还可引起患儿腹泻,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打击。肠系膜淋巴结肿胀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1]。目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体的发病机理还不清楚,相关研究指出,小儿抗病能力差,肠道、呼吸道受病毒的侵袭的因素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上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欠佳[2-3]。因此,我院对肠安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229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试验组男58例,女57例;年龄0.5~9岁,平均年龄(5.2±1.6)岁;病程0.5~2年,平均病程(1.3±0.4)年。对照组男59例,女55例;年龄0.6~10岁,平均年龄(5.1±1.7)岁;病程0.6~2年,平均病程(1.2±0.5)年。排除其他肠胃疾病患儿和不符合标准的患儿。两组资料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按60~80 mg/(kg·d)的剂量给予静脉滴注头孢米诺注射剂,1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肠安颗粒治疗方案,于饭前半小时给予肠安颗粒,药物组成为:蒲公英、延胡索各30 g,党参、半夏各15 g,黄芩13 g,甘草、干姜各5 g,黄连9 g,大枣8 g。
3~12岁患儿按1剂/d的剂量温水冲服,2次/d,3岁以下患儿剂量减半,连续服用1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和淋巴结的大小。
1.4 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患儿的临床病症消失,淋巴结正常,预后良好;(2)好转:患儿的临床病症缓解,淋巴结肿胀情况好转,预后较好;(3)无效:临床病症无好转,淋巴结肿胀无好转,预后不良。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较对照组的78.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淋巴结大小比较
试验组的淋巴结纵径和横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多发的疾病。据临床大样本资料统计,7岁以下的儿童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发病人群[4]。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在临床上常出现腹痛腹胀、发热,一些患儿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率增加,具体的发病机制有待探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中医上属于“腹痛”范畴。中医认为发病还与肝脾有很重要的联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关键发病机制是脾胃虚弱。有资料显示,引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因素较多,饮食和病毒感染等均参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生发展。一旦延误治疗,还会造成胃肠功能障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5-6]。因此,尽早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临床治疗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程较长,长期使用西药产生耐药性的几率较大。肠安颗粒是中成药,能够从分发挥消肿散结,安肠止泻、解痉止痛的功效,从而有效缓解患儿的不良病症[7-8]。本研究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给予肠安颗粒并对其疗效进行探究分析,发现肠安颗粒结合常规疗法的有效率较常规疗法高,肠系膜淋巴结变小。
综上所述,肠安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敬明.丁桂儿脐贴配合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5,27(4):108-109.
[2] 谢代彬.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加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58例临床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45(2):285,287.
[3] 占亚海.保儿安颗粒辅助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 60 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185-3186.
[4] 姚梦霖,连朝辉,杨传忠,等.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不同年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16(2):32-33.
[5] 宇文阁.口服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8):830-831.
[6] 唐克贵.丹参粉针剂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分析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4):48-49.
[7] 玉水,王志华,袁 静,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5(6):372.
[8] 丛 珊,苑修太,李安源.肠安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7):1281-1283.
本文编辑:刘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