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宗华
摘 要: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市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当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管理型人才。因此,许多高职院校也逐渐将经济管理专业列为重点学科,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而培养出专业知识更为丰富、实践技能更加熟练的综合型人才。本文就针对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内外经济市场的复杂化以及信息量的增多,要求从事经济管理岗位的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多数企业的经济管理型人才都非常缺乏,而且优秀的管理人才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教育的问题,许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实用性知识非常有限,尤其是在一些高职院校内,这就导致他们的综合能力偏低。近年来,尽管诸多高职院校都开始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进行了改革,但整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相关人员必须进一步思考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
1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从专业性质上看,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实际应用技能训练为中心,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中,其人才培养方向、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对教学的中心目标把握不够准确。所以,在教学改革中首先就必须纠正教师的一些错误观念,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狠抓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模块,培养会管理、善经营的技能型人才,进而满足社会相关岗位的需求,这才是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最根本目标。
2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手段落后,是制约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少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大量的信息都是通过网络这一媒介来传播,社会生活离不开网络,高职教育自然也不应脱离网络,因为只有在网上广泛搜罗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才能真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资金的缺乏,在课堂上很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导致书本上一些专业案例的分析得不到充分的诠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自然也不会很到位。第二是诸多高职院校都缺乏经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对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技能远比书本知识重要得多,而实践教学又远比课堂教学复杂得多,再加上学校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较少,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实训基地数量少、配套设施不足,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造成了严重阻碍。
(二)实践教学尚未与社会企业接轨
目前,我国的许多大专院校都与社会企业签订了一系列合同,尤其是在学生实习方面,这一方面对学校的实践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虽然与大专院校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却大同小异,要想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也必须走上与社会企业接轨的道路。然而,从目前的改革形势来看,不少高职院校并未实现校企合作。从企业方面来看,他们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原因,主要在于找不到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不明白经济管理类学生实训的意义等;从学校方面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对社会企业的认可度偏低、认为校企合作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项目而已。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根本无法与社会接轨。
(三)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诸多高职院校在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喊口号,将重视技能培训、立足社会需求等挂在嘴边,但在实际行动上却严重滞后。虽然实践课程数量、课时都有所增加,但这并不代表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因为许多教师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照葫芦画瓢,结果可想而知。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3 提升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质量的策略
(一)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针对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手段上的落后,应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改进教学手段上,尽量实现现代化教学在全校的普及。首先,学校应加大对现代化教学课堂建设资金的投入,使每个教室都具备电脑、投影仪等基本的配套设施。其次,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和改进现代化教学技能,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教师,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电脑的运用不熟练,有的甚至排斥,这就需要学校做好相关的思想宣传工作。最后,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应当将“传统”与“现代”适当融合,不能完全依赖ppt课件。
(二)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由于缺乏与社会企业的合作,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践技能偏低,在进入社会之后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必须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学校必须摒弃对社会企业的成见,提升对他们的认可度,为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另一方面,企业应当重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善于发现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潜在价值,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进而培养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三)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标准
为了避免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出现只喊口号、而忽略实际行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标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列入标准条例之中。同时,还必须将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为重点,只有创建综合型、实践型的课程体系,才能最终实现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4 结语
总之,经济管理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之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目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问题,并探索正确的解决方案,才能翻开高职教育崭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张永良,陈可安,张学琴等.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3(2):23-25.
[2]孙雪峰.谈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9):46-47,112.
[3]孙旻.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金田,2011,(7):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