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报废动力电池路归何方
随着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车市场近来持续火爆,所以动力电池回收国标的出台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生产量为30.2万辆,销售量为28.9万辆,同比增长93.0%和100.6%。预计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为40万辆,同比增长41%,2020年的销量将达144万辆。
当前,北京2000辆新能源车电池已过五年质保期,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扑面而来的新难题。由于传统回收模式只能解决较低保有量情况下的电池回收,眼下北京新能源车保有量已接近15万辆,国标的出台能否对未来新能源车市场形成重大利好备受瞩目。
据了解,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涉及电池生产厂商、整车企业、回收利用企业、消费者等相关主体,由于缺乏相关标准,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以及各方回收过程中的费用承担都尚未明确。虽然我国曾先后制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相关法律法规,但目前并没有针对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处理的专门立法,这制约了车用动力电池的有效回收利用。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普遍通过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镍氢、镍镉、锂电池的回收处理方法,提取其中有价值的金属,这种形式在新能源车保有辆少的情况下勉强能解决动力电池回收问题。
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于动力电池回收有一定的规范流程,虽不够完善,但已走在世界前列。以日本为例,日本新能源车行业的各方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蓄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处理”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同时日本民众也自发成立民间组织,参与到废旧电池产品回收的各个环节。但目前国内各电池生产企业以及新能源整车企业对于过保动力电池回收后的利用都没有统一方案。
之前,对于其他类别电池回收,国家都出过相应的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此次国标中有国家强制性措施存在,那么对于新能源车市场乃至自然环境都意义重大,如今国标的出台很有可能给新能源车市场带来利好。
有专家认为,不管电池回收后电池制造商以何种形式处理,关键的问题是国标一定要有强制性,不能流于形式。同时,国标应制定一个统一的处理流程,要求各企业严格按照该流程实施。
Where the millions of scrap batteries will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