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高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高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探讨如何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背景
高职学制三年,还要留出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学校不得不压缩课时,对一些公共课程能减就减,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没有统一的要求,高职语文就被列入被删减的行列。
1.1 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受语文学科性质单一“工具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成为升学的工具,学生忽视母语的文化特性,在工科院校更明显。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仍以讲解篇章为主,对中学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强化,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思想认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水平。强调知识的系统和深广,使原本精彩纷呈的大学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知识记忆得较多,但实际操作能力很差,口头表达、应用写作、人际交往也难达不到就业岗位要求。
1.2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学生的文化课素质偏低,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重点仍然在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偏重对教材所圈定的范文的解读,教法与高中没多大变化,课堂缺乏“生气”,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篇目与高中重复多,且老师讲不出新意,加之学生重专业轻基础学科的学习态度,逃课现象比较普遍,使得大学语文教学陷入困境。尤其工科学生几乎将全部精力用于各种专业证书、英语等级、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试上。很多学生存在中国人当然熟悉汉语的心理,忽视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不少学生学语文只对介绍作家身世家史、创作经历、趣闻轶事稍有兴趣,一接触到教材文本就兴趣索然。一些高职毕业生与人沟通交流词不达意、含混不清,甚至连“通知”、“请假条”都写不好,面对毕业自我鉴定一筹莫展。
2 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观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所以,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高技能人才首先应具备普通公民的人文素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公民;作为从事特定职业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相适应的职业品质。这种高技能人才不仅应具备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和能力,还应具有职业的思想和方法及职业的态度和情感,其中包括基本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择业能力,缩短“职业人”的转型时间。
3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
3.1 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要真正面向就业需求和企业需要,使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就业的实际要求,就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构建高职语文模块式课程体系。高职语文的整个教学内容看,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夯实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内容;二是增补与专业相关与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有联系的内容;三是提高文化素养,健全人格、感受审美愉悦的综合素质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模块:文学欣赏、口语交际、应用写作、综合阅读、专业语文等。
3.2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
教与学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信息爆炸时代,教给学生良好的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教授有限的知识更重要。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令人应接不暇,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和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授学生能够自由出入知识宝库、以最大速度撷取知识的方法,努力寻找大学语文教学与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结点,促进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创造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3.3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职业岗位在不断变化,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语文教学必须肩负起学生阅读、写作、表达等方面能力培养的重任,向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倾斜。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职业语文能力的强化训练,增强学生应用语言文字处理事务、交际应酬的能力,同时要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文思想、职业素质,发展个性,完善人格,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要加强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与专业结合。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专业职业特点,对语文教学也有不同的专业性要求,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兼顾专业教育的要求,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要,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语文教学突破口,采取“文同教异”“各取所需”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的融合。如在文学欣赏、口语交际、综合阅读的板块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需要,在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点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的契合点,反映职业的最新信息。这样能培养学生语文职业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
3.4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语文的实践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既是基础语文教学的深化,又是语文教学的职业化过程,在深化职业化的过程中,实践是教学的核心。增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需要应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師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课件、比较教学等教学方法,落实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可以采用如下方式:(1)开展语文实训周的教学活动;(2)采用仿真实训教学;(3)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读写训练;(4)举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等。
4 结束语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贯穿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还需要我们所有高职老师们共同去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岳兵.工学结合模式下体育实行弹性模块的改革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8-29.
[2] 贺昭泽,马勇.新时期高校体育社团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71-73.
[3] 李霞.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J].山东体育教育,2004(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