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互联网+”现代农业舆情报告

2016-11-12 10:10韦科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年货现代农业农产品

韦科

一、舆情概况

1-7月,“互联网+农业”网络舆情信息量77924条。其中,网络媒体新闻舆情信息量21058条(含首发和转载),占舆情总量的27%;微信消息42814条,占55%;微博帖文14052条,占18%。农业部等多部委出台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现状等是舆论关注的主要内容。其中,徐闻菠萝电商事件引起广泛讨论,成为舆论热点。此外,阿里年货节、农产品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一定关注。

微博方面,阿里年货节、农产品电商等话题是关注热点。微话题“阿里年货节”截至目前阅读量突破3.2亿次;微博中有关农产品电商的话题超过10个,包括“‘互联网+现代农业”“农村电商”“农业互联网”“农资电商”“农业信息化”等,合计阅读量1700万次。

微信方面,农产品电商话题最受关注,近1.6万个微信公众号围绕农村电商的培育、政策、服务、进展和趋势等方面发布了相关信息。标题主要有《农产品电商的机会在哪里》《农产品电商十大最赚钱的运营模式》《农产品电商已经是大红海!不会游泳,必被淹死》《中国农产品电商的十个“亏损点”》《农产品电商是下一个万亿级蓝海》《惊!农产品电商都发展到第七阶段了?》等。

二、舆情热点梳理及媒体观点

(一)多部委出台支持政策引发关注

2015年年底,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媒体纷纷以《农业部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三步走”》《农业部挺农业大数据 三年内实现信息共享》《做强农业信息化“三大支柱”》等标题进行报道。相应的媒体评论有《大数据将让农业变得“干净而简单”》《建立农业大数据信息库 助力精准扶贫》《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农业大数据时代到来》。从评论内容看,媒体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农业大数据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上,认为按照农业大数据发展路径,通过发展农业信息化,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三链”联通,成为现代农业“破壁”前行的主要抓手。通过发挥大数据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农业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和农产品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改革,提高农业全要素利用效率。

1月19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媒体以《农业电子商务试点启动 10省份率先“探路”》《农业电商试点将开展 互联网农业迎政策蜜月期》等为题进行报道,并发表相关评论,如《深解农业电商试点方案:利好之余提防啥?》《电商下乡获“供给侧”破局》《农村电商打开新局面 利好政策密集落地》。媒体普遍认为,互联网的无界性打破了时间和信息距离,让电商企业看到了农村市场的巨大空间,但农村市场并非只靠一根网线就能掘金。在基础设施匮乏的农村市场面前,留给电商企业的是物流、人才等巨大难题。顺利打通农村电商上行、下行通道是农村电商正常运营的先决条件,从“物理”角度看,难点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另一个挑战在于“人”的理解,如果消费者和当地政府对农村电商理解不到位,政策和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4月3日,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苹果电商销售月行动。媒体以《搭上电商“快车” 500万斤苹果仅3天被苏宁易购售空》《苹果电商销售月行动取得新成效》等为题进行了报道,相关评论《电商能否解决苹果销售之困》《7大电商助力苹果销售月,苹果问题就解决了吗?》认为,借助网络苹果销售顺畅,为果农解了急,效果很好,值得称赞。但也要冷静看到,农业不是唐僧肉,电商不是孙悟空,不是所有问题电商都可以解决。农产品企业一定要以市场为中心,实现三个转化:从资源优势到价值胜势;从产业优势到市场胜势;从产品优势到品牌胜势。从玩政策、玩资源到玩品牌,从传统农业、工业农业到品牌农业。

5月12日,农业部、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媒体以《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方案印发 提出11项主要任务》等进行报道,相关评论《嵌入“互联网基因”现代农业步入“3.0时代”》《“互联网+现代农业”将会成为农业“核爆级”的福利》《“互联网+”护航现代农业发展》等认为,《方案》令现代农业与互联网的嫁接融合成为经济领域新热点。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互联网+”正在重塑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从空间、时间、成本、安全、个性化五个角度全面改变农产品消费市场。八部门联合制定《方案》,不仅说明参与部门的广度将覆盖所有涉及互联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部门,还传递出未来三年内“互联网+”现代农业也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此外,国办及多个部委还发布了其他相关政策措施。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实施 “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力发展农村电商;3月,共青团中央与阿里巴巴当日在贵州黔南州签署框架协议,启动“千县万村百万英才”项目,将在3年培养100万农村电商人才;7月,国家粮食局在《关于加快推进 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发展新型粮食经营业态,积极发展“互联网+粮食”,加强“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商平台建设。

(二)农业生产信息化新气象惹注目

1、春耕备耕信息化掀起热潮

2月22日,农村淘宝推出了为期一个月的“百县万村战春耕”,至3月22日,来自全国27个省近300个县14000个村的2000万农民购买了超千万份农资。除了阿里巴巴,还有不少网站也打通了农资厂商直达农村的互联网通道。从各地发出的报道标题中,“互联网+”带给春耕的喜人气息扑面而来,如《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网络备耕让农民省钱省力》《网络备耕成时尚 互联网成农民春耕好帮手》《“互联网+供销社”助力农民“指尖上”购农资——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备春耕一线见闻》。有评论称,“互联网+春耕”的方式,通过网购改变农村传统的农资买卖习惯,在源头上提升了农业产业链效率。“网络备耕”是个新鲜事物,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平台。各地可以依据自身不同特点构建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及时、统一发布农业技术、市场销售行情、生产资料价格、天气状况等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导种植经营,让广大农户“有网可依”。同时,定期举办培训会,对农户进行计算机、网络培训,让“互联网+”成为农户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2、“三夏”信息化持续升温

春耕热潮之后,夏收信息化成为媒体广泛报道的有一个热点。《麦子熟了,“互联网+农机”来了》《农民尝鲜互联网割麦子不再劳心费神花冤枉钱》《滴滴一下收割机马上出发!兖州农民收麦尝鲜互联网》《夏粮迎大面积收获 组织化、绿色化、信息化成亮点》《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为农业农村插上腾飞的翅膀》。从报道的鲜活标题中,从文章描述的生动场面中,“互联网+”夏收的喜庆场景展现在眼前,带给农民、带给报道者、带给阅读者的惊讶和喜悦不言而喻。有文章称,村级信息员和农民群众普遍反映,信息进村入户就是好,能够把世界带到村里,把村子推向世界,还可以让农民“买世界、卖世界”。无论从方向政策落实,还是农民体验程度,信息化发展正在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这是一条“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路子,很受教育、很受鼓舞,这条路应该走,也走得通。

(三)农产品电商发展关注度持续高走

1、农产品年货节引发全民狂欢

1月中旬,首届“阿里巴巴年货节”开幕,全国超过12000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参加了活动,“土货进城”不仅吸引31个省份、359个城市的消费者,还卖到了香港,甚至走出了国门。媒体纷纷以《农村电商市场空间达万亿 阿里年货节助推农村土货进城》《阿里公布年货节数据:5天卖21亿件年货》《阿里年货节引爆万亿农村市场?互联网+助推土货进城》《电商巨头热捧年货 上山下乡考验供应链能力》为题进行了报道。央广网评论称,年货节让我们看到,对农产品不是没有需求,如果能够有恰当的渠道和高品质的产品,农产品也能成为抢手货。年货节更为深远的效应是为农产品建立严格的品控标准、打响品牌和口碑。希望借着阿里巴巴年货节这一课,各地的政府部门能加强基础建设和人才储备,严格控制食品安全,从而拉动从生产、服务、物流到包装等链条建设。

2、徐闻菠萝电商事件带来热议

4月下旬,媒体报道广东徐闻菠萝滞销,5月9日,天猫“笨鲜生”水果旗舰店助力促销,最后,反而因大量用户投诉菠萝腐败而濒临破产。媒体纷纷以《“80后”天猫店一天卖60万斤徐闻菠萝,为何却让店铺赔到破产?!》《搬起菠萝的电商砸了自己的脚》《“徐闻菠萝事件”究竟亏在哪?》《“烂菠萝”折射农产品电商之困》《从徐闻菠萝风波看“互联网+农业”》《徐闻“菠澜”背后是农技推广困局》等为题展开报道和评论。媒体认为,在此事中,农户缺乏契约精神,违约就要被市场抛弃;电商未能严格把控各类风险,未能有效敦促农户签订及履行合同、承担责任;产地经纪人唯利是图,进一步破坏市场秩序;农产品生产与时代脱钩。三农学者魏延安认为,目前我国生鲜产品销售的问题是整个农产品生产体系对接不上电商。电商已经进入了21世纪,而农业生产体系仍处于19世纪,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3、农产品电商发展困境带来思考讨论

2015年4月,《2014-2015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披露:“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但是其中仅仅只有1%能够盈利,7%有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该数据在今年3月被媒体引用后,引发关于我国电商当前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的讨论。相关文章有《农产品电商流通成本高1%盈利95%亏损》《农产品电商九成亏损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专家发问农村电商:一个村鸡蛋销量比产量都多》《同质化严重 盈利难 农产品电商会是“鸡肋”吗?》《农产品电商:远看很美,近看很惨》《农产品电商,不可重“电”轻“商”》《农产品电商的“风”会往哪吹》。报道和评论大多客观引用相关报告和专家观点,呈现冷静思考和追问,认为当前农产品电商发展呈现特点是:从零售到批发,农产品电商应用日益完善;从交易红火到盈利不佳,平台型电商竞争白热化;从政策到市场,电商环境将明显改善。存在的问题是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和乡村物流瓶颈局限。

三、从媒体报道看“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

2015年,“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互联网+”现代农业也由此被广泛讨论。今年伊始,该话题就在《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的推动下持续升温,至7月热度不断。与2015年相比,今年1-7月“互联网+”现代农业网络新闻报道从报道数量、平台和内容方面都呈现出显著变化,通过这些变化,可以看出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脉络,并对下半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舆情报道变化情况

1、报道数量显著上涨,趋势稳中趋升

从报道数量上看,去年前7个月“互联网+”现代农业网络媒体新闻总量为14189篇,今年前7个月报道量为21058篇,同比上涨48.%,话题热度升温明显。另外,从对此趋势图看出,去年“互联网+”现代农业舆情起伏明显,报道量对相关政策发布效应依赖性明显,而今年话题舆情报道波形平稳,基本维持在高位,说明““互联网+”现代农业话题已经进驻媒体视野,成为常态性焦点。

2、报道平台从政府网站转向主流媒体

从发布平台看,2015年“互联网+”现代农业热点新闻话题排行前10中,有3个热点话题的首发媒介是政府部门官网,6个新闻报道源自新华网,1个报道来自地方新闻网站,今年前7月热点新闻话题排名前10中,有1个来自政府官网的政策性发布,其余9个话题分别来自新华网、央视网、中国证券网等主流媒体及行业媒体。另外,从春耕备耕及夏收信息化报道中看到,除了中央主流媒体,各地关于农业信息化的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从单纯的政府发布到以中央媒体为领衔的多方媒体发声,表明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已从中央政策文件层面走向了基层的普遍实践,并成为各地媒体的基本关注。

事实上,当“互联网+”现代农业报道源头从政府发布转走向媒体关注,媒体就承担了对“互联网+”现代农业报道的议程设置任务。相较于政府,媒体“无冕之王”的角色和社会默认的客观、中立特点,使其具有更稳健的社会公信力和更广泛的传播空间,由此带来的舆论环境将更加开放、包容,也更加冷静和犀利,这将更好地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实践成长提供机会和空间。

3、报道内容从政策支持转向实践和思考

从发布内容看,2015年“互联网+”现代农业热点新闻话题排行前10中,包含8个部委政策发布,2个农产品电商成功案例;今年1-7月热点新闻话题前10中,包含4个政策发布,5个关于农产品电商发展状况的探索与思考,1个农产品电商成功实践。对比发现,尽管政策性发布仍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热点新闻的重要部分,但已经不再独自承担报道主角,媒体开始关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实践、暴露的问题,并进行深刻的追问和反思。

结合第二部分农业生产信息化相关报道及电商发展报道看出,“互联网+”现代农业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一旦激活,就快速成长,无限迸发,继而引发多层次、多维度的鲜活报道,呈现出该主题旺盛的生机及不可估量的广阔未来。

(二)下半年“互联网+”现代农业舆情发展预测

1、重要事件不断,将激起相关报道高峰迭起

政策支持,媒体关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环境持续优渥。下半年,伴随着将于9月召开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11月举办的2016年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年底依次召开的全国农村会议、农业会议等重要会议,以及“双十一”“双十二”等重要电商活动时间节点的到来,作为这些重要事件的核心担当,“互联网+”现代农业必然引起舆论全方位的关注和全流程的打量,相关讨论也必然在数量上相对上半年呈现出显著增长,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2、行业集会集中,将引发更细化更专业的展示

相较于去年,今年前7月农业生产信息化新闻更多上镜,并逐渐占据更大的版面。视频监控、远程控制、物流追踪、信息推送等传统农业信息化成就展示已经越来越多,而智能控制、数据挖掘等新的发展趋势尚未充分展现。下半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及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等重要行业集会,将呈现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最先进的理念、最前沿的技术、最新鲜的成果,会上细化、专业、深入的与会话题将促进媒体对“互联网+”现代农业话题内涵和外延更准确的把握,并带来更多样性、多层次的报道,以及更具专业视角的分析和探讨,展现该话题更真切的样貌。

3、农产品电商可能继续成为热点话题的主要选择

作为“互联网+”现代农业链条中较早发展成长的一环,农产品电商话题一直占据“互联网+”现代农业问题的主要讨论空间。今年以来,舆论在积极肯定农产品电商在催生农业农村经济新业态方面发挥的作用的同时,反思逐渐增多,并对其面临的物流、人才等发展瓶颈予以冷静思考和广泛建言。下半年,相对其他“互联网+”现代农业话题,由于“双十一”“双十二”等重要电商活动的存在,农产品电商最有可能爆出突发事件,引发舆论关注,成为焦点,在全民狂欢的情境下,带来全社会对该话题的思考和建言。

猜你喜欢
年货现代农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现代农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备年货 迎新春
去无人超市办年货
花样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