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柠柠
小火炉的前身是一个用旧的搪瓷茶缸。冬天上学很冷,我每年都长冻疮,手背和脚后跟的红疙瘩一个挨一个。父亲找来一截铁丝,用钳子拧来拧去,茶缸变成了一个可以手提的小火炉。那时候,村里上学的小孩儿几乎每人都有一个小火炉。为了避免弄混,父亲还找来红色油漆,在小火炉外面写上我的名字。
清早,母亲把烧得正旺的木柴敲成小块儿,放进小火炉。她一再叮嘱,火是用来取暖的,手冷了烤烤就行,不能玩火。村里人说,小孩儿玩火会尿床。
我一直牢牢记着母亲的话,可是小火炉不记得。它不能从清早熬到下午放学。午间休息时,火已经熄了,用手指扒拉几下,没有一颗火星。我捏捏书包里的火柴盒,心不在焉地望着讲台上的老师,希望她说得简单些,快点儿讲完。扭过头,望望坐在最后一排的英子,她也在看我。
从我家到学校有六七里山路,中间要经过一段排水渠。冬天的排水渠没有水,像一条凹下去的路。排水渠两边长着碗口粗的杉树,高大笔直,杉树下到处是枯树枝,我和英子一会儿功夫就捡了一大堆。杉树叶片细,划根火柴,一点就着。
一堆亮黄的火苗在地上跳舞。我和英子坐下来烤火。杉树枝条烧得快,身上渐渐暖和起来,手背上的冻疮又痒又痛。我们脱掉鞋子,烤烤冻僵的脚和冰冷的鞋袜。火把英子的脸映成了红色。我向她发问:“小孩子玩火了会尿床,我们天天在放学路上烧火、烤火,怎么没有尿床呢?”
英子骂我笨,她说我们这是烤火,不是玩火,当然不会尿床了。
怎样才是“玩”火呢?
我和英子一起回味有火的快乐,比如,把红薯和荸荠埋在火堆里,不必有人照看,闻到香味后刨出来,拍掉草木灰,香甜的味道能让人忘掉烫手的感觉;再如,从泡着糍粑的大水缸里捞一两个,放在火塘边烤熟了吃。不过,烤糍粑有点儿麻烦,必须有人看着,好几次我都把糍粑烤成了一块黑炭。有一次,英子从她家的鸡窝里捡来一个蛋,揣在衣兜里来我家,趁着没人,用浸湿的草纸包好了埋在火堆里。烧好的鸡蛋香得让人流口水——真的,那一瞬间,口水突然在嘴里涌动,我强忍着咽回去了。后来,我也偷偷烧过一次。家里有多少只鸡,每天下了多少个蛋,母亲记得清清楚楚。那一次,她唠叨了好几天,怀疑过老灰猫,也怀疑过大黄狗,唯独放过了我。母亲在鸡笼旁边上上下下寻找那个被我吃掉的鸡蛋时,我借故跑开了——我害怕我脸颊发烧的样子被她看穿。
一大堆枯枝烧光,温暖慢慢退却,我们的肚子也饿了。我和英子舍不得还剩有几点火星的灰烬,往各自的小火炉里装一些,然后穿好鞋袜,互相拍拍衣服和头发上的灰尘,背上书包回家。走到村口时天色已晚,山村里远远的灯光仿佛是有人扒拉过的火堆,露出了隐匿在灰烬里的火星。
我坐在火塘边吃饭,母亲责问我回家这么晚的理由。在路上烧火是不能说的,我只好选择沉默。我的倔强触怒了母亲,她丢下手里的活儿,抄起火塘边的火钳,高高扬起,大声吓唬说要打我。
我说我什么也没做,英子可以给我作证。母亲真的把英子带到了我家,英子说,是她没写作业被留校了,我在学校等她呢。
火钳终究没有落在我身上。
村子里有人修新房,按照习俗,全生产队的壮年男人都要去帮忙。父亲还没回家,母亲要喂猪,还要给栏里的耕牛上草料。冬天的山里和田埂上,牛能吃的草都枯了。秋收时节,村民们把稻草一把把扎好,晒干,挑回家,码成稻草垛。每家门前或屋旁,高高低低的稻草垛像一栋栋用稻草搭成的房子,还有尖尖的“屋顶”。晒好的稻草吸饱阳光,散发出稻谷的香。大水牛睡在稻草铺成的“被窝”里,咀嚼着稻草,用整整一个冬天的时间慢条斯理地回味另外三个季节的模样。
母亲忙碌,我趁机提着小火炉出门了。我要送英子回家。那天的月亮也怕冷,好像裹着一件大棉衣,模模糊糊看不太清。我们想抄近路,猫着腰从种着油菜的稻田间快速穿过,也不知道踩倒了多少棵油菜苗。
英子家的火塘烧得正旺,我拿起火钳,在火塘里翻弄几下,烧得正欢的木柴“噼噼啪啪”作响,爆出一串细小的火星。我又从木柴堆上选了几根茶树枝条,扔进火塘里。晒干的茶树枝条耐烧,火大,是一种受欢迎的木柴。
“我们出去玩吧!”我提议。英子站在堂屋门口望望外面,对我说:“外面看不太清呢,带个火出去吧。”于是,我们从火塘里夹了几块燃烧得正旺的木柴,放进小火炉,走出家门。
山村的夜,静谧而祥和。断断续续几声懒洋洋的狗叫,夹杂着不知谁家孩子的嬉闹声。我和英子来到她家的稻草垛下。她家田地多,稻草也多,稻草垛在禾场边,离房子不远。大人每天抽取稻草,留下一个稻草洞,刚好我和英子能够蹲下来。白天玩捉迷藏,我和英子经常藏在这个稻草洞里,静悄悄地不说话,兴奋地看着其他孩子从我们面前跑过来又跑过去。
那天晚上,我和她头挨着稻草,背靠着稻草,坐在稻草上聊天,小火炉温顺地听我们说话。和英子聊了什么,聊了多久,我不记得了。外面有清冷模糊的月亮、黑乎乎的山林、黑乎乎的房子和闪着灯光的窗,而狭小的稻草洞里,有安静的小火炉和两个有说有笑的小女孩儿,这是一个温暖的小世界。
听到母亲唤我回家的声音,我和英子急忙从稻草洞里钻出来。跑得太急,我忘了提我的小火炉,把它留在了稻草洞里。
半夜,我被母亲从睡梦中叫醒。穿着秋衣秋裤,我被罚跪在冰冷的地上,冻得发抖。母亲用扫把狠狠地打我,愤怒的表情有几分狰狞,责骂声像急切的雨点般砸向我的耳膜。这是我见过的母亲最生气的样子。我听了一会儿才明白,我和英子闯了一个大祸——我粗心大意留下的小火炉,引燃了英子家的稻草垛。半夜里,村里人都睡着了,被人发现时,稻草已全烧光了,风助火势,还差点儿烧了房子。听说英子也和我一样,跪在她家堂屋里。父亲和村里人一起去救火了,还没回家。
那时的稻草,是耕牛三四个月的口粮,猪仔冬季御寒的“被窝”,来年插秧季节还要靠稻草捆扎水稻秧苗,搓草绳,编草鞋,床上还要垫稻草……谁家也不能缺少稻草。我和英子闯的这个祸,实在是太大了。我越想越害怕,忍不住“呜呜”地哭起来。
父亲回来时,我快要冻僵了,鼻涕几乎要流进嘴里。母亲急切地询问结果,父亲连连摇头,不停地叹息。母亲转头看我,一个耳光就要落下来,父亲拉住她的胳膊,说:“算了吧,明天给人家赔。”
第二天,我和英子的小火炉都被没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