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雷++张洪瑞
在顺德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关口下,以丁之文为代表的新顺德人,用开放、引领、创新的姿态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上。
广东省顺德市是个充满传奇的地方,一个曾经的“桑基鱼塘”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工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内陆的深化和发展,曾经由历史机遇所赋予顺德的地缘优势正日渐式微。在新的时代来临之际,顺德的发展也走到了历史的拐点。
探索文化发展之路
顺德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顺德由传统的制造业向新兴的文化、旅游产业转型”的号召,并称之为“顺德的第二次创业”。在这个号召的响应下,丁之文和一批以他为代表的先行者便踏上了探路的新征程。
金秋十月,记者前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采访了当地颇负盛名的“电影奇人”——人称“顺德电影第一人”的丁之文。“我2002年来到顺德,任一家港资家具外贸公司驻顺德办事处的负责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我需要与许多家具制造企业来往。这些企业超过半数以上是由外地人开办的,在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是企业老板还是一线的普通工人,在顺德都有一个‘过客的心态。”丁之文说。顺德是珠三角的一个缩影,如佛山、广州、深圳、东莞等地,都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移民城市”,它们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如何让移民者真正融入当地,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顺德区面积约为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1万人,户籍人口123万人,而户籍人口中只有不到一半是当地人。丁之文带着一个文化人应有的责任感,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探索,最后得出结论:“也许只有一个‘新文化,才能让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产生认同,才能让生活在顺德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去接受,共同为顺德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以这个理念为宗旨,丁之文拍了电影《顺德人家之合家欢》,以现实、接地气的影视语言讲述本地人与外地人在顺德这片包容的土地上共同工作、生活、发展的故事,让大家产生共鸣。
丁之文希望能够以这部电影为载体,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新顺德”创造智慧、贡献力量。
产业转型下的先行者
顺德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创造了名噪中外的制造业奇迹。当现在顺德发展遇到瓶颈时,丁之文也开始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思考。
据丁之文介绍,他的家具厂经营十年之久,经历了家具市场的昌盛与衰落。现在,丁之文从家具外贸转型到文化产业,专业从事电影拍摄工作。在他看来,如今的制造业在顺德已不具有根本性优势。“以我们常用的餐台为例,顺德不产玻璃,也不产钢,这些原料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早期,因为顺德特有的环境,吸引了这些生产资源。虽然经过长途运输,但是这些产品的综合成本还比较低。现在内陆的整体经济环境得到了提升,这些产品的综合成本就比顺德低,顺德的玻璃餐台已没有竞争优势。”丁之文说。
要想产业转型,必须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丁之文认为,拍电影就是对文化产业的一种主动尝试,成功了固然好,如果失败,经验教训也可以让后来者踩着他的肩膀,登上成功的顶峰。
丁之文凭借一己之力,拍摄完成了第一部以讲述生活在顺德这个大熔炉下不同背景的人们的故事。丁之文说,“《顺德人家之合家欢》这部电影就是要为顺德讲故事,讲顺德自己的、新的故事。”他希望通过这些故事告诉大家,顺德不仅有“顺德制造”,还有“顺德文化”,让更多的人对顺德产生兴趣。
提起自己的电影之路,丁之文也感慨颇多。他告诉记者:“曾经有人当面质疑我:你就是一个卖沙发的,怎么可能拍电影?”面对质疑,丁之文给出的回答却是:“虽然我没有拍过电影,但是我有过拍音乐电视的经验,我可以自学写剧本和电影课程。”为了拍电影,丁之文不远千里向时任南京电影制片厂美术师的陈兆远和南京电影学院的邵文林老师请教。正是凭借着这股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丁之文所拍摄的电影《顺德人家之合家欢》已经制作完成,并计划于年内在全国各大院线同步上映。
未来可期
对于顺德未来的发展方向,丁之文掰着手指头给出了几个答案:“文化、教育、科研、金融和贸易,这些非生产型产业在顺德是有发展前景的。”
丁之文说:“这几个行业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发展必须要依靠教育,而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文化的发展,同时教育的发展也自然带动科研的发展。”说到金融,他告诉记者,“顺德不缺钱,顺德缺少的是自然资源,也缺少低端的人力资源。但是顺德的社会资源和资金是充足的,而且顺德做贸易也是有传统、有经验的,在老广州的十三行中就有顺德人的身影。贸易和金融是天生的一对,所以在顺德,这个也是有发展前景的。”
对于顺德的未来,丁之文充满了憧憬。他说自己现在已经是一个新顺德人了,他要用更好的作品向顺德致敬,向外界宣传顺德。事实上,他已经取得了第二部电影《顺德人家之厨王争霸》的“拍摄许可证”,计划在2017年下半年开机。丁之文的愿望是将《顺德人家》做成一个品牌,像《007》电影那样,将《顺德人家》电影永远拍下去,让更多人认识新时代的新顺德、新顺德人、新顺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