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如何开拓思维,出新、出奇?

2016-11-14 18:42邵全海
中国记者 2016年8期
关键词:观潮大潮特勤

邵全海

内容提要 任何个体都很难定义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摄影记者,但他们对新闻摄影的热爱始终如一。正是这份爱,给他们带来可观的成绩。纸媒下滑时,当我们在浮躁功利地谈论跳槽、逃离的日寸候,他们身上有一种继续向前、不断创新的执着。这是本文作者的亲历感悟。

关键词 摄影创新 摄影记者的职业观

2016年6月初,2015年度“赵超构新闻奖”(摄影类)评选结果揭晓。我凭借摄影作品《钱江大潮中:最后一个撤离的特勤》获得摄影类一等奖。

获奖后,回望这几年,在日常新闻、突发新闻方面,“海量”的“公民记者”屡屡抢夺纸媒摄影记者的阵地,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对传统摄影记者的考验。但我认为,有创新精神的摄影记者无法被淘汰,震撼人心的好照片不会被淹没。

拒绝跟风:发掘老题材中的新主题

年年岁岁潮相近,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钱江大潮都如期而至,但大部分照片集中表现大潮中人仰马翻的主题。老题材如何出新?我一直在思考、观察、等待。

2015年9月28日,我像往年一样来杭州九溪观潮点拍摄。那一天,我捕捉到了潮水冲上堤坝,观潮人群疯狂跑动的情景,但这个“不错的画面”仍然人云亦云。如何避免跟风?我不断地盘算如何取景:用长焦压缩景深,照片场面小,背景模糊;用鱼眼镜头拍摄,照片虽然场面大,但又“杂”;抬高拍摄视角,例如用航拍器从空中鸟瞰,画面中潮水和人太小,效果不理想……

经反复比较,我认为用中焦镜头接近潮水和人群,拉近拍摄距离,才能较好地强调视觉震撼力。但仅提高镜头表现力,依然无法跳出“潮水来到人冲倒”的老思路。这时,我下决心更换拍摄主题:寻找有个性、别人没有拍摄过的画面,摆脱摄影创新只停留在更换摄影技术的层面。我从宏观入手,精心挑选适合现场且能出奇制胜的主题。绞尽脑汁的过程中,我忽然灵光一闪:潮水即将冲上堤坝时,特勤人员冒着危险劝说观潮客离开危险区域,这就是我想要的主题!至此,我心中有了底,获奖照片也因此产生。照片发表后,获得读者和专家的好评,媒体传播也收效颇佳。腾讯网、路透社、视觉中国等媒体纷纷转载。

我认为,一个老题材若要在前人基础上出新,不仅要在镜头的表现力上做选择,更要动脑筋做宏观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常拍常新,与众不同。独特的视觉冲击力要服务作品的新闻性和主题,做到主题和画面形成合力,震撼人心。

靠近,靠近,再靠近!

数码相机的普及为广大摄影人群提供极大的方便,但新闻摄影绝不是唯器材、唯技术的竞争,我认为,记者到“新闻最近点”去拍摄的理念依然值得坚守。

2015年9月29目,在台风影响下,携风雨而来的钱江大潮呼啸而至,翻过堤坝,数米高的浪潮冲过多道防潮设施,横扫之江路双向车道,快速拍击对面约60米远的山边,令游客猝不及防,许多行人被冲翻在地。

我的拍摄点扎在大潮的“最前线”。潮水即将冲上来时,特勤们正在一遍遍地劝导在危险区域内不愿离开的观潮人群。顷刻间,最后一位特勤还没翻过第二道防线撤离时,凶猛冲上岸的回头潮铺天盖地而来。我同样来不及撤离,心想“完了”!雨声、潮声、嘶喊声交织在一起。我一咬牙,背身护住相机,盘在栏杆上不逃跑。事后证明,没跳下栏杆逃跑是明智的选择。如果跳到一片汪洋“大海”中,人将被一浪连一浪的回头大潮冲倒,面对地面上的铁栏杆,相当危险。

当第一个回头潮过去时,我抬起头,正好看见前方几米处的栏杆上,那位无法撤离的特勤也紧紧地抱住栏杆。这时,另一个回头潮又迅猛地冲过来。我不顾危险,左手紧紧地抓住栏杆,右手端起用塑料袋包好的相机,露出镜头,对着这名弯腰死死抓住栏杆的特勤,连续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位因保游客安全而无法撤离的敬业特勤。惊心动魄的画面烘托了最美特勤的主题。事后,《今日早报》以这幅图片为线索,展开《观潮守护者,你在哪里?》的连续报道,最终找到了这位好特勤。

摄影记者要有精品意识和使命感

如果说“大事”是优秀新闻作品的产生基础,那么“精品”就是评判记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2012年4月1日,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入殓服务工作的机构——天泉佳境礼体服务中心开业。服务中心有职业入殓师9人,3男6女,全是90后。我立即聚焦“嘉兴来了中国大陆首批90后入殓师”。

面对入殓师这一与众不同的新职业,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看法。做这组报道,如何解读这一新职业?如何避免落入“猎奇”的巢窟?这是个“棘手”的题材。最终,尊重家属、逝者,敬畏生命,秉承真实,成为这组纪实专题的拍摄原则。或许这样做会导致画面构图、光影不完美,但作为纪实专题,我认为现场的真实、感人最重要。这一年,我前后11次昼夜进殡仪馆追踪拍摄,经历了最初的恐惧和后来的从容。最终,作品《90后入殓师》获得2012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日常生活类组照金奖。

拍摄前,我做了很多准备,查资料,看图片和视频,以期增加对职业的熟悉,感受和思考要呈现的画面。尽管做了很多准备,但当你真正走入那个环境,体会到死亡所特有的压迫感时,才会真切理解直面生死的“五味杂陈”和想“逃离”的心境。

拍摄初期,我的心理压力很大,一走进殡仪馆,心慌腿软。起初,妻子见我常去拍摄这个题材,直皱眉头,劝我放弃,甚至连吃饭也躲着我。为拍到入殓服务,我克服种种障碍,融入年轻的入殓师群体,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情感困惑。从殡仪馆乘坐入殓师们的“电摩”到宿舍,与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关系融洽后,我和他们沟通顺畅,配合默契。

但入殓工作的突发性使我无法提前得到消息来安排拍摄。一次深夜采访沟通无果后,我失望地陷入矛盾之中:要不要等入殓师新闻图片见报后就此放弃,转而腾出时间挣工分?还是继续下去直至拍摄出一组有深度的精品?我十分彷徨。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我下定决心,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要做出全国一流的精品。

拍摄过程很艰辛。由于初次在嘉兴开办入殓服务,当地多数人不接受,我常常是白等一昼夜。一次次去嘉兴,一次次在入殓师身旁等待,一次次被家属拒绝……最后,终于有家属同意我随同拍摄,我甚为感激。在对逝者尊重的前提下,我进行了全程拍摄。

作为一组讲求深度的专题,我全程追踪入殓师去太平间睡觉等逝者、去医院推销业务被骂等工作过程,并聚焦入殓师的日常生活,找寻真实自然且反映本质的画面。

这组专题拍到“最前线”的影像,但对我而言,收获最多的还是关于“人生与生死”的感悟:让自己对社会、他人更有价值,同时乐观从容,敬畏生命。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近几年,传统媒体有不少摄影记者纷纷离职、改行。我经常问自己,要不要离开?真离得开摄影吗?

回归初心。

从1985年第一次在《空军报》上发表“小豆腐块”开始,还在部队的我就想:将来要做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记者、名记者。这个新闻理想一直伴随我。

在部队时,我省吃俭用从津贴中挤出一笔钱,买了一台当时还不错的美能达X-700。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利用休假,狂拍不已。在过年的大雪天里,买站票挤上人满为患的老式火车,站20多个小时去拍摄雪中的张家界;为提高暗房技术,在暗房洗片通宵达旦,等同事来上班,才发觉天已大亮,接着就去办公室打水上班……

1999年,我毫不犹豫地放弃转业当公务员的机会,拿着一本厚厚的见报本,毛遂自荐地走进了《浙江日报》。当时的我面临着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选择:做文字记者还是做摄影记者?尽管我当时摄影水平一般,领导也直言指明我与高水平的省报摄影记者有差距,但依然走上摄影的道路。近二十年来,我痴心不改。有差距,就笨鸟先飞,不断地经历失败,总结,失败,总结的循环。向书本学,向经典照片学,向竞争对手学,向大奖得主学……我一边学,一边揣摩别人为何这样选材和拍摄?遇到相同的题材和场景,我会怎样想,怎样拍?找出差距,确立短期、长期目标,不断地尝试把照片拍出新意。

与摄影结缘30多年,一路走来,我对新闻摄影的爱始终如一,不理会外界的浮华、躁动,一心追求永恒的经典瞬间。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眼前的冲击、诱惑中迷失自我。每每想起费尽心血拍摄的一个个独家瞬间,是那么震撼,这带给我的成就感是任何金钱无法代替的。(作者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新闻中心)

猜你喜欢
观潮大潮特勤
雨中观潮
第五课:中国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大潮
观潮
观潮
钱塘江观潮
5G手机大潮即来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神威启示录》系列报道四 大潮退去看“裸泳”
不同海拔高原特勤疗养员综合体能提高的研究
特勤疗养对高原亚健康的调节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