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秋
75年前的春天,中国军民在鲁南台儿庄进行了著名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台儿庄大战。今天,透过历史可以看到,战役胜利的取得,其基本原因是中国军民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入研究大战中中国军民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一史实,可以认识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具有显著的特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今天的中国,迫切需要继承光大爱国主义精神。
1 台儿庄大战中,中国军民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参战部队从未有过的牺牲精神和积极配合的协同精神;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无间合作;三是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
(一)台儿庄保卫战中,中国军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牺牲精神和积极配合的协同精神。周恩来1938年4月8日在谈到台儿庄保卫战胜利的意义时,也概括了上述两点。他说,台儿庄保卫战的胜利,“证明了我们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战斗情绪的旺盛”;“证明了我们各战区、各战线以及战场上的配合动作收到了成效”。
中国军队在作战中,英勇拼杀,不怕牺牲,谱写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歌。滕县、临沂保卫战是台儿庄保卫战的序幕战。参战部队是装备低劣的地方军川军孙震部和庞炳勋部、张自忠部,各部均表现了空前的英勇,付出了极大的牺牲。3月14日,日军对滕县城发起攻击。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孙震部约3000人在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统一指挥下,凭城固守。王铭章与滕县县长周同等协同守城,血战三昼夜,数次击退敌人。17日,王铭章在危急中致电孙震,称“敌用野炮、飞机,从晨至午,不断猛轰,城墙缺口数处,敌步兵屡登城垣,屡被击退。表示“决以死力拒守,以报国家……”。下午,敌攻入城内,中国守军与敌展开巷战。王铭章腰部中弹重伤之后,仍毙敌3名,见危城难守,拔枪自尽,以身殉城。周同见敌破城而入,即从城上一跃而下,坠城殉职。城内300多名重伤员在同敌人肉搏拼杀之后,以手榴弹互炸殉城。城内守军余部五六百人仍与日军顽强搏斗,且战且退。滕县保卫战,中国守军牺牲2000余人,3000守城官兵无一人投降。
18日滕县陷落。川军血战坚守滕县,为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一线部署作战赢得了时间。敌人在西线攻击滕县时,又在东线攻击临沂,守军第三军團庞炳勋部与敌反复冲杀,据城死守,形势异常危急。李宗仁调第五十九军张自忠部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协力作战,于3月20日取得临沂大捷。临沂之战,砍断了津浦路北段日军左臂,造成了中国军队围歼孤军深入的矶谷师团的战机。
3月23日至4月7日,中国军民在台儿庄地区与日军展开大战。参战的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的三个师、一个旅的官兵进行了惊天动地的血战。敌始以大炮狂轰,继以坦克为先导,猛烈冲击,随后步兵步步向前推进,并时有飞机配合滥炸。中国官兵以血肉之躯与敌炮火、坦克相博斗。敌猛攻三昼夜才冲入台儿庄内,此时,中国军队伤亡过半。自27日始,敌我在城内展开拉锯战。敌我之间每巷必争,每屋必夺,敌进我退,我进敌死,情况异常惨烈。29日,敌占台儿庄1/2;4月3日,敌占台儿庄2/3,但中国守军至死不退。半月之中,敌发动八次总攻,但不得不以死“五六千具”,伤“约一千五六百名”,被俘“一千人”,损失大批装备、弹药的代价而溃退。战斗中,中国军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就是敌人也不得不承认。4月2日日军步兵第十联队的《战斗详报》记载:“研究敌第二七师第八十旅自昨日以来之战斗精神,其决死勇战气概,……凭借散兵壕,全部守兵顽强抵抗直到最后。以至于此狭窄的散兵壕内,重迭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之状亦将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尸山血河,非独日军所特有。”
(二)中国军队在作战中,相互配合,表现出积极的协同精神。中国军队的协同精神,既反映在全局上,也反映在局部上,还表现在具体战斗中。从全局看,台儿庄保卫战的胜利是全国各战场协同作战的胜利。时任军委会政治部主任的陈诚在介绍台儿庄大战歼敌经过时说:“日下敌军在中国境内各战场者(东北四省不计)计共有五十余万人,而参加台儿庄会战不过五六万人,彼何以不调他处兵力增援?此盖因我国自采用游击战以来,各处围歼其少部,袭攻其后方。即如山西境内我方有二十万之游击队,遂使敌五师团之众只能据守同蒲路沿线,不敢远离铁道一步,其他平汉线以及江北、江南、浙西各战场,均自顾不暇,遑言抽调以远水救近火乎!故台儿庄之战胜,在战略上观察,乃各战场之我军功力之总和……”。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敌攻鲁南时,整个华北五省的游击战争,对于配合鲁南我军的战役作战,也尽了相当的力量。”从第五战区看,台儿庄保卫战的胜利是全战区各部队协同作战的胜利,1937年底至1938年春,日军沿津浦路南北对进,妄图合击徐州。中国军队在津浦路南段明光等地成功地阻敌北进;在沿津浦路北段成功地阻敌于滕县和临沂。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不论是处于内线作战的第二集团军的三个师和一个旅之间,还是处于外线作战的第三集团军孙桐萱部、第二十军团汤恩伯部(汤部曾一度配合不力),都能积极地或较积极地协同作战。总之,在整个战役中,敌一受阻于明光,二受挫于临沂,三受阻于滕县,四惨败于台儿庄,是与第五战区各部队紧密配合,积极作战分不开的。从具体战斗看,也充分体现了积极协同的精神。比如在保卫临沂中的庞炳勋、张自忠两部。张自忠和庞炳勋之间有一段私仇,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之时,二人皆属于冯玉祥部下,结果庞受人收买而倒戈反冯,且出其不意袭击张自忠师部,张自忠几遭不测。此次当庞部在临沂处于危急之中时,张自忠奉命增援,能抛弃个人前嫌,夜行180里及时赴援,且两部密切配合,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胜仗。
(三)台儿庄保卫战中,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无间的合作。首先,周恩来、叶剑英提出了正确的作战方针。1938年3月24日,蒋介石偕白崇禧从武汉抵徐州视察。行前,白崇禧特地去八路军办事处向周恩来、叶剑英请教作战方略。周恩来、叶剑英当即提出了“固守要点,各个击破”的作战方案。周恩来还指出“要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消灭在台儿庄”。这一围点打面的作战方针,在台儿庄大战中,得到了李宗仁的具体贯彻和实施。
其次,中共领导的军队和地方游击队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共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在台儿庄大战前后,位于华北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一二O师、第一二九师主动出击,据不完全统计,共对敌作战400多次,毙伤俘和击溃敌军2万余人;位于华中的新四军第四支队主动消灭日军有生力量,这些部队的作战,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的作战。中共山东党组织也领导各游击队积极配合作战。中共沛县县委和人民抗日义勇队在夏镇附近组织群众数百人,侦察敌情,传送情报,支援抗日军队,并3次袭击驻临城(今薛城)日军,焚毁了临城车站,缴获迫击炮10门,还多次发动群众破袭津浦铁路及临枣支线,炸毁了官桥铁路大桥,割收了大量敌军用电话线,使敌交通多次中断。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根据同国民党军队商定的配合行动计划,派出3个大队,炸毁万德车站附近的铁路桥和公路桥,另派出一部在北集坡车站附近设伏,炸毁敌军车1列,毙伤日军20余人,两次破击战,造成敌人十几天无法通车。八路军冀鲁边区部队破坏了津浦铁路北段,攻克乐陵、庆云县城。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一部在友军的协同下,进攻济南市郊,并一度攻克王舍人庄、黄台车站。同时,动员3000名群众连续对敌占胶济铁路西段展开破袭战。这些部队的出击、作战,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对台儿庄保卫战的胜利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台儿庄大战前后,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郭子化任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委员,郭影秋为动委会组织部干事长,另有大批中共党员在各级动委会中工作。他们发动组织群众或到部队中进行宣传鼓动工作,或冒着炮火到前线抬运伤员,给前线将士运送武器弹药。这一切为大战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再次,国民党各部队中的中共党员表现了无私无畏的战斗精神和模范作用。如第六十军一八四师政治部工作人员、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周时英,在鏖战正酣、仅凭卫生连和担架队不能完成抢救伤员下火线后运任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连夜跑到几十里远的后方,动员了几百人的担架队适时赶到前线,抢运下伤员。
(四)在台儿庄保卫战中,广大民众从人力物力到精神诸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运送和救护了中国军队十几万大军的弹药、粮食和伤员。地处战场的邳县做到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尽力支前。他们组织运输队用小车推、驴子驮,把军粮、弹药、武器运到前线;组织担架队把伤员从前线抬到后方医院;募捐、征集钱粮物,组成慰劳队慰问部队。仅邳县青救团就组织了1000副担架运送伤员,2000辆小车运送粮食。
人民群众以多种形式进行劳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当时,大批青年知识分子、爱国学生组成战地服务团,奔赴台儿庄,在血与火中为部队服务。他们在刀光剑影中,一边用高亢的歌声鼓舞浴血奋战的官兵,一边用枪弹直接射向敌人,一边用担架救护倒下的伤员,一边用如椽之笔把中国军队血战日军胜利的事实告诉国内外。战地服务团的男人和女人們,他们同参战的官兵一样,永远留在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历史上。
当年一些参战的官兵对民众的支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任陆军第三师战车防御炮连排长的韩正礼有生动的记述:“当我们在武昌等渡轮时,码头上曾来了好几队男女学生组成的宣传队,对着我们队伍唱抗战歌曲,更加激励了官兵们同仇敌忾的心情。”当部队在汉口登上火车时,“又有几组慰劳团把麻袋装的馒头、大饼、大头菜等向我们车厢里搬,士兵的水壶也被他们集中灌满开水,还有许多女学生列队月台,高唱抗战歌曲,官兵们互相议论说:‘如果不打胜仗,也无脸回后方了!”当部队来到台儿庄地区进入树林隐蔽时,乡亲们立即送来小米稀饭、开水和草料,我们给钱,他们不要,说:“你们打仗,命都不要了,我们还能要钱。”在整个台儿庄大战中,无论是中国军队所表现出来的从未有过的牺牲精神和协同精神,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无间合作、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都来自植根于他们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台儿庄大战中爱国主义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台儿庄大战中,中国军民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史实表明: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今天,深入研究各党各派、各参战部队、各界民众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一史实,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在整个台儿庄保卫战中,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不论是中国军队的中央部队,还是地方部队;不论是农民,还是学生,人们出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不能容忍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受到外来的侵路和蹂躏,为捍卫祖国和民族的独立与生存而共同奋斗。是爱国主义的红线,把各方面的人们贯串在一起;是爱国主义的精神,把各种力量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当中具有何等的广泛性。在整个台儿庄保卫战中,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生存,抛弃被屠杀、围剿达10年之久的前嫌,进行了无间的合作;各参战部队为了“报国”,一扫在内战时期的怯懦精神和磨擦恶习,英勇战斗,积极配合;各界民众遵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祖训,不惜一切地支持战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爱国主义在中国人民心中具有何等的深刻性。
(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具有动态性和实践性。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切爱国者都应为捍卫民族的独立而奋斗。在整个台儿庄保卫战中,每一位间接或直接的参加者,都是在为祖国、民族而战斗。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爱国主义是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的;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祖国、民族的具体历史要求相联系,与祖国、民族生存发展前景相联系,与广大民众的实际追求相联系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台儿庄大战的参战者们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实践爱国主义思想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爱国主义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因为只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较大地促进了国家、民族切实发展的现实行为,才是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又具有实践性。
(三)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所具有的特性,充分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又是一个历尽苦难的民族。在她漫长的兴衰史上,培育出了爱国主义这一伟大精神,并一代又一代地相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爱国主义是维系中华民族社会动员体系的“中枢神经”,在历史上,它曾作为一种组织力量最终整合着纷乱的局面;它曾作为一种动员精神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复兴着中华民族。今天的中国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这种变化,赋予爱国主义以新的内容,迫切需要继承光大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在这种情势之下,要不要继承光大爱国主义这一优秀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70周年讲话中指出: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笔者认为:只要世界上还存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一定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否则国家的主权、民族的独立就会受到损害。只要中国要发展,就一定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否则就不能动员一切力量投入建设,我们遇到的极好机遇就会白白放过。
不错,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作为优秀传统的爱国主义,赋予了更新的内容之后又导演着生气勃勃的历史活剧。今天的中国,赋予爱国主义以新的时代内容。以中国大陆来说,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就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它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