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杰
摘 要:爱国主义的哲学本原是历史唯物主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阐明爱国主义的哲学本原,从而分析理性爱国主义实质,从而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水平。
关键字:爱国主义;哲学本原;历史唯物主义;理性爱国
当前,深入思考理性爱国问题,正确引导社会民众将内在的爱国热情升华为理性的爱国思想,进而转化为外在的爱国行为,并最终使感性的爱国情感和理性的爱国思想、爱国行为达到有机统一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视角,科学分析爱国主义的哲学本原,揭示理性爱国主义内涵,从而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水平。
1 爱国主义的哲学本原
历史唯物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哲学本原。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中,爱国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它只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从国家起源中可以看出,国家的实质是在经济上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国家消亡正如其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的,这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最终是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灭亡的。
在现代,国家消亡的条件还不具备,国家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国家的划分既与地域有关,又跟民族紧密联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利益,国家又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着国家,同时又影响着国家。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个人力量的发挥影响着国家。纵观人类发展史,爱国主义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阶级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但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只要历史认为它是爱国主义,它必然是同祖国利益紧密想联系,其目的是为了关心、维护、发展祖国利益。因此可以说,在阶级社会中,从国家产生到国家灭亡的历史过程中,爱国主义都是各国人民团结、进步和胜利的旗帜。
2 理性爱国主义的实质
要分析理性爱国主义的实质,就要先弄清楚爱国主义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爱国主义?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列宁的观点强调了对祖国的感情,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感情色彩很浓。很多学者从政治、伦理、历史、思想教育等具体学科的角度都给爱国主义下过定义:爱国主义是一个政治原则,也是一项道德原则,体现个人和国家的道德关系;爱国主义是一种把关心和维护祖国利益作为自己最高职责的思想观点。这些定义只是从某一角度来解释什么是爱国主义,但并没有反映出爱国主义的本质。
爱国主义是个人对国家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热爱,是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最终目的的情感、思想和行為的有机统一,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从哲学角度来表述,爱国主义是关心、维护、发展祖国利益的社会活动或社会现象,是主体和客体、共性和个性、继承性和发展性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是爱国主义与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形态、社会制度及社会意识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
理性爱国主义,是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强调的是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是以国家和民族稳定、发展大局为重,是能够在全面了解和分析问题后,妥善地提出相应的行动方案,能够摆脱对象的具体性和形象性,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达到适当的、合乎常态的客观效果,不是盲目自发的行为,更不是盲目排外思想、激进暴力行动。理性爱国主义强调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法律规范,是把对祖国无限忠诚和热爱,转化为理性的、持久的、坚定的爱国行为。
在倡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当下,爱国主义已成为支撑整个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核心。然而,在强调发扬民族精神,践行爱国主义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较为极端的非理性爱国行为,这些非理爱国行为不仅没有起到团结民众、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反而引起了国内社会局势的动荡,有碍国民正常工作及生活,在少数别有用心人士的利用下,甚至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 理性爱国并非在情感上打击民族高涨的爱国热情
中国自秦汉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与中华民族在遇到外强入侵时所表现出来的空前团结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任何时候,只要国家利益受到侵犯,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都会澎湃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着人们同仇敌忾,并肩抗敌。这种一心想要维护国家利益的冲动和热情是形成爱国思想,表现出爱国行为的基础,是爱国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我们可以觉察到,这种停留在爱国主义初级阶段的爱国情感美好、纯粹,但是它始终只是停留在意识上的东西,具有不稳定性,极度容易受到外界言论和他人情感的影响而发生偏移或改变,不足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爱国主义得到充分和准确的表现。要想保持和淋漓表达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我们必须进行彻底的理性思考。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是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在冷静思考的基础上,对复杂的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以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理性爱国就是要在国家外部环境遇到摩擦的时候,能够冷静思考当前局势,正确认识矛盾问题,并且通过合法、合理、积极的行为表达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和爱国思想。从个人情感的角度来看,我们所说的理性爱国并不是要浇灭个人内心本已燃起的爱国之熊熊烈火,压制整个民族齐心维护国家利益的铮铮热情;相反,它是倡导人们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过滤掉个人情感中泄愤、抱负等狭隘的过分带有个人色彩的非积极因素,凝聚起每一爱国人士在爱国主义层面所体现的情感共性,从而更加全面和广泛的激起整个国家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危机意识,汇聚起广大民众和整个民族的爱国热情。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量变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这一质量互变规律在理性处理爱国情感的问题上一样适用。正如我们所说,爱国情感是人民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是个人对与祖国关系认识的感性阶段。这种纯粹感性的爱国热情是非理性的东西,从某些方面来看,具有不稳定、不冷静、盲目性和冲动性等特征,往往难以持久,有时甚至产生与主观愿望相异甚至相反的结果。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理性爱国并不打击民族高涨的爱国热情,但是也不能任由这种情绪化的爱国热情的膨胀和肆意发展。当这种爱国热情在得以承受的度的范围之内,它对国家和社会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当它超出了度的范围,导致了过激行为,这种爱国热情反而起到了“碍国”作用。这个度,也就是爱国与碍国的界限就是理性。理性思考,通过合法、合适的方式进行爱国宣传和爱国运动,将我国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情怀、爱国热情凝聚一团,扩大对整个民族在国际局势上的积极影响才是真正的爱国。所以,在理性的基础上,在保持爱国这种实质作用不变的基础上,高涨的爱国热情是有利的,是不会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打击的。这里,热情与理性并不矛盾。理性应是,尊重法律框架,在道德的范畴内,以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为着眼点,合法有序地表达。 “理性”是一种履行公民责任的担当。作为个人,我们有表达爱国热情的权利;作为公民,我们有以大局为重、理性爱国的责任。
4 理性爱国并非在思想上抑制国民积极的爱国思潮
通过对爱国情感的理性思考和过滤沉淀,对个人和国家有着积极意义的爱国思想得以形成。从思想角度来看,理性爱国并不是要求大家高度的统一同一种爱国思想,而是积极支持各种积极的爱国思潮的涌现和实践。
当前,部分激进人士在爱国思想上存在过分强调对其他民族贬抑和排斥的现象,这种在政治上不顾国际认可,来寻求本民族的利益的狭隘民族主义是行不通的。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往往对国家民族现状有一种护短情绪,强调通过战争和暴力冲突解决问题。它在思想不顾国家整体利益,排斥中央集中正确领导,排斥其他更为理性的爱国思想,它往往导致国家发展滞后。这种思想绝对不是真正爱国者所需要的,所以它理应受到理性爱国者的排斥。理性爱国,是在对本国、本民族历史和现状有一个客观评价基础上产生的积极的爱国思想。就像马克思主义一样,它批判资本主义,但它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造就这种生产力的“产业大军”——工人,它超越了国界和狭隘的民族,联合了全世界的工人阶级。
理性的爱国思想也可以是超越国界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所有正义的思想都可以为爱国者所用,所有有利于民族团结、世界和平的观念都可以是联合各国正义人士、和平人士的强大思想武器。这种祛除了狭隘民族主义的理性的爱国思想可以是涉及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只要是积极有利的爱国思想,就不会受到当前社会的抑制。
5 理性爱国并非在行为上约束公民合法的爱国行动
从行为角度来看,任何爱国热情和爱国思想都只是思想意识上的东西,最后要能够起到实质作用,还是要通过实践来达到目的的。当下,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中国人民能够积极配合当权政府的处理步骤,有理、有据、有力的开展各种爱国活动。但是我们也看到部分中国公民特别是激进人士的爱国行动中掺杂着浓重的非理性情绪,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其一,采用非正义手段盲目抵制外货以抗议国际冲突。其二,采用不文明方式散布不当网络信息以煽动网名。其三,采取违法手段进行暴力活动以制造社会恐慌。这些非理性的爱国行为,造成国内恐慌,影响社会秩序,藐视社会法制,正中国外反华势力之下怀,实属下下之举。要想有效爱国、真正爱过,我们就必须提倡理性爱国,用理性的行为表现对国家和民族的信任、支持,对国外敌对势力的严正抗议。
理性爱国,要坚持依法与理性,既不能以牺牲正常社会秩序为代价,更不能以抛弃法律伤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理性爱国体现了一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眼界:只有以国家利益作为根本,我们的爱国之心,才能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只要是合法的爱国行动,就不会受到社会和人民的压制。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妥善解决事物的前提就是要认清事物、找准问题、辨清矛盾的主次关系和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着力优先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依旧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国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依旧是生产力的落后。由于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一切在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奋斗着的人们,就已经是爱国的理性表现。目前,只有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凝心聚力图强奋进,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赢得发展的契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32—333.
[2]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毛澤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