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娜 王思琪
中国研发 走出山寨——逡巡十年的“研发强国”探索之路
文/李娜 王思琪
2015年全球创新1000强榜单上有123家中国企业,在2005年仅有8家。
对于中国的创新创业公司而言,尽管它们对于研发的投入进一步增加了专利拥有数量,然而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真正来自中国创新团队的技术专利质量。
1 993年的一天,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走在北京中关村的大街上,有同行者问他:你怎么评价方正?他说,“有技术,无管理。”那时候,方正的电子排版系统正在快速终结传统的汉字印刷技术。“怎么评价联想?”任正非说,“有管理,无技术。”对方进而问道:“华为呢?”任正非脱口答道:“既无技术,又无管理。”
这是《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中的一段描述,但却清晰地道出了那个年代中国IT企业的基本现实。彼时的信息技术行业正在进入以美国为首引领下的“信息高速公路”年代,IBM、贝尔实验室、惠普公司成为那个年代的传奇,但大多数中国企业仍然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进。
这些“慢跑”的“乌龟”或许终将获得掌声。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
“不下山,会被困死、饿死,下山也不能抢、不能偷,硬打硬拼难有胜算。只能留下买路钱支付专利使用费,或者专利互换。”当时,华为的一位高管将华为的处境形象地比喻为“插红旗”,华为艰难地把红旗从山脚扛到了山腰,又从山腰插到了山顶,但从山顶看下去的时候,发现山脚山腰都被别人包围了。这是因为在专业领域上,基础专利几乎都是西方公司的,华为十几年的技术积累陷入了“十面埋伏”中。
一位华为的EMT成员回忆过去和国外竞争公司“打仗”的情形时说:“2003年的春节,大年三十我们还在和C公司谈判,那段时间是华为最为艰难的时刻。”
从十年前开始,就不断有西方公司的CEO写信给华为的高层,要求支付“天文数字”般的专利费用。但这就是世界通信行业的游戏规则。
在2010年,华为向西方公司支付的专利许可费用达到2.22亿美元,2013年为3亿美元,仅支付给芯片巨头美国高通公司的知识产权费用已经累计接近10亿美元。
如果说,在核心技术上对外国产品依赖度太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软肋和短板,那么此时的华为及众多中国企业无疑是“悲伤”的——没有创新没有专利,只有日复一日地支付昂贵的知识产权费用。
任正非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科技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大家要沉得下心,没有理论基础的创新是不可能做成大产业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理论基础的板凳可能要坐更长时间。我们搞科研,人比设备重要。用简易的设备能做出复杂的科研成果来,而简易的人即使使用先进的设备也做不出什么来。
“在路由器、交换机等电信网络传输核心设备领域,我们追赶了17年。”华为固定网络业务部总裁查钧曾表示,经过17年的追赶,华为已经实现了超越,“目前我们在技术上至少和这些领袖级公司站在同一水平线了。”
如果拿华为和思科的技术差距进行对比可能更加直观。据华为介绍,2004年华为发布10G路由器,落后思科4年,2006年华为发布40G路由器,落后思科2年,到2010年发布100G产品的时候,华为已追平对手,2012年,华为开启400G路由器时代,已经在这个领域超越思科了。
同样做一代“网络交换机敏捷网络”,按照思科商业模式,思科会提前进行芯片研发,同时提交各种行业标准,其他没有芯片开发能力的厂商只能等商用芯片出来再开发产品,而这时候已经落后市场领先者很多代了,华为在自己的产品中采用自有芯片,无疑有助于打破这种困境。
华为员工经常开玩笑称,正是多年来的危机感,让华为把西方公司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而正是这种努力,让华为大大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不完全统计显示,西方公司做一个产品需要3到5年,而华为只用18个月。
事实上,华为每年研发投入的资金量是200~300亿美元。在任正非看来,一个基础理论变成大产业,要经历几十年的工夫,不能失去耐心。如果学术研究泡沫化,中国未来高科技很难有前途。“没有理论的创新是不可能持久的,也不可能成功。”他强调。
在普华永道思略特最新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1000强”研究报告中,亚洲已经取代欧洲成为全球研发的首选地,北美洲次之,欧洲则被挤到第三的位置。而中国本土企业的研发支出也从2005年的12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394亿美元,涨幅高达3183%。2015年全球创新1000强榜单上有123家中国企业,在2005年仅有8家。过去十年中,华为更是以超过190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标杆。
同时,曾经中国企业的科研实力等同于“山寨”的能力,而近几年中国企业的形象却发生了扭转。
今年3月,英国《连线》杂志将小米创始人雷军作为封面,并加上标题:“是时候山寨中国了。”而几天前,福布斯也发表文章指出,微信的创新成分比脸书、推特等都要大。不过一两年的时间,中国出现在国际的形象截然不同。
科学技术部创新发展司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577.2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交通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居前三位,成交项数和金额均超过全国技术交易总项数和总金额的50%。
而在涉及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合同中,技术秘密与专利技术合同增幅明显。2014年,技术秘密成交2952项,成交额1937.53亿元,占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的31.15%。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573.95亿元。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创新而不是山寨正在成为市场竞争力的一部分。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596亿元人民币(92亿美元,约占收入的15.1%)。而以创新闻名的苹果公司,2015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不过81亿美元(约占收入的3.5%)。
今年1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专利申请量突破200万件,其中发明授权专利达到26.3万件。中兴、华为两家手机厂商去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就达到了5086件。
而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不仅是大企业的责任。国内越来越多研发型的硬件团队正在崭露头角,其中许多是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初创团队。对于新的创业者来说,他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创新技术能为企业获取最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深圳,大批从国外回来的高科技人才流入对本土的硬件产业产生影响,使其摆脱单纯代工或者纯山寨的形象。而这些新兴的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遗余力的程度与大企业不相上下。
深圳柔性屏显示技术公司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谈到小公司的创新时表示,在技术的源头创新上,小公司的投入并不比大公司少。“好多人以前说,你这么小一个团队,能不能做成一个大的公司,我倒不担心。创新不是比谁体积大,不是大鱼就一定吃掉小鱼,现在是快鱼吃掉慢鱼。”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投入研发的资金获取无法跟华为、微软等企业相提并论,然而,在投入资金的占比上正在追赶并且部分超越大企业。
目前,柔宇科技将60%的融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上。公司在深圳和美国硅谷都设有研究部门,对于研究项目和进展在产品推出市场之前处于保密阶段。
在美国设立研发部门已经是中小企业扩展研发投入的重要方向。在深圳,不少初创硬件企业在美国都有设立研发团队,这些团队大小视公司规模而定。
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具有柔宇这样的实力在硅谷设立研发实验室,但是它们都尽量在科研创新实力上向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国外机构靠拢。一些团队创始人会依赖其海外留学背景,让海外高校导师、研究团队加入企业研发项目进程中。同时,大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增强研发实力。
经济研究公司荣鼎咨询(RhodiumGroup)数据显示,流入美国的中国FDI(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到2013年的143亿美元和2014年的119亿美元。
据汤森路透全球知识产权数据库2015年一项分析,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正利用美国研究人员来发明专利,覆盖领域从新软件到网络基础设施。而在十年前在美国研究中心还基本看不到这些企业的身影。
事实上,中国企业的创新战略正在从过去的需求搜寻型向技术推进型逐步转变,在众多分析师看来,这也是中国企业研发支出增长较快的原因之一。
对于中国的创新创业公司而言,尽管它们对于研发的投入进一步增加了专利拥有数量,然而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真正来自中国创新团队的技术专利质量。
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折射出了我国企业的创新热情正在不断激发的过程,也是十年道路的重中之重。
如果察觉不到正在发生的变化,现在大多数科技公司将会消失。
这是什么变化?其实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信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都已远远超出想象。《奇点临近》的作者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甚至认为,技术正在以幂指数的方式演进,到了2026年,纳米技术、基因、生物材料、人脑、计算能力将颠覆现有技术格局,人类要换一种思维考虑现有的社会,考虑人的定义,大批商业公司将不复存在。
而对于目前的中国企业,在这种技术变革下,对创新的要求则更为迫切。
以电信行业为例。封闭而复杂的网络架构正在由SDN(软件定义网络)、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和云打破,电信行业正在从网络、业务、运营和管理几个方面重构,避免成为“管道”。可以预见的是,电信行业引发的IC(集成电路)和CT(文化科技)的融合,基础设施的灵活多变和智能化的服务将成为趋势。
无论是电信还是金融、制造、媒体资产和电子政务,越来越多的行业正转向数字化。而面临数字化转型是全世界的难题,这也是政府、企业进入智能社会的规定动作。数字化变革的模式却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数字化诞生了新的商业模式,释放了新的消费需求。
“鸡蛋从外面向里面打碎,那是一个煎蛋;鸡蛋从里面向外面打碎,那是一个新的生命。我也不喜欢NFV或者SDN,因为它们会颠覆我们整个通信网络的格局和架构,但是我不愿意成为一个被别人从外面把我们打碎的煎蛋。拥抱挑战、拥抱颠覆,这是我们对未来SDN、NFV的态度。”华为常务董事兼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丁耘在内部讨论会上如此说道。
任正非很认同这种观点,强调一定要从鸡蛋壳里打出去,产生一个新生命。
面对快速成长的华为,任正非鼓励更多的人出去“喝咖啡”,与科学家以及大学教授交流。“我们与几百个人喝了咖啡,消化几百人的思想,然后就会领先世界。如果你不理解,当黑天鹅要出现时,就会错失。”任正非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