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正谊书院的发展看清代学术的变迁

2016-11-15 03:34何静
卷宗 2016年8期
关键词:书院苏州

摘 要:清代的苏州正谊书院,从嘉庆十年到光绪光绪十年,前后经过约一百年,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书院历经了从讲求心性、崇尚经史到经世致用的变迁。而这一百年也正是清代的学术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一个时间,本文通过梳理正谊书院的创建发展过程及正谊书院的课程、师资的等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清代的学术史的转变过程。

关键字:正谊书院;学术史;变迁

书院是我国古代具有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具有传承学术、藏书、编书乃至祭祀等其他职能。苏州的文化教育事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与苏州书院的简建立与发展密不可分。根据道光《苏州府志》记载,苏州的书院发展到了清朝时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自入国朝以来,列圣相承,尊师重道,叠颁宸翰,揭于庙堂,以致高山景行之意。而又广设书院,乐育贤才,文教昌明,古今稀有”[1]。

1 苏州正谊书院的创立

清代建立的蘇州正谊书院,规模比不上当时的紫阳书院,但其影响可以说与当时的紫阳书院平分秋色,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中提到“江苏巡抚驻苏州,苏之人文固盛,益以省治所在,大府倡立书院,分课制艺经古,其风气不下江宁扬州也,旧有书院之外清代创建者,曰紫阳,曰正谊为最大”[2]。特别是后期正谊书院在前后期课程方面的不同设置,对当时的西学东渐产生了重要影响。

苏州正谊书院建立于嘉庆十年(1805年),由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所建,《苏州府志》中明确记载“正谊书院在府学东沧浪亭后,嘉庆十年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志伊建”[3]。汪志伊是乾嘉年间的封疆大吏,“乾隆八年正月十四日生,年二十九中乾隆辛卯科举人。”[4]乾隆五十一年,升为江苏镇江知府,又次年调任苏州府知府,五十六年授任苏松常镇太粮道,次年调任江苏按察使,又次年迁为甘肃布政使。嘉庆元年(1796年)因事被核,降补江西按察使,次年四月迁任福建布政使,旋擢为福建巡抚,六年(1801年)十月因病请解任,次年回原籍,又次年四月入觐面君,以二品顶戴署左副都御史,次月即署刑部左侍郎,旋受命赴江西办案,途次任江苏巡抚,遂开始辑《荒政辑要》一书资料,准备著书授予下属官吏,使之参照遵行,《荒政辑要》成为清前期具有影响的荒政著作。十一年(1806年)八月晋工部尚书,十月授湖广总督。铁保,字冶亭,号梅庵,满洲正黄旗人,著名书法家、诗人。铁保十岁入学,十六岁国子监肄业。十九岁中顺天乡试举人,二十一岁中进士,授吏部文选司额外主事。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活,后累官至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吏部尚书、山东巡抚、两江总督等职。根据《铁保年谱》记载:“余与汪稼门抚军筹议,添设尊经正谊书院……一切规模与钟山紫阳等。”[5]

有关正谊书院的来源,汪志伊与铁保认为,“谊”通“义”,以义为旨,官员才能够端正他们的为官之道,读书人才能修养身心,“夫谊者,义也。官正其谊则治期探本,士正其谊则志在立身。”[6]“正谊”二字由此而来。

正谊书院的建立得益于官方的重视与认可,其建立之初就得到了政府的拨银与支持,“每年官拨银三千两作为常项经费,置田1869亩。”[7]铁保也曾记述“余与汪稼门抚军筹议添设尊经正谊书院,尊经以商捐二万两生息为经费,正谊以入官抄产房地银贰万余两为经费,一切规模与钟山紫阳等。”[8]在后期,正谊书院被战火焚毁,清政府复建时又“筹白金万二千金以万金置田,以岁租为修脯膏火资。”[9]

课程设置上,正谊书院也几乎是跟从官方的要求,初期正谊书院的课程设置大体以经学为主,算术、经术、金石为辅,注重精研朴学。这主要是因为乾嘉时期汉学占据了当时学术界的统治地位,清朝统治者根据时局变化,也一改清初时期学术政策,即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甚至一度要求书院的教学内容须以程朱理学为纲,转为提倡汉学。正谊书院建立于嘉庆十年,正是汉学繁盛时期,因此,其建立之初就是一座崇尚经史的书院。当时的书院的主管人不乏当时的经学学者。正谊书院掌院依次为倪为炎、汪庚、费振勋、吴颐、朱方增、余集、吴廷琛、魏成宪、朱珔、费庚吉、翁心存,皆为进士,其中元和吴廷琛为会元、状元,浙江仁和余集、安徽泾县朱珔也属一流学者,特别是朱珔,他在正谊书院的掌教,将正谊书院推向了一个高度。林则徐在《正谊书院课选序》中提及到,正谊书院创建三十年以来,书院的主管者多为名的硕儒,不乏著名经学学者。[10]并认为正谊书院的生徒,“咸知治经为先,而不仅以贴括家言随时俯仰。”[11]可见,此时正谊书院的治经风气已然形成,而并未对科举引起浓厚兴趣.道光吴中承宣使陈銮页提到正谊书院讲授朴学的功效“先生以经术造就多士,多使虚者实之,佼者醇焉,渐渍至今,确有成效。”[12]

2 苏州正谊书院的发展——冯桂芬与正谊书院

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一作景庭,江苏吴县人(今苏州)。其字号“林一”、“景亭”,均与顾景亭有关,可见冯桂芬对顾炎武道德学问的景仰。据说,在冯桂芬出生前夕,他的母亲做梦梦到一个老和尚来到家门口,献上了一个苹婆果,并留下一句“此佳种,幸留之,不能多也” ,因此冯桂芬又号梦柰。

道光二十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西学东渐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开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书院要想适应时局的变化,改制迫在眉睫,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改变。

咸丰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军占领了苏州,包括正谊书院在内的很多书院都毁于战火之中。随后,复兴书院成为了清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苏州的诸多书院在李鸿章、张树声等人的带领下开始了重建工作。

冯桂芬与正谊书院的结缘早在其弱冠之际,嘉庆八年,弱冠之际的冯桂芬进入当时的正谊书院读书,彼时的正谊书院,藏书颇多,人才济济,对于当时的冯桂芬来说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冯桂芬在治学上颇受当时的正谊书院山长朱珔的影响,朱珔执掌正谊书院长达十年之久,有很深的学问以及丰富的治学经验。

同治三年,冯桂芬返回清廷收复了的苏州,接受了李鸿章的聘请,出任了正谊书院的山长,长达三年,在这三年的掌院期间,冯桂芬致力于经世之学的教授,冯桂芬主张“以中国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在《显志堂稿》的序中,俞樾写道“同治中,余寓吴下主讲紫阳,先生亦主正谊讲席,时相过从。……先生于学无所不通,而其意则在务当世有用之学。”[13]

冯桂芬在正谊书院三年,这三年对正谊书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三年,正谊书院在学风、教风上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在《正谊书院课选三集》中有着比较充分的反应,一些比较优异的学生的文章被收录在这本书中,文章包括《问江北江南水利疏导修防何为最重要》、《问开垦荒田广招客民垦种有无流弊》、《江南浙西引地盐法策》、《问黄河北流东流东北分流利弊若何?昔夺淮今夺济孰愈?》、《募重建藩镇得失论》等[14]。从这些文章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冯桂芬执教的三年,选课在内容上,涉及时政、天文、水利、河渠等,经世致用之学在教学实践中被冯桂芬充分的贯彻。

此外,冯桂芬还针对时代的特点,对书院体制进行了系统的改革,第一,严格挑选书院的教师和学生,学生的挑选上,欢迎已经获得举人。贡生等资格的生徒前来就读。教师不再同意由官府聘请,而是接收来自学生的推举,以及有名望的先生担任。第二,对书院的教学严格管理。各位生徒要评定等级。采用三舍法,考核奖惩。成绩优异的可入太学,如果三个季度的学习任然没有达到要求的就要被退学。十五岁毕业,但是仍然愿意留在书院读书的,仍然可以旁听。冯桂芬认为坚持“行之数年,文风不日上,士习不丕变者,未之闻也。”[15]第三,提高教师的地位。冯桂芬主张,教师的职责不同于官员,但是要给教师特有的尊敬,“不论官大小,皆与大吏抗礼,示尊师也。”[16]

光绪十四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在正谊书院旁创建了学古堂,购书八万卷,其中包括新译西方学生的光电化诸书,“以经古课士,”额定内课18名。外课生不限。[17]其中,课程以经为主,由学生自报,专经之外,旁及小学,四史,文选,算学等。每个月还有学习日记,由山长以学术水平的等级为依据,优先给予奖励,因而书院的教育质量也是极高,成为了书院的新秀,不得不说这也是得益于冯桂芬在在正谊书院的教育实践的影响。

3 正谊书院的影响

正谊从建立到最后改建,对于苏州乃至全国的人才的输送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正谊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并不完全在与科举中,但是也有生徒在科举中大放异彩者,在《铁保年谱》中就有记载“延请耆儒认真督课,乡试获隽者颇多。”[18]

不难看出,正谊书院的教学内容及其内涵在其建立之初,主张“诂经精舍”、崇尚经史训诂的汉学,扎实研究学问、为考据学等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与当时的整个清代的学术史相适应的,但是汉学毕竟远远脱离了社会实践、规避了学术上的很多理论性的问题,盲目的埋头在古籍中寻章摘句,进行繁琐的文字考证,缺乏现实性。

到了清朝后期,正谊书院虽然仍然坚持以经史为主,不以科举为目的,但是开始破除以往眼界短浅、埋头文字的旧习,在冯桂芬的带领下主张发扬经世致用的学风,联系现实,扩大教课的内容,站在了清朝后期学术史风潮的前端。

虽然冯桂芬机具远见,将经世致用的风潮引入正谊书院,对传统的书院体制课程等进行变革,在引领新的学术风潮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但是书院作为传统的封建教育形式,不可能从根本上转变它的性质,在清朝末期,面对着新的历史形式,书院难以继续维持它的发展,最终,随着时代的大变革,被新的教育形式所代替,也圆满了完成了历史交予它的任务。

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清政府下诏将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1902年,江苏巡抚聂缉规将正谊书院正式改为苏州府中学堂。

参考文献

[1]转引:王坤、王卫平.苏州书院研究[J].中国地方志.2009.5

[2]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M].//赵所生,薛正兴,中国历代书院志.南京教育出版社.1995.

[3]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十五. 清光绪九年刊本.

[4]汪志伊.稼门诗钞.//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铁保,铁保年谱,卷二,清道光二年石经堂刻本.

[6]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十五.清光绪九年刊本.

[7]石蕴玉.苏州府志卷二四.道光四年刻本.

[8]铁保.铁保年谱.卷二,清道光二年石经堂刻本

[9]冯桂芬..显志堂稿卷三.清光緒二年冯氏校邠庐刻本.

[10]冯中允.正谊书院课选.清光绪二年刻本.

[11]冯中允.正谊书院课选.清光绪二年刻本.

[12]冯中允.正谊书院课选.清光绪二年刻本.

[13]冯桂芬.显志堂稿//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4]转引:王卫平,王坤,冯桂芬书院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改革思想[J],江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15]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上海:上海书店,2002.89页

[16]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上海:上海书店,2002.87页

[17]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十五.清光绪九年刊本.

[18]铁保.铁保年谱.卷二,清道光二年石经堂刻本

作者简介

何静,女,江苏淮安人。

猜你喜欢
书院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朵云书院黄岩店
园林之城——苏州
白鹿洞书院记
苏州一光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苏州十二忆
说个好苏州
书院讲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