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鹏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战演练场所。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拓展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气息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教者枯燥,学者无味,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1 在回顾生活中学习语文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忽视了的或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我们在课堂上就应努力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这些生活现象的每一点记忆,通过恰如其分地引导,利用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回忆中挖掘以往的生活影子,与课文进行对比,加深理解。这样比干巴巴地说教要切实可行得多。例如:春节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好吃的,穿新的,玩过瘾的,但真正了解风俗习惯的同学却不多。如教《北京的春节》一文前,我布置了一道题: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你是怎样欢度春节的?你们家乡的春节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让学生通过回顾,再现家乡春节民风民俗的情景。新课伊始,我让学生说说各自家乡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班上学生纷纷举手,兴趣盎然,说得津津有味,家乡春节的一些民风民俗的活动场面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此时,我进而提出:”同学们,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北京的春节有哪些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呢?”经这么一点,激起了学生了解北京春节风俗习惯的强烈欲望,他们埋头看书,深入课文,去寻找答案。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幅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画卷,他们不仅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也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还引发他们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在体验生活中学习语文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课堂上的偶发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发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是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自己的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高能力地反馈。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问、好胜的特点,找准情感激发点,立足思维展开点,强化心灵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把学生认知,意志,情感和谐统一起来,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在运用生活中学习语文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來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的生活有联系,因为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所以我在上语文课时,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如当导游、推销员、解说员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如学习了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后,启发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让他们当一次导游,介绍家乡或游览过印象最深的某一景点,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景物描绘得活灵活现,听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通过这样采用多种”生活化”方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学得有味,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4 在拓展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必须依靠语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如学写”建议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天早上,有位学生向我反映有些学生经常买零食,还随手丢弃包装袋,弄得地板上到处都是垃圾。这种不良习惯的确存在,一进教室,我就把这件事告诉学生,问学生该怎么办?于是很自然地引出写”建议书”能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写”建议书”的意义,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接下来就开始教学”建议书”的写法,让学生开始写建议书。这时的学生完全是出于为了有一个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所以学得都很投入,写得也很认真。写完后,我挑选几篇较好的作品张贴于学校的宣传栏上。第二天,校长在全校师生集会上,公开表杨了同学们的建议得好,并倡议全校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向乱吃零食、随手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告别,争做一个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学生。于是,我又展开了”倡议书”的教学。经过这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学会了知识,拓展生活,还让学生们学得有滋有味,收益匪浅。
总之,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应当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上有生活气息的语文课。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联系实际,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狄燕;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蒋辉;;对”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诗意追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