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摘 要:试验检测技术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控制参数,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质量。本文将始终围绕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这个主题,以在建的某工程缺陷为切入点,从工程质量试验检测手段的角度,主要分析探讨一下工程缺陷产生的原因,如何切实加强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在建二期工程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文章编号】1627-6868(2016)05-0046-05
Abstract: Highway Engineering Test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quality control by testing to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parameters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his paper will always focus on the theme of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to def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project as the starting poi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methods, the mai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defects works, how to strengthen the assay work to improve the built two project quality.
Key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assay
1.项目简介
某在建市政公路工程位于四川省行政管辖范围,一期工程设计起点K0+740,终点K7+000,长6260m(不含互通立交),二期工程起点K7+000,终点K18+400,长11.4公里(不含互通立交)。道路规划红线宽度80m,道路断面组成为四块板型式,车道布置采用“主车道+辅道”模式。一期工程2013年5月31日已经建成通车,目前正在施工的是二期工程,工期要求2014年5月31日建成通车。
2.一期工程缺陷分析
在工期短、任务重、工程质量要求又高的BT工程特色下圆满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有些工程部位也曾出现一些足以建设者高度重视的工程质量事故,路基沉降、路面破坏,桥头跳车、混凝土工程外观缺陷、工程缺陷……等等。质量事故发生频繁,工程质量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参建施工单位忽略了工程质量管理,在施工中没有切切实实建立一套较健全且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据了解活跃在该工程建设的施工队伍中有相当一部份施工队为非专业队伍,资质低,技术管理水平低下,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质量意识薄弱,某些标段质检人员无从业资格证,业务水平低下,甚至连最基本的试验取样设备都没有……所有这些使得工程质量管理失控,从而最终导致了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下面将始终围绕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这个主题,以该一期工程缺陷为切入点,从工程质量试验检测手段的角度,主要分析探讨一下在一期工程缺陷产生的原因,如何切实加强试验检测工作,以提高在建二期工程质量。
1.K3+000~K4+000辅道电缆管及给水管回填
通车后该段辅道范围内大面积发生沉降,沉降量最大处达25cm使沥青路面拉裂。处理措施挖开沥青层对沉降处加强碾压及做压浆处理,处理完后在雨季沉降观察一段时间待沉降稳定后重新铺筑沥青面层。从图片可以看出,该段辅道及电缆管、给水管回填施工,填筑材料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粒径偏大、一次性倾填、回填宽度不够、施工中没有检测压实度是造成沉降的原因。
2.K4+000-K4+160路基基坑换填
该段路基换填松铺层超厚,采用规范没有的边倒料边排水施工致使基底积水严重,整个施工过程没有检测压实度。
3.K4+830-K4+980右幅路基填筑
从图片可以看出,该段路基填筑层厚超厚,填筑材料粒径偏大,碾压不密实是路基沉降的原因。
4.K4+990框架涵涵背回填
通车后在该框架涵涵背回填处发生沉降致使沥青路面因沉降拉裂,处理措施挖开沥青层对该框架涵回填做加强碾压及压浆处理,处理完后在雨季沉降观察一段时间沉降稳定后重新铺筑沥青面层。该框架涵回填施工中回填材料粒径超大、夹杂建渣、压实不密实、未检测压实度是产生沉降的原因。
5.K5+118.601框架涵涵背回填
通车后在该框架涵涵背回填处发生沉降致使沥青路面拉裂,处理措施挖开沥青层对该框架涵回填采取加强碾压及压浆处理,处理完后雨季沉降观察一段时间待沉降稳定后重新铺筑沥青面层。该框架涵施工回填基底有积水、回填厚度超厚、回填压实不密实、没有进行压实度检测、距基底2米范围内采用一次性倾填、实际回填施工没有按台阶施工倾填后人工修整出施工台阶,这些是产生沉降的原因。
6.K5+728桥2#桥台回填
通车后在该桥台回填处发生沉降,沉降量最大处达15cm使桥头搭板悬空,在车辆荷载压力下搭板断裂,沥青路面拉裂。处理措施挖开沥青层及搭板对该台背回填加强碾压,压浆处理,处理完后在雨季沉降观察一段时间待沉降稳定后重新铺筑沥青面层。该桥台施工回填基底有积水,回填层厚严重超厚,砂砾石含泥重,现场回填实测厚度38cm超厚,回填压实不密实,施工单位在整个回填施工过程有倾填现象,没有进行压实度检测,没有按台阶施工是产生沉降的原因。
7.施工单位混凝土养护室管理及工地批量制取试件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养护室养护温度和湿度经常超出规范要求、养护室留有过期试件及批量制取同标号不同部位空白强度试件,高标号试件代替低标号试件等,使混凝土工程质量失控。
8.K6+172桥梁板纵向贯穿裂缝
从以上图片可以看出K6+172桥多片梁板发生纵向贯穿整个梁板的纵向裂缝,宽度达5mm以上,有的梁板纵向多达三条裂缝,通过钻芯情况看深度在10cm以上,有的是贯穿了整个高度的,这些裂缝在土建标制梁场就已形成了,现场处理措施为裂缝处灌环氧树脂和高标号水泥净浆,最后高标号水泥净浆抹面。估计裂缝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早期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张拉强度施工单位为赶进度未进行同条件抗压强度强度试验凭施工经验提前张拉;
(2)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梁体浇筑采用旧外模板,梁体内膜采用竹胶板,由于内膜采用竹胶板,模板承载力不够致使梁体顶面振捣不够甚至根本未振捣,造成梁体顶面不密实张拉时开裂,施工单位舍不得报废这些质量有问题的梁把这些梁架上桥,这座桥这样的梁有10片以上,部分梁板已经浇筑桥面铺装,质量堪忧,相关部门监控失职!
9.土建标梁场生产
从2013年10月30日对该工程土建标梁场进行检查发现施工单位采用旧钢模致使梁板外观质量差,漏浆严重,混凝土颜色不一致。2013年8月份检查梁场时发现该土建标梁场大量成型梁板(几乎每片)两侧翼板沿梁高度开裂严重,梁整体外观更差凸凹不平,梁体内膜采用竹胶板,竹胶板密封性和强度极差,钢模、竹胶板不配套等原因造成梁体顶板没有振捣,顶板不平整不密实,顶板大量石子外露尺寸较多;翼版产生大量沿梁体高度的裂缝原因:
(1)工人在混凝土早期强度为达到脱模强度提前强行脱模;
(2)施工单位采用旧模板,工人在脱模时为求方便与速度用力敲击模板造成对未达脱模强度混凝土的损伤,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模板严重偏少又要赶工期,不得不提早脱模加快模板周转速度,这样只得牺牲梁体质量了。
10.土建标梁体28天强度试件制作情况
以上图片为土建标桥梁C50梁板28天强度试件送样的混凝土试件,从外观上可以看出,施工单位在制取试件不认真,边角损坏严重使试件在做抗压强度试验时受力不均,试验数据偏差过大、试验数据强度不合格,这样的试件制作只能说明施工单位专业试验人员在制取强度试件时责任心有问题。
一期工程路基及结构物回填填料规格不符合要求、填层厚度超厚、填料粒径偏大、倾填等质量现象屡禁不止,家常便饭,经常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施工单位只重视工程进度,赶工期,片面追求效益不按设计和规范标准规定的程序施工,施工单位项目部没有健全且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或者有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但没有切实执行,形同虚设等原因致使施工单位任由协作队伍胡乱施工,项目部对协作队伍管理跟不上及管理失控,施工单位路基及结构物填筑采用倾填,节约层层碾压机械成本、填料粒径大节约机械台班不改小粒径等……下面我就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及切身体会谈以下几点看法:
(1)加强试验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试验检测是进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某个产品或工程项目的检测,以便根据其检测结果来判断工程质量或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评定验收的一个主要环节。一个产品或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必须依靠试验检测这种手段得以实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便于就地取材。比如建设地点的砂石、填料等,可借助试验检测这种有效手段,以确定上述材料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定的要求,便于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
2)通过试验检测,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材料的应用。及时有效的对某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试验检测,以鉴别起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从而为工程施工积累经验教训。这对于推广施工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质量、进度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可科学的评定路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有了这套有效科学的测试手段,对于任何一种材料均可通过对其规定性能的相关试验,从而评定其产品是否合格,这对于合理的应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4)通过试验检测能合理的控制并科学的评价施工质量。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竣工后的评定验收,试验检测无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综上所述,可见试验检测对于提供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推动施工技术进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试验检测工作,势在必行,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2)强化试验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
1)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
目前我省试验检测人员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公路工程普遍存在没有试验资质的人员做试验检测情况,通过试验检测人员自身工作中的业务学习及培训考试,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使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得到整体提高,从而确保公路工程质量。
2)健全法制,完善质检机构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针对公路检测机构数量庞大,机构之间检测水平高低不齐,检测机构之间为利益容易形成恶性竞争,使得目前检测市场较为混乱。有些小的检测机构,为了业务的保有量,降低检测水平使公路工程质量堪忧。应该健全法制,完善质检机构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良性引导,避免恶性竞争,使试验检测真正成为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
3)进一步建立完善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增强工程质量意识。
目前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应各司其职,按质量第一的方针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实行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建立完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其次增强建设各方面的质量意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真正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
4)施工过程中,应借助试验检测手段,严格把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a.路用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材料(如填料、砂、石、水泥、钢筋、预制构件等),均应按有关试验检测规程,技术规定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另外,对各种原材料除了要进行常规试验外,有时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非常规试验,以确定该材料是否真正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完整提供所使用材料的试验报告、出厂证明或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资料。再有,对于新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也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先进行试验检测,经试验可行后方可推广使用,禁止盲目施工。
b.施工控制参数的确定。
施工控制参数,通常是指一些能够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数据。比如:填土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这两个参数是路基填土中指导施工,控制压实质量的关键参数。这些参数的确定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路基工程的质量。所以在借助试验检测这种手段进行参数确定时,应认真对待,严格遵照试验检测规程,并力求消除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度,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c.现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监督等环节。首先,对于施工方,要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试验检测制度,建立工地试验室,并配备相关试验检测人员,专人负责,专职质检,坚持“自检”制度。对于监理方,要真正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层监理,特别是“事前”监理,要防范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监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监理中心试验室的有关试验设备,以试验检测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严格质量关,从而起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对于监督方,要真正发挥作为政府监督职能的作用,及时抽检,及时验收评定。发现问题,及时化解。抓典型,树典范,维护政府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
d.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力度,另一个重要方面还体现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环节上。中间交工验收的结果,直接反应了一个分部(项)工程质量的好坏以及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是一个分部(项)工程施工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于公路工程除了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把关外,还要及时对每一分部(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并进行阶段性施工总结。经验收不合格项目,坚决给予返工处理。坚持以试验检测数据说话,严把试验检测关,努力提供公路工程质量。
5)通过试验检测发现工程中不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的产品及施工工艺,及时提供真实的试验资料指导工程施工,这就要求工程施工要建立一套切实高效的质量问题处理机制。提高试验检测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试验检测机构在平时的施工检测中把以上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及时以试验检测日报、周报、月报的形式上报工程建设相关单位。该工程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比如:一期工程工期要求6个月必须完工等),该工程试验检测机构反映的质量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整改或者根本没有整改致使工程通车后发生了许多质量问题,质量问题主要以混凝土结构物回填大量沉降、路基整体基沉降为主。该二期工程施工工期仍然紧、质量要求高、路基填筑的工期要求仍然是不经过一个雨季就要完工,路基没有自然沉降期,通车后路基在雨季的作用下自然沉降无法避免,加之施工过程又大量出现填层超厚、粒径偏大、填料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倾填等施工现象,工程建设相关各方下发的质量问题整改工作联系单也流于形式,施工单位经常以工期紧为由玩文字游戏不予重视,没有真正落实整改,联系单更像是为了完成闭合资料需要而不得已为之,二期工程质量仍然堪忧!
3.二期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及建议
(1)根据一期工程的经验教训,由于工期紧,路基填筑施工没有自然沉降期,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压实度及填料种类、粒径、厚度控制;加强结构物回填及市政工程小三线管道回填填料质量及压实度控制,施工单位为赶工期管理时常失控,经常填料不符合要求,粒径偏大,采用倾填等,从一期工程施工教训上看,经过一个雨季后最容易,最先沉降而且不均匀沉降较大往往就在结构物回填上,其次是路基整体沉降。
(2)目前土建标桥梁工程桩基施工,桩基正紧张施工,桩径大1.5米-2.0米,桩长20~40米,桩基数量大,地质复杂,工期紧,施工单位协作队伍多,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关系复杂、施工成本等因数加大了桩基施工的质量风险,试验检测应加大这方面检测人员和设备的投入,严控桩基检测,对有质量问题的桩坚决返工处理不留质量隐患;对现场混凝土实体结构进行100%的回弹检测,控制混凝土实体质量。
(3)由于该工程二期工程结构物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地区商混原材料质量波动大,混凝土材料用量波动大,从混凝土监控软件上获得有的拌合站混凝土用料比施工配合比多加近50%的水和其他材料,混凝土质量堪忧,试验检测应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对原材料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配合比,加强集料施工含水量的检测次数,根据不同时间点的集料含水量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质量。
(4)试验检测机构试验检测人员应加强了现场检测和施工质量巡视工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上报。
(5)试验检测人员对施工单位混凝土养护室要定期检查,混凝土试件取样要专业试验人员进行操作,不得交予协作队伍完成。
(6)加强对路面施工原材料质量检测把关及现场施工质量检测控制好路面施工质量。
(7)试验检测机构应加强对土建标梁场施工监督管理和对试验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梁体施工质量,督促施工单位加大梁场成本投入,不要用旧模板、竹胶板,增加新的成套钢模板数量满足施工及工期要求,施工单位项目部要加大对协作队伍及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对协作队伍的管理力度确保每生产一片梁质量都合格。
随着二期工程施工已经进入尾期,各参建单位正在按照政府的质量和工期要求完成二期工程的建设,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广大参建者的普遍共识,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唯一有效手段——试验检测,不容忽视。试验检测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禁止盲目凭经验施工,坚持以试验数据说话,试验数据指导施工。国务院2000年第27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公路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做出了强制性的规定,这一规定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谁出事,谁负责,坚决查处,决不手软。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应建立起完善的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加强对施工分包队伍的管理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工程施工中实行试验检测工作由专业的试验检测机构来独立完成,改变过去施工自检由施工单位自己完成的传统方式实现权利和责任分离,同时建立好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检测机制并切实执行,各司其职,确保该二期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