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中国绝不贫油的特拉菲穆克院士
——援华石油专家略记之一

2016-11-12 08:32
石油知识 2016年5期
关键词:穆克松辽盆地特拉

■ 宫 柯

认定中国绝不贫油的特拉菲穆克院士
——援华石油专家略记之一

■ 宫 柯

1953年金秋,新中国的第三个国庆日刚过,苏联科学院А·А·特拉菲穆克(以下简称特拉菲穆克)院士,带领一个6人高级石油专家组于10月6日抵达北京。应燃料部石油管理总局的邀请,前来履行一项重要使命。

特拉菲穆克是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白俄罗斯人,身材魁梧,略显发胖,给人一种敦实厚重的感观,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并且风趣幽默,西服革履的仪表彰显出资深学者的翩翩风度。来华前,他担任苏联莫斯科油田开发研究所的所长职务,是一位专业素养和威望超凡的石油地质学家,在苏联进行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期间主持油田勘探工作,凭借学识和胆识为将第二巴库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基地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苏联政府授予的功勋地质家荣誉。在来我国工作期间收到一份了祝贺电报,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

特拉菲穆克院士一行来华,此行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中国调查甘肃玉门一带蕴藏的石油资源能否满足建设大型炼油厂所需的原料稳定供给。在苏联援助我国建设156项重点工程合同当中,拟定建在兰州的炼油厂是石油部门第一项天字号的大工程,选址和规模设计需要对油源的品质和储量做出科学评价之后才能确定。因此,石油管理总局高度重视,要求苏联方面委派石油权威人士前来考察论证。

以特拉菲穆克院士为首的6人专家组,集合了当时苏联石油界的主要精英,成员有地层古生物学家索阔洛夫、中亚陆相地层找油专家萨伊多夫、石油地质专家库卡平、采油专家拉弗鲁什克、还有一位是炼化专家,名字不详。

此时,燃料部石油管理总局第一任局长徐今强,调往兰州主持炼油厂筹建工作。1953年元月,康世恩接续出任局长。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康世恩不仅关心兰州炼油厂的建设选址论证,更希望苏联专家组能够指点迷津帮助解决石油勘探的远景问题。换话句话说就是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请苏联专家组扩展工作内容,帮助石油管理总局确定大政方针,其中最为核心的答疑是中国广阔的内陆是不是真的贫油?如果还有蕴藏石油的希望尚待发现,应该怎样部署勘探工作?能否在短期内发现可供开采的油气田?当时的石油管理总局面临石油供给严重不足的巨大压力,急需找米下锅,制定第一个恢复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缺乏科学依据。因此,特拉菲穆克院士一行到达北京友谊宾馆下榻之后,所有的考察活动康世恩局长全程陪同,并请出了陈贲、翁文波、童宪章、王尚文等一批中国的石油专家与特拉菲穆克院士一行人座谈讨论,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年来石油地质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和现有油气田的开发现状,恳请苏联专家组能够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前景做一次大范围的评价性实地考察。

特拉菲穆克院士欣然接受了康世恩局长提出的请求,答应在不影响完成兰州炼油厂建设评价任务的同时纵横捭阖,对中国的内陆做一番以寻找石油为目标的地质扫描。

建国初期全面向苏联学习的宣传画

从1953年10月上旬开始,康世恩调来4辆苏联制造的嘎斯-69型吉普车,组成一个长途跋涉的高级别石油地质考察队。他与特拉菲穆克院士同乘一辆,首先考察了甘肃玉门正在开发的老君庙和石油沟两处油田,然后进出祁连山,再沿着黄河北行,挺进陕北和内蒙古交接的鄂尔多斯高原。一路上冒着西北凛冽的寒风,在贫瘠荒凉的沟壑中穿行,边看边进行热烈的讨论,特拉菲穆克院士侃侃而谈,真知卓见的学术观点,令因参加革命没有修完清华大学地质系课程的康世恩局长受益匪浅。

考察完陕北延长油矿和几个探区之后,康世恩又陪同特拉菲穆克院士转头南下,余下的行程尽管远离了冰雪风沙,但是依然艰辛而又紧张。

1953年11月26日至12月14日,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和南部考察了19天。

1953年12月14日至12月18日,在贵州省察看了三处油苗。

1953年12月19日至12月2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从百色行至南宁,查看了油苗和右江下游的一处小盆地。

此时已是1953年的岁尾,康世恩决定经返回北京暂作休整。特拉菲穆克院士考察的兴致很高,尽管感到有些疲惫,还希望再多看一些地方。

1954年新年刚过,征尘未洗,康世恩又决定继续和苏联专家组南下川黔桂粤去野外考察。在和苏联专家相处的日子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如醉如痴地踏勘着祖国山川,期望着有一天也能在中国的大地上,找出几个像苏联杜玛兹那样的大油田来。这样的好机会,他怎么舍得错过呢?特拉菲穆克对这位精力旺盛,勤学好问的石油领导人,也是十分欣赏,毫不保留地授业解惑。

当年,担任苏联专家组俄语翻译的石油地质学者李国玉撰文回忆:

从广州回到北京后,特拉菲穆克专家组开展了积极的总结工作,完成了一本30~40万字的中国石油地质的著作,名为“中国油田和气田”,全文共两大本,537页,有一张中国含油气远景图和39张局部盆地和构造附图,多为玉门、延长、鄂尔多斯、广西、贵州等盆地图件。他们从1953年10月到1954年2月在华考察并总结,共计156天。他们在外地日夜兼程,在北京日以继夜,完成了全面的野外考察工作,也完成了当时对中国含油气远景比较全面的初步评价工作。很难想象,他们是怎样完成两大本537页的巨著的。

特拉菲穆克院士的勤奋敬业和苏联专家组的工作效率,令伴随左右的中国石油工业领导人和地质工作者十分钦佩,尤其是始终陪同特拉菲穆克院士一路考察下来的康世恩局长感触至深,大开眼界,收获颇丰的体会载入了后人为他撰写的传记:

这次考察,对康世恩来说,是他从事石油工作的一个转折点,他亲历了这次全国性石油地质考察,耳闻目睹,从石油地质理论上知道了一个盆地如何评价,而且也了解了中国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的现实,对在中国大地找油找气增强了信心。在研究和部署石油勘探问题时,增加了战略眼光和整体观念,不是过去那样从局部构造出发,而是从全盆地、整个区域着眼,研究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1953到1959年,6年间特拉菲穆克院士先后三次应邀来华开展工作,其目的非常明确,指导中国进行石油勘探,依据苏联的成功经验,从大区域地质研究入手,协助制定规划部署。

特拉菲穆克院士

特拉菲穆克院士不但工作热情特别高,而且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他对中国石油资源的普查前景始终抱有乐观的态度,每次来华工作都对石油勘探和开发提出了富有成效的建设性意见,他在向中国石油部门提供的考察报告中充满信心地写到:

中国的石油工业是一个处女地,中国石油地质条件优越,不管海相陆相只要出油就是好相。中国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由于历史短,工作量少,目前勘探程度不够,相信在增加投资,多做工作之后,中国的石油工业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

这种脚踏实地得来的远见卓识,鼓舞了中国石油勘探的战略部署由西部向东部转移。1957年,当地质部派出队伍率先在松辽盆地展开石油地质调查的时候,特拉菲穆克院士授意苏联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瓦林佐夫博士到松辽盆地工作了12天。同年 8月,另一位苏联石油地质专家潘切列夫也到了东北。他们察看了已取得的松辽盆地地质资料,把了解到的进展情况向特拉菲穆克院士做了汇报,并表达了对松辽盆地的含油气远景充满信心的看法。这一年,特拉菲穆克院士再次来到中国,在石油工业部二楼会议室作报告时指出:

你们应该尽快到松辽盆地开展勘探,那里一定会有大油气田。

石油工业部采纳了特拉菲穆克的建议,于1957年3月成立了以地质师邱中建为首的松辽平原地质专题研究队,1958年初又成立了松辽石油勘探大队。随后的三个月里,石油工业部在松辽的勘探机构连升三级由大队扩编成了松辽石油勘探局,与地质部联手展开了一张大网,加速搜捕隐秘在地层中的油气藏。

1959年,特拉菲穆克院士应中国科学院邀请最后一次访华时,松辽盆地的石油勘探已经显露曙光,他挤出时间匆匆赶到石油工业部再次提出关键性的建议:应该到松辽盆地的中央去找大油气田。

特拉菲穆克院士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倾注了深深的感情,他践行的石油地质理论是当时最先进的学术成果,传授给中国同行的勘探经验是无价的宝贵财富,所做的石油远景评价鼓舞人心,提出的诸多建议被后来的实践逐一证明富有前瞻性并且科学准确。特拉菲穆克院士虽然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遗憾的是却没有到过松辽盆地,但是他的预言一语中的,果然在盆地的中央发现了举世罕见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中国的石油之都——大庆。

与特拉菲穆克院士接触时间最长、感情深厚的翻译李国玉,撰文赞誉了他的功德和对石油工业卓越领导者康世恩的深刻影响:

特拉菲穆克满腔热忱地传授前苏联的找油经验,并勾画了中国石油资源丰富的美好蓝图;康世恩则如饥似渴地吸收了一切新鲜的知识,在理论上打了个基础,在工作上明确了方向,为终身执著地从事油气勘探立下了大志,并创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回望中国石油工业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艰难起步,我们有理由说是在前苏联特拉菲穆克院士一行石油地质专家的帮助下建立起面向全国展开石油普查的信心。无论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经历了一段怎样错中复杂的挫折,都不应该否认他们是在我们最需要外援的时候来到中国竭尽全力开展工作的启蒙导师。毋庸讳言,前苏联特拉菲穆克院士以及专家组其他成员,均是从石油地质学的源头引领中国石油工业摆脱困境的元勋。(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穆克松辽盆地特拉
特拉法尔加海战
特拉扬漫游大海
相关矩阵和熵值算法在松辽盆地元素录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特拉维夫
“超现实”之镜
松辽盆地南部油页岩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成矿期古环境恢复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油田特低渗透储层裂缝识别及预测模型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类型及风险勘探领域优选
樱花之音(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