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婷?刘华蝶
摘 要:福建地处东南之滨,良好的地理优势使福建先民长期过着舟楫而居、以海为生的海洋生活,闽人由此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再者,闽商“爱拼会赢”精神的延续、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海外闽籍侨商的情感联结,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造船航海创新能力较差、群众海洋意识逐渐淡薄、航海人才缺失的现实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本文将通过福建航海历史寻求新时期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示。
关键词:闽商精神;航海技术;文化交流;航海人才;华侨优势
研究项目组:《论福建航海历史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的关系》项目组
基金项目: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201510394023)
1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福建海洋优势的利用、闽商拼搏精神的弘扬
古谚云:“沉东京,浮福建”,今人传唱“闽之山,何苍苍,闽之海,何泱泱,山之崖,海之滨”,可见福建多山滨海。《山海经》第十卷《海内南经》曾言:“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不仅描绘了福建的地理方位,更加鲜明地道出当地人民从古至今与海的渊源,确立了闽文化的区域特色:海洋性[1]。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境内山地丘陵众多。西北部高大的武夷山脉逶迤绵亘,将福建同内陆地区隔离开来,由此闽越之地“限以山高,人迹所绝”。但是,福建境内河网密布、水道纵横,且东南濒临太平洋,海岸线曲折绵长,天然良港众多,拥有得天独厚的海上交通条件。正是这种“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条件促使闽人不得不冲破山海禁锢,形成了靠海谋生的传统习惯,开始发展远洋贸易。
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外,福建的航海优势当然也与福建人勇于探索、乐于进取的冒险精神和“爱拼会赢”的优良品格分不开。明末“重农抑商”观念加强,海禁政策实施严厉,闽人唯有犯禁出海,才得以谋生。加之传统“利商舶,轻远游”思想意识的影响,闽人由此利用濒临海洋的地理优势,凭借超群胆略和争先气魄,竞乘艨艟,冲禁走番,搏击商海,抢夺海外商机,开辟海外市场。因此,闽人多数“入海而贸夷”,海洋由此成为他们赖以生存、冒险致富的人生舞台。所以福建海商之多是中国其它沿海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所谓“福建一路,以海商为业[2]”。
现今,福建进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仍然要依靠福建人传统“爱拼会赢”精神的引领,不仅要坚定自身勇于冒险、敢于进取的精神,更要提高个体思想开放、富于探索的素质。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演进,闽商传统“爱拼会赢”精神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即为“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海纳百川”是指福建人民要具有胸怀海洋、放眼世界的担当精神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宽阔胸襟。若古代闽人固守传统观念、局限于一隅之地,拒绝与海外各地进行商贸往来,拒绝吸收先进文化与技术,难免经济停滞,也不可能积累丰富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商贸与人生经验,更不可能使福建海上交通贸易达到繁盛。若自以为福建航海优势无可匹敌,那么难免会故步自封。现今,福建人必须秉承兼容并蓄的精神,以批判吸收的态度接纳八方来客和各种外来文化,消除区域歧视观念。“敢拼会赢”则是指福建人要有“敢冒风险,勇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自强的个性。航海者在“追求利益,从事贸易”的行动中,必须具备勇气和智慧,首先要敢于冲破各种人为阻碍与观念束缚,与传统轻视商人与贸易的腐朽观念作斗争,更要凭借勇气和镇定来应付大海中最危险最为激烈的因素。不仅要勇于尝试、敢为人先,更要保持商业诚信与责任感,力图摒弃墨守陈规、安逸享乐的传统心理,不畏手畏脚、封闭自我。
总之,在进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的实践中,宣扬传统闽商精神,继承发扬优秀的福建传统文化,加强“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的精神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善用福建固有的航海优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勇闯风浪,为福建海丝构建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2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高新技术的发展
先秦时期,闽越族人已会造船。至南宋吕颐浩《忠穆集》卷二《论舟楫之利》则认为:“海舟以福建船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3],给予福建船极大的肯定和赞誉,认为在古代中国福建船最为出色。据史籍记载,此时福建的“福船”已著称于世,其船体规模大、结构先进、抗风浪性能提高、设备精良,是古人为远洋航行所特意设计的结晶,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木帆船,为造船史提供了借鉴,因此,“福船”成为福建船的典型代表。
其次,福建船另一闻名世界的成就就是“水密隔舱”技术。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木板将整个船舱分割为一个个独立的舱区(通常为13或18个)。如此,即使某一舱区破损进水,或者几个舱区同时破损进水,只要多数舱区完好,船只依然拥有足够的浮力。如此,为船只的修理和靠岸赢得时间。水密隔舱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保证了航海安全。清代嘉庆年间,福建晋江人蔡永蒹在历尽惊涛骇浪和艰辛险阻的海上航行后写下《西山杂志》,在《王尧造舟》中记载:天宝年间,因泉州造船所需,王尧从勃泥运来木材,该船有“银镶舱舷十五格,可贮货品三至四万担之多[4]”。这里提及的“十五格”就是十五个隔舱,这是现今发现的最早记载泉州“水密隔舱”技术的史料。
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首先就是要宣扬福建传统造船文化。或许种种古老的造船技艺在今天的实际应用中已经被先进技术所取代,但是它体现了福建古代劳动人民的航海智慧。例如“水密隔舱”技艺,其已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密隔舱”技艺的宣传,不仅具有文化保护的意义,更有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更高层面的意义。其次,福建福船文化,是福建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也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有了如此博大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福建的发展才得以继承和延续,福建人才得以充满自信。
中国在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是世界技术革新的创造力中心和船舶制造业的顶尖大国,而泉州宋代海船的出土,令我们得以窥见福建传统造船航海技术发展的辉煌时期。回望今天,重振古港雄风,需敢于创新转化,实现航海技术的革新。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明白“过去的技术属于过去,创新才是现今的价值和追求”,然而如今,福建海洋科技含量低,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协同。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福建省应着力构建海洋科技研发平台,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提高海洋产业技术领域的科研原创能力,解决航海技术相应难题。同时,要加强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海洋科技信息网,对海洋高新科技领域人才出国学习进修在政策上予以补助,进一步加强对国际高新技术的掌握,从而达到振兴海上丝绸之路的目的。再者,要大力促进科研机构——生产企业一体化合作,以充分利用其中的人才优势,保持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
3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外文化的交流
福建航海历史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大融合,它在积极吸纳外来文化、丰富当地文化内涵的同时,又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辐射到海外,使福建文化逐渐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在泉州出土和发现的古基督教墓碑、墓盖石上发现的十字架与天使、华盖、云纹、莲花等图案搭配而形成华丽且独树一帜的造型,被称为“刺桐十字架”,如此奇特形象见证了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而开元寺大雄宝殿和甘露戒坛斗拱上的12尊“妙音鸟”和24尊飞天乐伎,是泉州与佛教文化悠久渊源的体现;另在开元寺的后廊矗立着两根十六角形的印度教石柱,它们以刻划毗湿奴的化身为主,精美动人,且石柱上辅以中国传统雕饰风格,印度教文化和中国两种文化自然融合,和谐生动;现今游人如织的清净寺,古老幽秘的灵山圣墓,以及陈列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数百块墓碑,都证明了伊斯兰文化在泉州的繁盛发展……福建航海历史促使各种外来宗教通过海路传入福建,而福建人也以宽容的心态兼纳外来的多种宗教,极大地丰富了福建的本土文化的内涵。与此同时,福建本土文化也随着航海贸易、海外移民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其中,以妈祖文化作为典型代表。妈祖文化随着福建商船一同出航,通过海上船员以及海外移民的口耳相传,远扬世界。妈祖信仰作为福建海洋文明的文化支持,它向外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福建海洋文化向外传播的过程。她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说明了福建海洋文明所具有的强大辐射力和影响力。
福建航海在打通东西方贸易通道的同时,推动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通。各种宗教能够在历史和当下相互融合、和谐共生,表明福建人始终保持开放宽容的心态,始终保持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吸纳,体现了福建本土文化的包容性。重启“海上丝绸之路”、进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的过程中,因海丝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存在差异而困难重重。因而要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必须拥有极大包容性,要求我们借鉴福建航海历史,与各国、各地区文化相互包容、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各自文明的创新发展。再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可以以民间交流为先导,深度发掘海丝历史文化内涵,更加重视群众的价值,彰显人文精神;定期筹办形式丰富的民俗、祭祀活动,促进信仰共鸣与民心相通;积极承办海外华侨恳亲大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归属感;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交流合作,推广宣传,增进了解。总之,要紧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新机遇,尽力发掘和弘扬海丝文化,积极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以福建为据点,发展多元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形式,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文化战略,以文化精神交流实现物质发展,达成致力齐发展的共同愿望。
4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海洋人才的培养
福建海洋文化的发展,在近代工业文化建设方面占据重要地位,而福建船政学堂的建设,则为海洋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1886年左宗棠在福建福州马尾着手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求是堂艺局”,开设造船与驾驶课程,以为“造就人才之地”。后沈葆桢上任改为船政学堂,其指出“船政之根本在于学堂”,于是船政大胆革新旧的教学理念,创新了教育模式,将重义理与重实践相结合,突破了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传统理念,广泛学习外来先进文明技术,如六分仪、望远镜、显微镜、罗径、海图尺、电报机和指南针等航海工具的使用,促进本地海洋技术革新。不仅如此,其为了进一步进行专业化学习,还外派留学生至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此后,规模较大的造船基地由此形成,在后来的造舰船、造机器、造设备,以及造飞机等领域,独领风骚数百年。而且福建船政学堂为我国海军输送了大量人才,为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海洋知识教育的作用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建航海技术传承逐渐遗失、海洋意识逐渐淡薄、海洋优势丧失、海洋人才转移等一切海洋文明现状呈现出来,人才基地——海洋大学、海事大学等系统海洋教育缺失,海洋文化熏陶地——海洋博物馆和文化馆等文化氛围欠缺,这历经的盛衰过程让人不经感叹。面对海洋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计划的提出,作为核心区的福建将以其传统的海洋文化的传承为基础,不断加强海权意识,将文化、政治、经济和科技等众多因素相结合,为航海事业的发展提供指向。因此,在进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过程中,必须加大海洋文化宣传,渲染海洋文化氛围,宣传普及海洋科技知识,推广应用海洋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海洋博物館,提供海洋文明参考,渲染海洋文化氛围,深化海洋意识;重视航海人才的建设,积极建设海洋海事大学,为航海教育提供系统的教育基地,不断传授先进的海洋文化知识,培养海洋专业人才;引进技术人才,充分了解其掌握的技术水平,避免盲目引进,并对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技术考核标准和成果验收制度;而且要把引进的技术迅速转化为自己能掌握能创新的新的技术,加强航海技术的创新能力,促进航海建设的革新,如此才能打造福建特色海洋大学,提升海洋理论水平。
5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福建侨资侨智的发挥
福建拥有其特有的侨乡优势,人民素有海洋情结,“在东盟国家3000多万华侨华人中有1000多万祖籍福建[5]”,他们虽然“浪迹天涯”,仍然眷恋着摇篮血亲,为侨居地和故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福建民报》1939年9月18日电:“闽南每月侨汇情形,经叠志前报。兹续查八月份,南洋各属华侨汇款归国,数额徒增,破历年纪录。据本市银信统计,八月份信汇,总计共达一千万元。即菲律宾伍佰万元,新加坡三百万元,槟城、缅甸、爪哇、苏岛、婆羅洲、安南、暹罗及其他共为二百万元,较七月份增加二倍有余[6]。”由此表现出华侨华人对其故乡的捐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增加,闽籍华侨侨汇侨资的捐赠,为福建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也为本地经济结构注入新鲜的血液。并且,输入海外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侨乡人民文化水平也是华侨华人致力进行的重要项目,投资办学、组织团体游学活动、海外汉语文化宣传等一系列文化措施,则使闽南文化行走更远。首届海丝博览会、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成功举办,海丝文物联合展览、侨批展览、福建文化周和《海丝梦寻》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机制的形成都有力地证明了:华侨华人在侨乡的投资办学及渲染中华文化的精髓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华文明的传播提供了媒介。
为此,加强新时期的福建经济建设要充分挖掘、培育、借助这一独特的海外资源,这对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文化方面,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要善用地缘优势,广泛运用华侨华人的资源,形成多层次文化交流平台,为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同时,积极创建福建侨胞交流平台,加强华侨华人情感联系,扩大与海外侨胞的情系交流,深化海丝文化情结。其次,在经贸方面,要拓展侨务引资引智,加快建立完善、高效、有序的国内市场体系,吸引华商参与,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作用,通过与侨资“嫁接”,发展合作、合资企业,为本地企业注入新资金、更新技术设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海外华商同中国大陆企业的交流合作平台,利用华侨华人网络,整合各方掌握的信息资源,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帮助国内企业寻求海外投资机遇;充分利用海外闽籍侨商智力资源,开展海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桥梁。
6 结束语
海洋曾经是人类交流的巨大障碍,但是福建人克服了地理的不利因素,用勇气、智慧和坚韧,劈波斩浪、筚路蓝缕,打开了通往世界各地、友好交往的大门,在2000多年前就开辟了通往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不可否认,福建以优良的造船航海技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福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载工具;福建航海家首先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发明了航海罗盘;各种气象经验、潮汐规律被福建人所总结和应用;还有本土的妈祖文化则更为海洋文明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都是福建对中国造船航海事业的重大贡献。今天,为实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福建人民要充分发挥历史优势,既要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商贸往来、互惠合作之路,也要令其成为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之路;既要实现道路互联,更要实现心灵相通。
总之,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必须始终迈着坚实而稳重、探索而求新的步伐,每一步都要突破,每一步都在挑战,诚如温总理所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现今,福建要依托造船航海技术基础、海洋文化背景、人才的引进、侨资侨智等方面的良好条件积极投身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发展中,加快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构建,不断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向现代化、大众化、国际化的方向前进。乘着“一带一路”之风,相信福建也将扬帆启程,破浪前行。
参考文献
[1] 苏文菁.福建文化中的海洋意象:兼论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39-44.
[2] 苏轼.苏东坡全集卷五十六论高丽进奉状[M].北京:中国书店,1986.
[3] 吕颐浩.忠穆集[M],转引自:苏文菁,徐晓望等.闽商发展史 总论卷 古代部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34.
[4] 蔡永蒹.西山杂志[M],转引自:庄为玑,庄景辉.郑和宝船尺度的探索[J].中国航海.1983(2):1-16.
[5] 黄兴华.海外华侨华人是福建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巨大优势[J].福建理论学习.2015(4):26-28.
[6] 谢必震.福建史略[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265.
[7] 苏文菁.福建海洋文明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8] 李明欢.福建侨乡调查:侨乡认同、侨乡网络与侨乡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9] 陈支平.福建历史文化简明读本[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10] 曹云华.凝聚与共筑:海外侨胞与中国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指导教师简介
谢必震(1953-),男(汉族),福建闽清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亚太区域史、中琉关系史、闽台关系史研究。
作者简介
陈雅婷(1994-),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本科历史学;
刘华蝶(1995-),女(汉族),贵州六盘水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本科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