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6-11-16 09:27:31郭小荣蒋芙蓉
甘肃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骨科骨折疼痛

郭小荣,聂 蕾,蒋芙蓉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椎间盘中心,甘肃 兰州 730020)

舒适护理对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

郭小荣,聂蕾,蒋芙蓉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椎间盘中心,甘肃兰州 730020)

探讨骨科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术后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创伤骨科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睡眠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术后1h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d、3d、5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5d睡眠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18%,与对照组72.73%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睡眠状况,提高生存质量,且能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依从性,值得推广。

骨科;疼痛;舒适护理;睡眠质量

骨科是医院重要科室,患者病情复杂,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研究指出[1],骨创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不适,如术后疼痛、睡眠质量下降、负性情绪等,对患者病情恢复有较大影响。对于骨创伤患者,如何提高其术后舒适度,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一直是骨科护理的重点与难点。本研究通过对比,探讨了舒适护理方法在骨创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创伤骨科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4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5.32±3.17)岁,创伤类型:13例为桡骨骨折;10例为胫骨骨折;8例为股骨骨折;6例为腓骨骨折;3例为股骨骨折合并上肢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致伤原因:27例为交通事故;10例为高处坠落;4例为重物压砸;3例为暴力打击。对照组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5.39±3.13)岁,创伤类型:14例为桡骨骨折;9例为胫骨骨折;10例为股骨骨折;5例为腓骨骨折;4例为股骨骨折合并上肢骨折;2例胫、腓骨骨折。致伤原因:25例为交通事故;11例为高处坠落;5例为重物压砸;3例为暴力打击。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具有手术指征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者;术后意识清醒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全身多处骨折患者;颅脑严重损伤患者;术后昏迷不醒者;认知或交流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在术后行常规护理,给予心理干预、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方法为:

1.2.1营造舒适病房环境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室内温度控制在23℃左右,湿度保持在65%左右。定时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对病房进行消毒、清理,保持病房洁净、卫生。定期更换衣物及被褥,夜间避免强光照射,可在病房放置绿色植物。护理人员在病房中进行各项操作时,动作轻缓,避免出现噪音。

1.2.2减轻术后疼痛,增强患者生理舒适度

骨创伤患者术后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护理人员应通过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降低患者对疼痛的关注度。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播放音乐、电视,给患者讲故事、读小说,对患者伤口周围皮肤进行轻柔按摩等,从视觉、听觉及触觉上分散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正确放松方法,如慢节律呼吸等,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按摩、冷敷、热敷等方式缓解疼痛。对于疼痛较为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1.2.3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骨创伤患者术后多会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可造成心理、生理应激反应,降低疼痛阀值,影响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缓解其焦虑、紧张状态。多同患者交流,给予积极暗示,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开导、安抚患者,使其保持放松、平和心态。例举以往成功康复病例,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嘱咐家属多陪伴、鼓励患者,为患者寻求家庭支持。

1.2.4预防并发症发生

骨创伤患者术后易出现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而并发症发生不仅对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有较大影响,还会降低患者舒适度,因此在术后护理中应采取预见性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皮肤状况进行密切关注,保持患者衣物及床单干燥清洁,定时辅助患者进行翻身,每日对患者皮肤进行擦浴,对于骨突出部位,需使用专用气垫进行保护,降低褥疮发生风险。注意全身保暖,避免冷刺激引发血管痉挛、血液瘀滞;卧床患者下肢抬高30°,避免静脉回流,在不影响患肢血运情况下对进行下肢按摩,防止出现深静脉血栓。术后遵医嘱给予足量抗生素,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定期更换敷料,尽量减少切口暴露时间,防止出现感染。

1.2.5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良好随眠状态对骨创伤患者病情恢复、生活质量改善均有重要作用。尽量将护理操作集中到白天,减少夜间操作,夜间灯光调暗。患者入睡前进行擦身、洗脚,使身体舒爽。部分入睡困难者,可遵医嘱给予适当药物干预。

1.3观察指标

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1h、1d、3d、5d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在纸上划10cm横线,横线一端为0,另一端为10,分别表示无痛与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作标记,分值同疼痛程度呈正相关性。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术后1d、3d、5d睡眠质量予以评价,量表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7个维度,满分21分,分值同睡眠质量呈负相关性。

出院前向患者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括护理操作水平、护理态度、健康宣教、人性化关怀等内容,满分100分,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VA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1h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术后1d、3d、5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术后1h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5d观察组 44 0.81±0.11 1.01±0.35 2.56±0.74 1.25±0.47对照组 44 0.79±0.15 2.15±0.48 3.72±0.32 2.36±0.55 t -0.713 12.729 9.543 10.177 0.477 0.000 0.000 0.000 P -

2.2两组PSQI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1d、3d、5d的PSQI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PSQI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PSQI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5d观察组 44 4.19±1.12 3.85±1.01 1.51±0.59对照组 44 5.83±1.58 5.53±1.25 2.33±0.71 t -5.617 6.934 5.892 P -0.000 0.000 0.000

2.3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3.18%,与对照组72.73%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8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骨科手术患者因手术应激、心理应激等原因,可产生交感神经反射,形成引起血管、肌肉收缩,使切口缺血、机体代谢异常,不利于术后恢复,也可能影响患者远期预后。同时术后疼痛会使机体释放5-羟色胺,产生强烈缩血管作用,加速血栓形成。术后疼痛也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差、情绪低落等都可能诱发心肌缺血、伤口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2]。因此,骨科手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减轻疼痛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对促进术后康复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舒适护理是一种高效护理模式,主张实施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的护理方法,使患者心理、生理均达到最舒适、愉悦状态,从而减轻心理与生理负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病情康复[3]。术后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康复与生存质量的关键,在术后护理干预中应用舒适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疼痛程度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1d、3d、5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提示,通过舒适护理可起到提高患者疼痛阀值,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指导患者听音乐、看电视、读小说等,使其分散注意力;可根据患者病情予以按摩或冷敷、热敷,以达到缓解疼痛目的[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提示,通过舒适护理能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缓解疼痛,使患者提高睡眠质量,减轻心理与生理负担。舒适护理是一种轻松且愉快的护理方法,重视患者主观感受,且因人而异使用护理技巧,充分尊重患者喜好与意见,使患者增加自我控制力,以达到减轻负性情绪作用[5]。本研究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舒适护理能充分尊重患者相关,通过舒适护理可增强患者舒适感,增加护患语言沟通及交往频数,从而起到和谐护患关系作用[6]。

综合上述,舒适护理可缓解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也能提高睡眠质量,对减轻患者生理与心理负担具有满意效果,能最大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对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意义,值得推广。

[1] 况学芳.护理干预影响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4,27(5):1257-1258.

[2] 欧运娇,傅爱凤,陈丹琼,等.舒适护理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910-912.

[3] 巫梅岚,邓兰英,黎小群,等.舒适护理结合生命力保养在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4):132-135.

[4] 蔡昌兰,李琼,谭敬华,等.舒适护理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37-39.

[5] 刘长红,李明杰,韩丽娜,等.舒适护理模式对肛周脓肿术后病人疼痛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15):1486-1487.

[6] 赵志凤.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恢复期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z2):174-176.

R816.8

猜你喜欢
骨科骨折疼痛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50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0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海峡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3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3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