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花
追求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说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位老师梦寐以求的,因为高效课堂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和锻炼,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对此进行过思考,高效课堂中的“高效”是相对的,其本身是一个追求的过程,没有尽头。如何去做才能高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才能不断向高效课堂靠拢。
一、实施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而“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心理学认为: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效果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教学过程的传意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二、教师的亲和力是高效课堂的融合剂
学生很容易“爱屋及乌”,喜欢某位老师就喜欢某科目,所以说教师的亲和力是高效课堂的融合剂。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4.用“中断定式”的形式表现你的关注。当学生表现得没有积极性,否认自己的成绩的时候,教师用“中断定式”的方法打断其对自己的消极认识来表现对学生的认同。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为。
三、课堂教学创新是高效课堂的驱动力
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课堂创新教学是保障高效课堂的驱动力,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4.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
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5.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
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所提高。如此坚持下去,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1.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自信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4.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学生间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不仅能提高其学习效率,亦可修养其人格品质。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以人为本。潜心读文本;精心巧设计;灵活用方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教师要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以趣结尾,余音缭绕。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召县皇路店镇鸭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