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决定去敬老院做半天义工。可来到敬老院,老人们不同意我做义工,而是……
一进院子,老人们就把我团团围住了。
“哎,小伙子,你来这儿干啥啊?”一位精神气十足的老爷爷一边摸着自己的头,一边问。
“哦,我……我是来做义工的。”
“做什么义工啊!别做了,和我们上楼吧。”
“可……”
“哎呀,别可是了,来吧。”
哎?我还没说完呢,老人们就使劲儿拉着我上楼。拉我上楼干吗?我做义工不好吗?正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一位老奶奶解释说:“我们根本不缺义工,就缺人和我们聊天。”
“嗯?”
进入一个房间,我被围在中间,老人们眨眨眼,有的把双手搭在一起。
“小伙子,这里大不大?”一位老人双手搭在腿上,双腿紧紧靠在一起,显得有些紧张。
“大!”
“嗯,咱们现在坐的这个地方啊,是老人们住的地方,还有那边的平房,也是老人们住的地方,还有食堂……”说着说着,老人绷紧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了,腿也张开了,背也弯下来了。
“呀,冯朔!”一位老人忽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奶奶的老邻居。看见我惊讶的表情,他才说出实情。原来虽然他有孩子,可孩子们太忙,难以照顾因患脑血栓而生活无法自理的他,所以把他送到了敬老院。
站在旁边的一位老人叹了口气:“大院里的老人都是因为这类原因才来到这里的。”
长期生活在大院里,他们与外界好像被一道屏障隔开了。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已经好长时间没见过外面的人和事了。
“不说了,不说了!”一句话打破了压抑的气氛,“说说吧,有啥新鲜事?”一听到这句话,老人们都看着我,眼球不住地转动。
“也没啥事啊!”我随口答道。老人们立刻透露出失望的表情。
“那条步行街的石狮子建好了吗?”一位坐在椅子上的老人捋了捋头发和衣服,拉了一把椅子靠近我。
“嗯嗯!建好了。那狮子的头圆圆的,像小球一样。”
老人点点头,又往后拉了一下椅子,满意地靠在一边,双手背在头后面,高兴地哼起了小曲。
“孩子,头发咋这么长?过年前不剪头发了?”
“小伙子,外面的路建得怎么样了?”
“孩子,现在……”
老人们一句接一句地问,他们的表情越来越放松,想必心情也越来越愉快。
走出敬老院,想到自己没做成“义工”,我的心里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感慨:实际上,老人最需要的不是帮他们干活儿的人,也不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是有人陪伴、聊天。愿大家多去敬老院做这种“义工”吧!
佳作点评
小作者去敬老院做义工,却被老人们拉住闲聊。习作详细地描写了与老人聊天的过程,语言真实自然,神态、动作描写也十分精准,真实表现了老人们内心深处的孤单寂寞,强烈表达出他们渴望陪伴、渴望亲情的心声。文中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杨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