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0例临床观察

2016-11-16 06:06:56高田方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西药淤积胆汁

高田方

224600 江苏省 响水县中医院妇产科



中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0例临床观察

高田方

224600江苏省 响水县中医院妇产科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剖宫产率方面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患者时,中西药联合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而且使用也比较简单方便。

中西药;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临床效果

在妊娠中晚期中,肝内胆汁瘀积症是一种特有的并发症,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黄疸和皮肤瘙痒,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肝损害。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会引起早产、胎死宫内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会让围生儿死亡率增加[1]。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发病可能和胆汁酸代谢异常、激素代谢异常有直接关系,药物是临床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主要方法,但是现阶段并没有特效药。我院在对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并且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患者共50例,通过确诊后,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妊娠期肝硬化患者、合并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急性妊娠期脂肪肝患者。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1±1.6)岁,孕周27~40周,平均孕周(36.2±1.8)周,初产妇为41例,经产妇为9例。随机将患者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给予3.0g维生素C和0.4g肌酐溶于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给予20ml丹参和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每天1次。口服地塞米松,每天三次,每次3mg,三天后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用量进行调整。口服苯巴比妥,每天3次,每次0.03g。分娩前3天给予维生素K1。

1.2.2 治疗组患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茵陈退黄汤治疗:中药组方包括:制大黄9g,白术、玄参、厚朴、生地黄、黄芩、白蒺藜各10g,枳壳6g,青蒿20g,生栀子15g,茵陈蒿30g。用水煎服,每天1剂,分成2次服用。全部患者均给予7天时间的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 (1)治愈: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消失,血清TBA小于10μmol/L;(2)显效: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消失,血清TBA降低超过三分之二,但是依然异常;(3)有效: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血清TBA降低超过二分之一,但是不到三分之二;(4)无效: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没有改善,血清TBA未观察到明显下降。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通过试验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ALT、AST、TBIL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生化指标比较±s)

2.3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治疗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率和产后出血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剖宫产率方面,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属于中医“妊娠黄疸”、“妊娠瘙痒”,临床治疗主要为退黄、疏肝利胆,并辅以祛风止痒、清湿热[2,4]。本研究中的中药组方中,栀子和茵陈蒿具有利湿退黄的作用,黄芩、当归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枳壳具有化痰、破气和消积的作用,生地黄和制大黄具有滋阴和清热解毒的作用,青蒿具有凉血除蒸和清透虚热的作用。西药中的地塞米松能对胆汁淤积进行有效治疗,对母体循环进行有效改善[3]。苯巴比妥能让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提高,让血中淡红色降低,对胆酸生成进行有效抑制。

在本次试验中发现,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率和产后出血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剖宫产率方面,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患者时,中西药联合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而且使用也比较简单方便。

[1] 焦岩,刘云.中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03:204-206.

[2]任国平,张彤,毕冬华.中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01:79-80.

[3]俄吉洛.清淤利胆汤治疗妊娠晚期肝内胆汁瘀积症80例[J].陕西中医,2010,31(7):801-802.

[4] 赵亚宁,鲁小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及脐血硒水平检测及其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3,(10):1317-1318.

[5]郑清云.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02:71.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6.091

2095—9559(2016)06—2712—02

2016-03-02

猜你喜欢
中西药淤积胆汁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06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8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8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中西药治疗奶牛乳房炎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7
羊链球菌病的中西药疗法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9
淤积与浚疏:清朝时期福州西湖的治理史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51
IL-2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