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学模型突破“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2016-11-15 10:26周翔
中学生物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纯合子合子交配

周翔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高中生物学中的相关问题,构建的过程即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模型的得出更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系统规律性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现象。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内容在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6题、江苏卷第30题、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32题、北京卷第30题和山东卷第6题等各年和各省份的高考卷中都有出现,部分题目的难度还相当大。

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凡牵涉到以下四种情况之一,学生回答的错误率就很高:(1) 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求子代中某种基因型频率;(2) 连续自交n次并逐代淘汰一种纯合子(或某种基因型不育),求子代中某种基因型频率或基因频率;(3) 杂合子随机(或自由)交配,求子代中某种基因型频率或基因频率;(4) 杂合子随机(或自由)交配n次并逐代淘汰一种纯合子(或某种基因型不育),求子代中某种基因型频率或基因频率。最典型的是2013年山东卷第6题。

【例1】 (2013·山东卷,6)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 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 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 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此题的难度较大,学生要能准确判断Ⅰ~Ⅳ,才能作答。绝大多数考生对这种综合题只能通过取特殊值,采用排除法,如计算F1、F2的值。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构建了数学模型,则学生既能掌握分析和推算的方法,更能从Aa的变化趋势直观地发现四者的差别,从而快速作答。

现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对4种情况构建数学模型,步骤如下:

1 杂合子连续自交,不淘汰

1.1 推算

推算过程见表1。

1.2 构建模型

Aa连续自交,子代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见表2。

可在坐标系中绘出后代中纯合子、杂合子和显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1.3 特点

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杂合子的比例越来越少,纯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且显、隐性纯合子比例相等。

杂合子连续自交,A、a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2 杂合子连续自交,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或隐性个体不育)

2.1 推算

推算过程见表3。

2.2 构建模型

计算杂合子连续自交,逐代淘汰aa,子代中各种基因型频率(表4),并画出相应的曲线图(图3)。

2.3 特点

淘汰aa(或aa不育)不仅使a的基因频率降低,杂合子在显性个体中的比例也急剧减少,这也是杂交育种要逐代筛选再自交,最终才能使纯合子的比例达到育种要求的理论依据。

3 杂合子逐代随机(或自由)交配,不淘汰

3.1 推算

推算过程见表5。

3.2 构建模型

计算杂合子逐代随机交配,子代中各种基因型频率(表6)。

3.3 特点

当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后,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发生改变。

4 杂合子随机(或自由)交配,淘汰隐性个体(或隐性个体不育)

4.1 推算

具体推算过程见表7。

4.2 构建模型

计算杂合子随机交配,逐代淘汰aa,子代中各种基因型频率(表8),并画出相应的曲线图(图4)。

4.3 特点

该过程a基因频率降低,杂合子在显性个体中的比例也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及杂合子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或隐性个体不育)的情况。

通过四种情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发现:只要存在淘汰(或不育),即存在选择(自然或人工),基因频率就会发生改变。没有选择,基因频率就不发生改变,种群无进化,但基因型频率仍可能发生改变。

根据上述构建的数学模型,可以直接判断例1中曲线Ⅰ表示随机交配,曲线Ⅱ表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曲线Ⅲ表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曲线Ⅳ表示连续自交,所以首先判断D选项叙述正确,A、B通过计算可知正确,C选项应为[1-(1/2)n]-[1-(1/2)n-1]=(1/2)n

【例2】 (2015·课标全国卷Ⅰ,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

(2) 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

答案:(1) 1∶1 1∶2∶1 0.5 (2) A基因纯合致死 1∶1

解析:(1)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所以基因A、a频率都为0.5,比例1∶1。AA%=50%×50%=0.25,Aa%=2×50%×50%=0.5,aa%=50%×50%=0.25。比例1∶2∶1。基因频率不变,A仍为0.5。

(2) AA个体致死,只剩下Aa和aa个体,比例为2∶1。A的基因频率为1/3,a的基因频率为2/3,故aa基因型频率占4/9,Aa基因频率占4/9,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1∶1。

构建模型符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探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的数学模型使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加清晰,有助于师生从宏观上把握某个系统的规律,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找到突破口,披荆斩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稳态与环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纯合子合子交配
HepG2和Huh7细胞CYP3A4、CYP3A5和PXR基因非编码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β4GalT1基因点突变为GalNAcT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开一家小店,找回童年
“塔莎小姐”:风雨共担才是爱情真谛
开一家小店,找回童年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生物教学中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