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二”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6-11-14 08:14潘仕情福鼎市第九中学福建福鼎3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当堂自学学案

潘仕情(福鼎市第九中学,福建福鼎3 5 5 2 1 4)

“三·四·二”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潘仕情
(福鼎市第九中学,福建福鼎3 5 5 2 1 4)

阐述了“三·四·二”教学模式的内涵,对如何构建此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该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如何更好地完善此模式进行反思。

初中化学;三·四·二;教学模式

就笔者所在学校来说,通过观察当前初中化学教师上课现状,发现教师们上课经常是“满堂讲”“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欠佳。基于此,笔者结合学校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提出“三·四·二”教学模式,试图通过此模式的实践,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以期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三·四·二”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三·四·二”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的45分钟分成三段,即三个五分钟、四个五分钟和二个五分钟,这三段时间分别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教师精讲释疑、当堂检测与反馈,简言之,“三·四·二”教学模式也可称为“学、讲、测”模式。“三·四·二”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提供学习支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交流,教师施行针对性精讲,当堂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三·四·二”教学模式是尝试着将传统课上教师的绝对主角与学生被动学习进行改良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控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间,从而解放学生上课被动听课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学习主人。

二、“三·四·二”教学模式的建构

“三·四·二”教学模式着力全面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施“灵动”教学,让学生能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形成“教师导学—学生自学”的课堂构架,该模式包括“学、讲、测”三个阶段,其教学过程的模式图如图1所示。

图1 “三·四·二”教学模式

三、“三·四·二”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三·四·二”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课堂多思、多练,解放思想力,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为例,阐述“三·四·二”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学习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内容,通过有关金属发生的化学反应,初步学会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牢固掌握几种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为高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电解和原电池的学习打下基础。

(1)课内自学阶段(“三”的环节)

该阶段包括两个环节:

①展示目标,也就是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情感目标,让学生清晰知道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例如,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a.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盐酸、硫酸等反应,初步学会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b.会书写上述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理解置换反应。

c.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②学生自学探究,它是依托导学案(当堂发放)中“问题清单”开展小组独学、互学。本节课的“问题清单”:

a.通过镁、铁、铜与氧气的反应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b.通过实验镁、铝、铁、铜与稀盐酸反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c.请写出镁、铝、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d.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反应是不是置换反应,为什么?

e.你能说出金属活动顺序表的用处吗?举例说明。

学生依此清单开展自学(10分钟左右)和互学(5分钟左右)活动,学生依靠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决学生各自现有发展区,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堂练习,教师则在教室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并收集班内各小组自学探究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为下一阶段的精讲做足准备。

(2)课中精讲阶段(“四”的环节)

此阶段教师根据上一阶段收集到学生问题进行精讲,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要在此精讲环节上发挥极致。

(3)当堂检测与反馈阶段(“二”的环节)

此阶段包括课堂练习、当堂检测。课堂练习在导学案中体现,要求学生在自学时间内完成。当堂检测题要求当堂分发给学生,题量不大,要求学生十分钟内完成,闭卷测试,当堂反馈,及时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做好二次备课,加强课后反思,汲取本节课的经验与教训,为下一课时的备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积累了经验,指明了方向。

四、“三·四·二”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三·四·二”教学模式对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有着明显作用,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然而,在实践此模式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1.切实解放思想,改掉“多讲”习惯

教师的“多讲”俨然是当前教师的一种习惯。在“三·四·二”教学模式下,许多教师在“精讲环节”还是“多讲”,究其原因有三:第一,教学理念更新不够;第二,不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三,一时改不掉讲的习惯。当前情况下,只能通过限制教师的上课时长,让他们逐渐改掉多讲习惯,让他们逐渐适应此教学模式。

2.重新定位角色,培养学生习惯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通过口头精彩的讲述,系统地把课本的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要乖乖地听讲即可。而“三·四·二”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精心编写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精心编制检测题、当堂检测来促进学生的学,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的角色正经历着一次新的建构,学生则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者,在导学案支架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注重课内导学案和检测题的优质编制

导学案是辅助学生学习的支架,是课标解读的显性结果,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案。导学案的编写者一定要大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设计的问题要有深度、广度,还应具有适切度,真正能起到引导学生自学、探究作用;好的导学案靠问题设置,靠高质量的问题,甚至是问题串,它能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核心规律。同样一份好的当堂检测题也一定是教师长期积淀的结果,它必须有基础性、全面性、新颖性、小巧性、思维性、原创性等特点,能起到巩固和消化当天知识的作用。可以这么说,这两样“脚手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与成败,它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初三化学是一种启蒙教育,刚开始之初,教师们上课当然要多讲,只有当学生的感性知识积累一定程度后,才能开始用符号、规则等理性成分来思考问题,这时候才可以启动这一教学模式。“三·四·二”教学模式所规定的“三段时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铁定时间,教师可针对不同的课型,自行调整三段时间的长短,比如说分子、原子概念课,教师精讲环节时间要多些,而对于实验课,学生自主探究环节的时间要多些,对于练习课,学生练习时间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要多些。

5.注重班内“同质”小组的合理组建

在“三·四·二”教学模式中,课堂上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质量高低直接会影响教师精讲内容的确定。因此,在班级间组建各个同质小组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组建小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学情要有充分的了解,要按照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多维度因素给予考量,把全班分成6-8个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为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如果没有合理组建小组,那课堂上的合作虚化、泛化的现象将普遍存在,这一工作是决定着“三·四·二”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实施的基础性工作,不容小视。

[1]蔡宣步.“简约、灵动”化学有效教学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2).

[2]王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化学教学,2015(11).

[3]吴启建.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2).

(责任编辑:张贤金)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构建农村初中‘三·四·二’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JK14-59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当堂自学学案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乡愁导学案
不怕死的留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