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娟
一
假日里,和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出去吃饭。饭店环境不错,菜也有特色,大家挑了大厅靠窗的座位,喝茶聊天,品尝佳肴,很是愉情怡心。
但这样的和谐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不知道哪个包厢的几个小不点儿吃饱了,便开始到大厅里溜达玩耍,先是四处走走,说说笑笑,还无大碍;但很快,他们开始绕圈,追逐,尖叫,声音刺耳,肆无忌惮。我们让服务员提醒小家伙们注意,声音放小些。服务员提醒了一次,状况没有任何改观,相反,打闹和尖叫声越来越大,我们已经无法一边安静吃饭一边轻声交谈。
一个朋友有些生气,再次要求服务员去管理一下小孩,服务员表示很无奈,小孩们在一起,人来疯,不听劝,根本停不下来。当小家伙们又绕过一圈奔跑到我们的桌子旁时,朋友突然一声大喝,“不准吵!要吵回你们吃饭的包厢去吵!”一时间大厅很安静,小不点们吓得有点不知所措。恰好,对面包厢门口走出一个时髦的年轻女子,估计是其中一个小孩的母亲,听到这声呵斥,年轻女人有些讶异,瞪大了美丽的大眼睛,有些不满地说:“为什么要对孩子这么凶?他们还这么小!”朋友大概是被吵得心烦,看着那女人说:“他们是很小,但你已经不小了,请注意,这里是公共场合!”我们赶紧说了几句好话打了个圆场,年轻女人领着孩子们悻悻地走了。
朋友很淡定,嘀咕了一句,“有没有点他人意识?我们来这里也是付费的!”原本心中还暗暗觉得朋友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听到这句话我却若有所思。
想起一件和儿子去吃自助餐的往事。
那是一个春天,我和儿子骑公共自行车出行,从城东一直骑到城西,欣赏了一路繁花之后,到达了一家自助餐厅。餐厅环境很好,食物品种繁多,色相诱人,我好吃的本性在自助中不免大暴露,一口气拿了好几盆,随后,一些口感不很好的东西被我很随意地搁置在盘子一边。儿子对吃向来不看重,吃得慢悠悠的。看儿子吃得文静,我忍不住去帮他拿了两盆自认为好吃的,无非是牛排和三文鱼之类,儿子有些不乐意,但还是吃完了,然后他只是去拿了点水果和果汁。后来,我虽然已经吃得很饱很饱,但还是忍不住诱惑,东看看西瞅瞅又拿了满满一大盆,并要求儿子也再去拿些好吃的东西来慢慢享受。我对儿子说,自助餐很贵的,吃少了不合算,得多吃一些,一定要对得起付出去的几张票子。儿子斜了我一眼,轻轻地对我说,妈妈,你这样很俗气!我不禁一愣,然后有点忍俊不禁。我故意装作不明白,问儿子为什么这么说,儿子看看我,想了想,说,不喜欢为什么要一下子拿那么多?浪费是可耻的。吃不下为什么还要吃?来这里是享受美食,不是参加美食大赛,吃得太多不舒服怎么办?再说,选择这里是因为环境好,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这里的环境就变味了,不值这个价了……一席话说得我还真有些脸红。
那时,儿子正读初中,已经有自己的是非观和行为观了。那一次自助餐,儿子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优雅的环境也在我们的餐费之中,我们应该好好享受这样的环境,同时,身处公众场合,也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有一点“他人意识”,以维护可贵的“环境之价”。
二
生活中,缺乏他人意识的现象比比皆是;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家长里短不避他人,会场手机铃声频繁,垃圾直接倒入垃圾箱内……我们既视之为理所当然,又常常对身处的环境暗皱眉头。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切原因何在?也许,这一切的源头就在于我们在孩子年幼时没有很好地培养他的“他人意识”“公共规则意识”。孩子如果因为年幼而不断享有特权,就会不知不觉在心中形成“唯我独尊”的意识,长大之后,一言一行以自我为中心、不在意他人的感受也就自然而然了。再推进一步,孩子的心很多时候都是纯洁而澄澈的,因此也是善于接收善于模仿的,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什么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成人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并以自己的言行为示范,就有可能使他们逐渐丢失一份纯美的内心。
不少父母都很热衷于在假期送孩子去学习一项项技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多才多艺,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于假期、于日常生活之中,最容易从父母身上学到生活的态度、思维的方式和某些言行的意识。著名作家张抗抗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可贵的“他人意识”》,其中一句话说,“生活中的我们常常过度地强化‘我,放纵‘我,然而当我们舍弃他人的时候,‘我便处于四面受敌的孤立无援之中”,确实如此。
所以,试着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一点“他人意识”,让孩子懂得适度克制自己,尊重他人,遵守公共规则,对今后立足社会十分有益且必要。
编辑 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