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凉州模式”的代表--武威天梯山石窟自确定为北凉石窟之后便在学术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对相关研究史进行归纳与简述,即对天梯山石窟自上世纪40-50年代延及至今的考察与研究做一简要的总结,以期推动天梯山石窟研究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天梯山石窟;研究史;综述
1 有关天梯山北凉石窟的确立
1943年前后,向达先生实地考察提出了凉州石窟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后代石窟造像的影响,但这次考察并未对天梯山石窟是否为凉州石窟做出认定1。1952年冯国瑞先生在对天梯山石窟进行实地考察后亦与上述论断持相同观点。同年5月14日《甘肃日报》题为《记武威境北凉创始石窟及西夏文草书墨迹与各种刻本》2的报道,提出武威天梯山石窟即历史上著名的凉州石窟。1954年,史岩先生在《凉州天梯山石窟的现存状况和保存问题》中认为:天梯山石窟是由蒙逊首先创凿的,可是他所创研究凿的石窟现在已经不存在了3。此文正式向学界拉开天梯山石窟的历史帷幕,是自从唐代以来有关于天梯山石窟最早最详尽的考察报告与记录,确定天梯山石窟就是北凉王沮渠蒙逊所建造的凉州石窟。1986年,宿白先生《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4一经问世便引起国内外学术界高度的关注,宿先生在文中初步确立了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模式“凉州模式”。1988年,古正美先生在《再谈凉州模式》是对宿白先生在1986年第4期《考古学报》中提出的“凉州模式”的再论。古先生认为:“宿白先生文虽用龟兹、于阗及长安佛教发展史说明凉州模式于肃南、 河西地区敦煌甚至吐鲁番等地出现的原因,但是没有将真正原因交待清楚。宿先生文中亦没有解释为何出现七佛及交脚像,虽然提到佛教造像在 430年之后出现变化,但是没有解释变化的原因。文章对以上这些问题作些补充解释”5。
2 天梯山石窟搬迁与回归工作
1958年4月于天梯山石窟前修建黄羊河水库。1959年11月18日,由敦煌文物研究所和省博物馆对天梯山石窟进行搬迁工作6。 1990年多方共同达成原址恢复天梯山文物的保护精神。1991年我国北方遭遇严重干旱,黄洋河水位下降给石窟修复带来了契机。1995年武威政府决定对大佛窟的岩体和塑像进行加固、复原。2000年由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共同编著的《武威天梯山石窟》7由文物出版社出版。2005年底天梯山石窟搬迁的大部分文物移交回武威市。2015年10月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启动。
3 有关天梯山北凉石窟艺术的相关研究
1986年,董玉祥和杜斗城文《北凉佛教与河西诸石窟的关系》,通过对北凉时期佛教的传播情况、北凉石塔的基本内容以及天梯山石窟、马蹄寺、金塔寺、文殊山等石窟做简略分析论述,认为诸石窟的窟形、造像、壁画等方面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其时大约为五凉(北凉)时代8。《北凉佛教与河西诸石窟的关系》对同属河西地区的石窟群进行分析。 1993年,张学荣在第三十四届亚洲及北非国际学术会议上,与何静珍一同发表题为《凉州石窟及有关问题》的文章,论证了“凉州石窟究竟在哪里”并解读了“凉州石窟的过去和现在问题”9。对凉州的历史背景进行详细的说明,并运用史料的记载对凉州石窟的地理位置做出评述。 1997年,杜斗城就凉州佛教问题撰文《试论北凉佛教的影响》,文中提出凉州佛教对北魏等时期的影响。认为凉州佛教不光兴盛于河西地区,也影响着河西以外的其他地区。10。 1999年,Alexander C .Soper 教授的《 Northern Liang and Northern Wei in Gansu 》11对甘肃地区1956年发现的部分石塔进行分析,文中对这些石塔的造像艺术以及莫高窟早期石窟艺术进行论述比较,以此来推断北凉早期石窟艺术的特征。2014年,高人雄发表《沮渠蒙逊与凉州佛教的关系》12认为正是由于凉州在佛教东传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的地位,才造就了凉州兴盛繁荣的凉州佛教,遂使凉州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
4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天梯山石窟的研究成果颇丰,皆从不同的方面对天梯山石窟进行研究,无数专家学者的研究肯定了天梯山石窟的巨大成就以及在美术史上的地位。近年来重修天梯山石窟成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正因如此,对早期研究史的回顾与整理便显得尤为有价值。但是通过对目前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前贤的研究成果也并非面面俱到。1、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宿白“凉州模式”的内容论证仍然不甚清晰,应深入研究“凉州模式”的内容以及其独有的地域特色,可依据“凉州模式”的内容与同时期石窟艺术作比较分析,充实“凉州模式”的内容、意义以及价值,并讨论其背后所反映的北凉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各各方面,对天梯山石窟造像艺术的影响与作用。2、目前学界研究内容相对分散,系统性和全面性有待提高。主要因为大多数研究都针对个案进行,关于与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其他石窟的比较研究较少。对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石窟艺术的时代特点以及造像等内容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探究天梯山石窟的地域特色以及北凉社会的格局等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3、目前对于天梯山石窟的研究还只限于前贤的研究成果,主要原因是天梯山石窟的大批文物搬迁易居,使得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虽然大部分内容已经有简报或者是已出版,但是其发掘年代久远,考古报告内容相对简略,并且在后期保存过程中也有部分遗失,这都给研究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后辈研究者花更多的精力,在对先贤既有的研究成果做出更多合理分析的同时,广泛运用人类学、美术学、民族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学等多学科手段加以研究,弥补天梯山石窟研究上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天梯山石窟以及同时期的石窟的类比分析,集合典型题材,关注题材与内容与当时时代的联系,从而使研究更加的深入,更加客观。
参考文献
1、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西征小记-瓜沙谈往之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333页。
2、魏文斌《20世纪早中期甘肃石窟的考察与研究综述》,《敦煌学辑刊》,甘肃兰州:敦煌学辑刊编辑部,2005年第1期。
3、史岩《凉州天梯山石窟的现存状况和保存问题》《文物》,北京:文物出版社,1955年第1期,第76页。
4、宿白《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考古学报》,北京:考古杂志社出版,1986年第4期,第435页。
5、古正美《再谈宿白的凉模式州》,《敦煌研究》,甘肃兰州:敦煌研究编辑部,1988年7月。
6、敦煌研究院 甘肃省博物馆威武天梯山石窟》,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0年9月。
7、敦煌研究院 甘肃省博物馆: 《威武天梯山石窟》,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0年9月。
8、董玉祥、杜斗城《北凉佛教与河西诸石窟的关系》,《敦煌研究》,甘肃兰州:敦煌研究编辑部,1986年第01期。
9、张雪荣、何静珍《凉州石窟及有关问题》,《敦煌研究》甘肃兰州:敦煌研究编辑部,1993年第04期。
10、杜斗城《试论北凉佛教内的影响》,《民族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4期第89-96页。
11、Alexander C .Soper,殷光明译,李玉珉校《北凉和北魏时期的甘肃》,《敦煌研究》,甘肃兰州:敦煌研究。 编辑部,1999年4期。
12、 高人雄《沮渠蒙逊与凉州佛教的关系》《档案》,甘肃兰州:档案杂志编辑部,2014年8期。
作者簡介
余丹丹(198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