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哈尔滨市霾天气的基本天气因素特点

2016-11-15 01:10:11柴玉坤谭雪玥
黑龙江气象 2016年3期
关键词:逆温层逆温探空

王 尧,柴玉坤,谭雪玥,杨 娟,王 文

(1.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通河县气象局,黑龙江通河150900)

浅析哈尔滨市霾天气的基本天气因素特点

王尧1,2,柴玉坤2,谭雪玥2,杨娟2,王文2

(1.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通河县气象局,黑龙江通河150900)

1 引言

秋冬两季,哈尔滨市常受大陆冷高压控制。在这种气象条件下,大气稳定度较强,空气水平扩散性较差,加之秋冬两季近地面容易形成逆温层。这些气象因素都非常有利于雾霾天气的产生与维持。

而哈尔滨作为我国的农业大市,秸秆焚烧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哈尔滨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2015年10月18-22日、26-27日哈尔滨出现了两次较为严重的霾过程。其中18-22日过程中秸秆燃烧的贡献对霾的影响尤为显著。26-27日过程中由于没有秸秆燃烧的支持,霾的强度明显降低,且向其他市区的扩散强度明显下降。

2 霾的主要成因

总的来说,霾形成主要原因有:污染源及相配合的气象条件。

从气象条件来说严重霾天气形成有三方面因素。(1)水平方向静风较多,基本环流形势中层稳定等压线较为平直,少波动,地面处于弱高压控制或高低压过渡带控制。(2)垂直方向逆温现象,大气稳定导致污染物很难扩散出去。(3)悬浮颗粒物的增加,例如机动车辆的增多使污染物的排放增大,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与此同时,焚烧秸秆和冬季燃煤供暖排放的污染物在低空不断积累,共同导致严重雾霾天气。

3 逆温层与逆温差对霾的天气影响

通过两张探空软件统计出现霾天气时的逆温差和逆温层厚度,通过T-LogP探空资料可计算出逆温度数以及近地面的风速的大小。用L波段放球软件可计算出逆温层厚度。以2013年出现霾天气最多的1月份的统计结果看出,逆温差基本都在7℃以上,2013年1月23日的逆温达到了12.8℃,逆温层厚度为1109 m。逆温层厚度也都较厚,基本都在400 m以上。

以2013年10月19-23日雾霾天气为例:

此次过程逆温层较正常情况下更为深厚,随着天气系统的维持稳定,少动,持续(不像辐射逆温只是早晚存在,日出后即消散)造成哈尔滨市这个季节罕见的雾霾天气,且维持五天之久。

图12013年10月21日08时哈尔滨(a)探空T-LogP和(b)探测资料

图1(a)可看出2013年10月21日08时逆温差明显达到了7℃左右,且近地面风速几乎趋于静风。图1(b)更能准确计算逆温差值为6.50℃,逆温深厚,逆温高度为750 m。另外哈尔滨从19日20时-22日20时持续存在逆温并不断加强。22日08时逆温层顶达到1052 m(约900 hPa),22日20时逆温差达7℃(图略)。

图22013年10月18-23日哈尔滨逆温差和逆温层厚度

图2是根据探空资料计算出的逆温差和逆温层厚度。通过此图可看出从19日20时-23日12时逆温差都在4℃以上,最大逆温差值为7℃。而逆温层厚度基本都在200 m以上,最大厚度为973 m。逆温差和逆温层厚度也反映了逆温层的强度。另外,逆温差变化规律虽然不是太明显,但基本可以与逆温层厚度变化特点共同总结为08时的数值大于20时的数值。因此,可以说明08时的逆温差和逆温层厚度大于20时的逆温差和逆温层厚度,也能说明08时的逆温层强度大于20时。

1002-252X(2016)03-0029-02

2016-6-1

王尧(1975-),男,黑龙江省通河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逆温层逆温探空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逆温层特征及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探空气球为高空气象“把脉”
济南市低空逆温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酒泉市大气边界层逆温特征及其与沙尘天气的关系
黄河源地区近地面逆温层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四川盆地逆温层特征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2011—2013年长春市逆温特征分析
TK-2GPS人影火箭探空数据与L波段探空数据对比分析
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浅谈净举力对探空气球升速及施放高度的影响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