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016-11-14 13:36颜勇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评价

颜勇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能掌控好时间,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授课方式往往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然后辅助以学生模仿训练。这样操作,教师往往很省时省力,但是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布置完任务,提出问题后,通过小组的互帮互助,共同努力,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理解知识,在合作中达成学习目标。那么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

一、建立合适的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以小组的综合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其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为此,我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把班级分成若干个水平相当的小组,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帮助,配合利用评比与组间竞赛,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每个人参与学习过程,每个人都有进步的途径,通过合作,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这样的学习小组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因此,小组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结合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做详细了解,对每个组员进行合理的分工。组长由数学成绩最好的担任,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自己完成好任务的前提下,组内不会的难题,他应负责讲解。本人对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方法进行尝试,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主要依据期中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结合学生的基础、潜力等,将全班学生按优、良、差三个层次划分,平均地分成若干平行的小组(小组的人数随班级人数的多少而动态调整)。分好小组后,上课时要安排学生坐合适的座位,以便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合作学习。

本人所教班级共49位学生,按照座次平均分成7个“合作学习小组”,座次安排如下图:

注:A为优秀生,两者择优任小组长,B为良好生,C为学困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小组长可以方便解决良好生的问题,良好生可以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同时两个小组的小组长相邻,便于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的机会。

二、安排合理的合作内容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是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适合教师讲解、演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是否进行合作学习。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就会浪费时间,没有教学效果,而且适得其反,让学生失去对它的兴趣,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小组合作抄袭”;如果问题过于简单,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甚至变成同学之间的聊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

例: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时,就设计了一个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答的问题:

如图,在△ABC与△DEF中,给出以下六个条件中(1)AB=DE(2)BC=EF(3)AC=DF (4)∠A=∠D(5)∠B=∠E(6)∠C=∠F,以其中三个作为已知条件,能判断△ABC与△DEF全等的是 ___________

这是一道答案有多种情况的题目,容易遗漏,比较适宜课堂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来掌握比较全面的思考方式,获得周全的答案。

三、有效活动,展示结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中等稍微偏下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参照,预估所需要的时间,也要预留教师介入的时间。各小组的成员在积极讨论时,教师则在各个小组之间来回走动,恰当把握介入时机,以便融入学生的合作小组活动当中,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例: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一课时,可充分运用“小组合作”,设置以下问题:

1.作函数y=2(x+1)2+3的图像?

2.作函数y=-2(x+1)2+3的图像?

3.指出这两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区别?

然后,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老师在最后选择做得好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通过有效的活动,从而收到“小组合作”的效果。

四、有效评价,促进合作学习

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能否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为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需要我们教师加强激励评价。比如在教学中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最佳小组发言人”,激励成员主动承担责任,鼓励小组成员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强化组员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有效的及时的评价使得学生参加合作学习的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了,讨论时也更踊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积极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促进学生间的有效合作。

五、做好小组合作中的老师角色

有的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仅仅作为旁观者,只在总结时听听就可。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学生合作讨论的能力以及控制能力存在欠缺,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既要关注局部的小组,又要顾及全班;既要把握小组讨论的进度,又要把握讨论的中心。遇到讨论有困难或者无序或者偏离主题时,及时有效加以引导,但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小组合作活动,如果出现教师期待的好的行为、好的想法,要及时进行表扬,并向全班说明他们受到认可的原因,无形中为其他组树立了榜样,引导其他组共同进步。

总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是多边进行,学生有更轻松的环境和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更加全面的结论,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同时也克服了传统数学课堂呆板、千篇一律、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一定的兴趣,能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合作讨论获得知识,教学效果更为明显有效。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使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完善、更合理,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内容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