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壮烈、最惊心动魄、最富有神奇色彩的一页,其铸就的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士官学员的战斗热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剖析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为突破口,阐述了现阶段士官学员战斗精神不足的主要体现,并进一步探讨了以长征精神培养士官学员战斗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长征精神;士官学员;战斗精神;有效途径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是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力量,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当前,习主席从实现强军目标出发,多次强调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千万不能丢,要继承和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而士官队伍作为我军人才建设“五支队伍”之一,是新时期部队教育、训练、管理的骨干,是在一线操作和维护武器装备的重要力量,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中坚力量。因此,挖掘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以长征精神培养士官学员的战斗精神,对于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红军战士们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长征中红军克服种种困难得以胜利的重要精神保障。长征途中,红军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红军“有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为全国工农大众翻身解放的迫切追求”。正是靠着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红军在长征的路上,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长征精神的精髓。红军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们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得失,不为名、不为利,而是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为了救国救民,甘愿吃苦受累,不惜献出生命。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红军将士在生死面前,在革命需要和自己苟活中,义无反顾的选择前者,并视其为光荣、为义举;在革命的危难关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为了战友,奋不顾身,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红军燃烧出必胜的激情,焕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三)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是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极为匮乏的物资条件下进行的,红军面对的是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既有“敌军围困万千重”,又有雪山、草地、酷暑严寒、难以自拔的沼泽和饥饿干渴等,但他们却以超乎常人的意志与凶恶的敌人和匮乏的物资条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他们顽强地面对困难、从容地藐视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嚼草根、吃树皮、日晒雨淋、风餐露宿,历尽千难万险,才取得最终的胜利。
2 士官学员战斗精神不足的主要体现
(一)缺乏敢打必胜的信心
随着军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就是战斗力已成为共识,但过分夸大高技术兵器的效能、忽视精神因素的思想也由此产生。一些士官学员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他们过分依赖高技术,对自身“能打仗、打胜仗”信心不足,缺乏立足现有装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斗志,在面对强敌介入时底气明显不足。
(二)缺乏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部分士官学员的忧患意识有所淡化,他们不能认清国际和国内形势,缺乏对未来战争应有的警惕性和敏感性,缺乏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心理基础和战备素养,对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职能使命理解不透,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树立得不够牢固。
(三)缺乏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日趋多样,部分士官学员的人生追求也发生偏移,享乐主义、自私自利等不良思潮慢慢在他们身上呈现。一些士官学员当兵并不是为了献身国防事业,而是为了解决就业、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等问题,他们在军队学习不能从部队建设的角度来考虑自身的定位,对一些政治理论课和军事课程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当兵不吃亏”的思想一定程度地存在。
3 以长征精神培养士官学员战斗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将长征精神贯穿于士官学员战斗精神的思想引导中
一是要引导士官学员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长征精神中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是士官学员树立崇高理想与信念的精神动力,它将激励士官学员自觉地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时刻树牢为国家利益、为民族利益、为人民利益打仗的意识,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二是要加强对士官学员的爱国奉献主义教育。长征途中,红军正是凭借着对祖国的热爱,将民族利益看得重于一切,才能在艰难困苦面前仍咬紧牙关,努力战胜一切困难,赢得最后胜利。因此,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军魂意识、弘扬爱国奉献作为教育核心内容,进一步增强学员履行使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发挥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在课堂上,通过讲述长征中的动人事迹,使学员了解和铭记长征精神,引导其站在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高度认识问题,提高其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二)将长征精神贯穿于士官学员勇于作战的实践教育中
一是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升华战斗理念。当前,由于士官学员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在面對当前复杂局势时,对一些问题看得不够透彻,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为提升士官学员的战斗意识,可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理论和实际的契合点。如通过组织士官学员重走长征路、参观红军烈士碑园、踏步红军长征足迹、亲眼看一看当年红军的遗物、亲身体验红军长征的历史、重温红军的光辉业绩等,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的升华,从而燃起内心“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火焰”。
二是以日常养成为牵引沉淀战斗意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时时刻刻严于律己、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日常生活点滴中,不忘自己的初衷,在恶劣的环境下,仍响亮地喊着“革命必胜”的口号,鼓舞士气,为战争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要按照“严于部队、高于部队”的要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点滴抓起,不断激发士官学员的战斗意识。要通过点名、出操、队列训练等场合培养士官学员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要定期检查内务卫生,开展评比,从细微处培养学员紧张有序的生活节奏,以磨练他们的性情修养;要利用各种集体活动场合,要求学员精神饱满、口号响亮,不失时机地组织开展拉歌活动,激励学员高昂的士气和豪迈的情怀,使其时刻为打赢胜仗做好充分准备。
(三)将长征精神贯穿于士官学员能打胜仗的实战训练中
一是要在教育训练中磨练战斗精神。红军长征取得最终胜利,根本原因在于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不怕艰难困苦,英勇作战,不断摔打磨练,越战越勇。要培养士官学员战斗精神,既需要在部队经常性教育中不断强化,更需要在各项训练中不断锤炼。要优化士官学员课程设置,增加军事课目在院校课程中的比重,突出军校教育的特色,使士官学员的军事素质不再只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而是与科学文化素质并重的“硬要求”。要把强身健体作为基本训练内容,科学组训,扎实搞好士官学员体能训练,把体能达标作为检验战斗力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士官学员的军事体能素质,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坚实有力的保证。
二是要在心理训练中强化战斗品质。长征途中,红军在超常态的恶劣环境下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环境越艰苦,他们情绪越高昂,这种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他们战斗提供了坚强的保障。而士官学员的战斗精神也需要在心理訓练中不断“点燃”。要紧紧抓住综合演练、适应训练和执行重大任务等时机,把士官学员拉到生疏地形上、艰苦环境中,摆在近似实战的演习训练场上,加强适应性训练,以培养其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勇于吃苦、敢于克服一切困难的优良品质和作风。要着眼强化士官学员的心理素质,建立融光、电、声为一体的心理训练模拟室,并组织士官学员观看战场的恐怖、激烈的场面,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中进行心理、生理体验,培养其处变不惊、处险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毅弘.长征精神的时代意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9)
[2]陈宇.长征精神万岁[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7.
[3]潘林祥,李国新,尹旭林.对学员战斗精神装备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空军雷达学员学报,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