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国
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理论和实践追求的永恒主题。思想政治作为一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必修课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一、高中政治有效性教学的定义
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性的课堂或者高效型的课堂,简单来讲就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课堂实践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在正常课堂的教学基础上,能够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而且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的课堂实践教学。
一般所讲的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接受政治老师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后,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来进行的实践交流,将政治作为与他人沟通的重要工具,使自身的政治素养能够大幅提升。在高中政治有效性教学的定义中,将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作为高中政治有效性教学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政治教学目标解读有误,不能体现新课改中的教学要求。新课改中对于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较高,往往摆在一个中心位置,因此有很多政治老师曲解政治的学习目标,不分主次先后。这样就使得许多高中政治老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也没有抓住相应的重点。整节课结束,学生的政治素养没有得到提升,政治理论知识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记忆。
高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不能因材施教,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应该具有相应的针对性。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缺少针对性,只是采用车轮战的课堂提问方式,挨个提问学生。虽然这样能够将同学们“一视同仁”,却不能够使有差异的个体都得到更好提升。那些成绩稍差的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较难问题,就会出现焦虑、自信心受挫的情形。还有的教师只是按照课本的教学排版教学,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模式化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
另外,课堂教学评价较为单一。教学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往的课堂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错误理论、错误观点以纠正为主,过分关注学生对于政治课堂知识的熟悉程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情感的评价。对学生的政治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发展意识、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以及自主学习意识都未曾有过评价。
三、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教学有效进行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教学气氛的创设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现行的思想政治课应更注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良好行为的养成。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认可。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应是平等交往、互相尊重,这种交往方式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他们中的一员,觉得老师的行为正是符合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才会心悦诚服地“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教师应在学生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使学生在这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下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首先,要重视课前的有效备课。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师不重视备课环节,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书,对课本内容了如指掌,因此就忽视了备课环节。而备课是为课堂服务的,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有效地教学,更好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研究学生和教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现有知识掌握的情况,去分析教材、拓展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预设。
3.实践中做到“知行统一”,全面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加强学生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政治观念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当前绝大多数中学生时常出现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而课后的行为却差强人意”的现象,不能做到始终如一。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从社会获得资源能力以及课后实践活动的考查,要敢于把学生推向广阔的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师参考用书中每一课课后都有一个社会实践活动专题,并且有多个实践题目可供选择,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践行道德行为的平台。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好每一个社会实践活动专题,让学生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践行从思想政治课中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真正做到课堂课外“言行一致”,从而更有效地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意志品质,全面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有效性理念指导下,从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善恶丑美行为出发,明确社会主义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社会实践中达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从而初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