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兴隆山保护区甘肃鼢鼠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对策

2016-11-16 09:16裴应泰潘世成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兰州730117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鼢鼠自然保护区甘肃

裴应泰,潘世成(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117)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甘肃鼢鼠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对策

裴应泰,潘世成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117)

甘肃鼢鼠是危害林区油松、落叶松、青海云杉等树种的主要地下害虫,首次报道了在兴隆山的分布及生物学特性、防治对策。

甘肃鼢鼠;生物学特性;防治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别名地老鼠、瞎老鼠、瞎瞎,属啮齿目仓鼠科。据王香亭教授主编的《甘肃脊椎动物志》记载,此种仅见于甘肃甘南临潭县及其附近地区,其他地区也鲜有所报道,鼢鼠属种类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普查成果汇编》和《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研究》(王香亭主编)中仅记载有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i一种,该种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属首次发现[1]。

1 形态特征

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采集记录:上庄管理站魏河,X.19—X.22,2 659 m。标本号:624200SZ1123、624200SZ1124。该种由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刘荣棠教授鉴定,形似中华鼢鼠,体长180 mm左右,尾长38 mm。吻钝,眼小,耳壳退化,仅留外耳道,且被毛掩盖,尾不甚长,除被稀疏短白毛外,几全裸露。前肢爪强,第3趾爪最长,后肢细而爪较小,但也与体长成比例。额基斜向眼前白色,束缢后复向上至头顶为中间暗褐,周边白色块斑相连构成不对称的哑铃形白色块斑;颊棕褐色,颈背至尾基为带光泽的棕褐色。耳区暗棕褐,触须黑白相杂,较其它鼢鼠形长而数多;眼后偶有须状长毛1或2根;体腹、喉部石板灰色,喉以下胸腹部至肛毛色暗灰,具霜样棕白或淡棕褐色毛尖。头后枕骨区较低,颅后部向外突不呈截切状,眶骨边缘不向外突,二颞嵴合并成矢状嵴,鼻骨后端不尖,与前额骨前端平直相接。两颌齿相似,与中华鼢鼠类同,第3上臼齿有1向后延生的小突起[2]。

表1 2只甘肃鼢鼠量衡度

2 生物学特性

甘肃鼢鼠的生活习性与其他鼢鼠类同,繁殖能力强,5~9月为繁殖期,6~7月为生育高峰期,年繁殖2次,每次2~4仔,最高达8仔。常年营居地下生活,洞道复杂,有住室、粮仓、便所。住室较深,为洞道扩大部分,内有由枯草茎、叶做成的窝室。有贮粮食习性[2]。从贮食分析,贮食大多数为植物的叶、茎、果实等。

3 分布及为害特点

甘肃鼢鼠在地理分布方面高限同其他鼢鼠,而低限较其他鼢鼠要低。兴隆山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土壤比较松软肥沃湿润的平缓地区,全林区人工林内均有不同程度分布,多见于上庄管理站的魏河马多脑沟、深岘子等地。

甘肃鼢鼠危害土丘外形没有中华鼢鼠突出明显,啃食根茎症状类似中华鼢鼠,在4月底土壤解冻开始活动至9月底结束,冬不蛰眠,春秋两季觅食,主要危害油松、落叶松、青海云杉等1~10生幼树树木幼根。每年受甘肃鼢鼠危害的人工幼林面积达173.33 hm2,轻者被害株率达10%,重者达20%以上,造成当年栽植的幼树大面积死亡,10年以上大树的幼根也被啃食咬断,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树木的生长,是保护区危害较为严重的害鼠之一。

4 防治措施

防治甘肃鼢鼠的最佳时机为春、秋两季,春季甘肃鼢鼠瘦弱,反应迟钝,且有明显的顶土痕迹,易于掌握活动规律;秋季防治是由于甘肃鼢鼠怕光、怕风、怕雷雨,食量大,夏季多雨,长时间躲避风雨,有集中觅食储粮的习性,特别是在雨后初晴早晨9:00至下午15:00,是防治甘肃鼢鼠的最好时间,春秋两季加强防治还有利于控制鼠口密度。在兴隆山保护区主要采用五种防治措施。

1)营林技术措施。造林前,要进行深翻整地,破坏鼠群的生活环境,将造林地的枝条、枯木及杂草等有害物清理干净,以改善造林地的卫生条件。造林时,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不同的林地条件、树种特征,和甘肃鼢鼠的密度选择合适的树种,同时营造混交林,针对甘肃鼢鼠的预防,推广营造刺槐和油松混交林,或油松和沙棘混交林,能提高造林保存率。

2)人工措施——弓箭法。弓箭法是广大群众在长期防鼠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制作容易、方法简单、经济、环保等优点的灭鼠方法。具体做法是:找好主洞,安装好弓箭(弓距洞口约20 cm,箭与地面、洞成直角,箭射下后,正好在洞中央),切齐洞口,利用有风鼢鼠堵洞的特性来消灭,在保护区大量被推广应用。

3)物理措施——电雷管炸灭。此法是利用鼢鼠有风堵洞的习性,采用纸壳电雷管短路引爆炸灭鼢鼠的一种防治方法,防前一定要对防治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确保安全方可实施。因为此种方法成本比较高,操作起来也比较危险,不易推广,故再不介绍。

4)化学措施——鼢鼠灵诱杀。此法主要是用制作好的诱饵来诱杀鼢鼠的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灭杀效果比较明显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找好主洞,挖开上下2个洞口,每1个鼠洞投放鼢鼠灵5~6粒,投放深度0.5 m,然后封洞即可[4]。因鼢鼠灵主要投放在地下,对环境污染和天敌的影响比较小,为害严重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急防治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防治前一定要在防治区外围张贴公示,严禁人畜进入,以防发生意外。

5)天敌防治措施。甘肃鼢鼠的天敌鸟类有鸢、雕、猫头鹰以及乌鸦等,兽类有狼、狐狸、獾、野狸子、黄鼠狼等,根据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大力保护和利用甘肃鼢鼠的天敌,对控制甘肃鼢鼠的发生和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1] 王香亭.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研究[M].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

[2] 王香亭. 甘肃脊椎动物志[M].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 孙伟刚,王义德.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鼠害发生危害与主要防治技术探讨[J].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3):63.

[4] 张红勇,杨宝生.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中华鼢鼠防治效果试验[M]. 甘肃农业科技,2005(8):65-66.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yospalax cansus and Its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in Xinglong Mountains reserve of Gansu

PEI Ying-tai, PAN Shi-cheng
(Gansu Xingl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Yuzhong Gansu 730117, China)

Myospalax cansus is a kind of underground pests, major hazard of Pinus tabuliformis, Larix gmelinii and Picea crassifolia in forest.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distribu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Myospalax cansus in Xionglong Mountains for the first time.

Myospalax cansu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S764.5

A

10.3969/j.issn. 1006-0960.2016.02.011

1006-0960(2016)02-0032-02

2016-01-13

裴应泰(1978—),男,甘肃天水人,工程师,从事自然保护区科研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鼢鼠自然保护区甘肃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中华鼢鼠的防治方法
小陇山林区鼢鼠防治研究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