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香群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福建福州 350007)
男幼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分析
罗香群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福建福州350007)
为了解福建省2015年首批免费男幼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男幼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自编人口学资料和基本情况,调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0名首批免费男幼师。结果显示:(1)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2)在敌对因子上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女幼师;(3)在焦虑因子上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专业男师范生;(4)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喜欢程度高,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度高;(5)在校自我感觉良好,选择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的最主要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好就业、免学费和喜欢小孩,当前最大的困扰集中于技能课的学习,尤其是舞蹈、乐理和钢琴。
男幼师;心理健康状况;教育对策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10.027
《2013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1663487人,其中男幼师33199人,仅占2%。[1]学前教育阶段男幼师的稀缺,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政府、专家、家长关注的热点。而相比之下,世界发达国家幼儿园教师男性一般占6%-10%,如美国幼儿园男教师的比例占10%,日本占8%,澳大利亚占6%。为解决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现象,2010年江苏省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五年制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男生,开启免费男幼师培养及教育探索之路,这在学前教育界开创了先河。2013年,广西也首次开展免费男幼师招收工作。2015年,福建省首次招收100名免费男幼儿师范生,开启了免费男幼师试点工作。到2015年底,关于男幼师的研究较少。在中国知网,以主题为“男幼师”共检索到49篇文章,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男幼师的职业特点、培养模式、学习状况、存在问题、配备男幼师重要性、男幼师缺乏的原因等方面,而关于男幼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很少。为了解免费男幼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也给后续招收免费男幼师提供一定的参考,特开展此课题研究。
(一)研究对象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首批免费男幼师40人。参与测查40人,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
(二)研究方法
1.量表
采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分别评定总均分和10个因子分。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个因子。统计分析时,通常分析前9个因子。每个项目按五级评分(无=1,轻度=2,中度=3,偏重=4,严重=5),得分越高,表明该因子的症状水平越高,即得分越高,则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2.自编问卷
自编13个基本信息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入学成绩、父母的态度、家庭经济、对“免费”的感受、对“弱势群体”的看法、职业规划、专业喜欢度、学生干部等,由被试自评。
(三)施测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方式,由心理学专业教师以统一指导语指导被试填答问卷,问卷当场回收。
(四)统计学处理
(一)福建省首批免费男幼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
参照有关标准,SCL-90各因子中只要有一个因子的得分大于等于3分,则被认为可能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福建省首批免费男幼师的检出的结果为,有三个因子即敌对7.5%、强迫症5%、人际关系敏感2.5%检出有中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其余六个因子的检出率均为零。
(二)免费男幼师与普通女幼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表1 免费男幼师与普通女幼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比较±s)
注:该校2015级普通女幼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来源于该校2015级新生心理普查的结果。普通女幼师是指正常招生的女幼儿师范生。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免费男幼师与该校2015级普通女幼师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结果见表1。显示只有在敌对因子上免费男幼师与普通女幼师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免费男幼师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普通女幼师,其余因子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免费男幼师与其他专业男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表2 免费男幼师与其他专业男师范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比较±s)
注:其他专业男师范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来源于该校2015级新生心理普查的结果。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将免费男幼师与其他专业男师范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显示只有在焦虑因子上免费男幼师与其他专业男师范生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免费男幼师在焦虑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其他专业男师范生,其余因子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免费男幼师的职业认同感分析
对40名免费男幼师开展了关于职业认同感的调查,调查时由免费男幼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进行自评。共有客观题4题,第1题为“毕业后是否选择从事幼儿教育这个职业”,结果为“比较不确定”的占2.5%,中等占15%,比较确定占50%,非常确定占32.5%,没有人选择非常不确定。第2题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喜欢程度”,结果为2.5%比较不喜欢,42.5%中等,47.5%比较喜欢,7.5%非常喜欢,没有人选择非常不喜欢。第3题为“如果给你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你是否还会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结果为10%可能不会,32.5%中等,47.5%可能会,10%一定会,没有人选择一定不会。第4题为“父母对你将来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结果5%的父母反对,37.5%的中立,57.5%的支持。另外,关于“选择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的最主要原因”的调查,发现免费男幼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最主要原因排在前两位的是好就业和免学费。从中可以看出,40名免费男幼师中82.5%以上的比较确定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这一职业;97.5%的表示中等程度及其以上的喜欢学前教育专业;90%以上的表示中等程度及其以上的认同学前教育专业;而且其父母57.5%的表示支持,只有5%反对;除此之外免学费这一政府的政策发挥很大的作用。可见,免费男幼师的职业认同感很高,而且能得到父母很好的支持。
(五)免费男幼师的在校情况分析
对40名免费男幼师入学后三个月的情况做了调查,共包括5个客观题和1个主观题。第1题为对“入学成绩”的自评,结果为10%自评为优良,55%为中等,35%为差。第2题为对“家庭经济”的自评,结果为65%自评中等,35%为贫穷,没有人自评富裕。第3题关于“作为首批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男生,感受如何”,结果为55%感觉一般,40%比较好,5%非常好,没有人选择比较不好和非常不好。第4题为“在学校,是否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结果45%从无,35%偶尔,17.5%中等,2.5%偏重,没有人选择严重。第5题为“是否有担任各级各类学生干部”,结果为65%有担任学校各级各类学生干部,35%没有担任。主观题“当前最大的困扰是什么”,结果显示免费男幼师最突出的困扰集中于技能课的学习,特别是舞蹈课、乐理课和钢琴课的学习,除此之外还有英语课的学习,因此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期末,男幼师最担心期末考试会挂科,长久的担忧是不能考取教师资格证,从而影响就业。
(一)对免费男幼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的分析
本调查显示免费男幼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平均为1.5%,极大程度的低于该校往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如该校2014级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8.3%。也极其显著的低于其他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如集美大学2010级、2011级、2012级本科新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5.2%、6.8%、5.7%。[2]说明首批免费男幼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这与笔者在对这批免费男幼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的现象一致。同时在与这些男幼师的访谈中,也很明显地感受到他们积极向上、主动乐观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对免费男幼师与普通女幼师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的分析
免费男幼师在敌对因子上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女幼师,其他因子差异不显著。这与过去该校的研究结果“男女生在所有因子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不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该校以往在校男生的比例少,通常为4%左右,而且这4%的男生分布在不同班级,未形成一定的男生群体等有一定关系,具体原因值得深入探究。另外,在笔者平日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男生相比于女生有更强的攻击性,在处理平日的矛盾冲突时更倾向于使用强硬的手段来解决,表现出更多的敌意。该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例如,国内学者李亚红、蒋玉翠、丁吉红等人较早的研究都发现男生敌对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学生[3-5]。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男女生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上确实表现出较大的性别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男女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差异密切相关,男生在对人对事方面通常较多表现出自信、强硬、易对抗、较有攻击性、情绪较易暴躁等,所以在敌对方面通常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生。
(三)对免费男幼师与其他专业男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的分析
免费男幼师在焦虑因子上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专业男生,通过访谈了解到这批免费男幼师原本入学成绩大部分中等以上,非常接纳“免学费”这项政府资助的政策,不觉得在95%都是女生的学校是弱势群体,而且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最主要原因是将来好就业,这极大程度的减轻了免费男幼师对将来就业的担忧。同时这批男幼师对职业的认同度极高,对专业的喜欢度也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他们对学习、生活甚至就业的焦虑与担忧。
(四)对免费男幼师的职业认同感的分析
调查发现免费男幼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喜欢程度高,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度也高,还有很好的父母的支持,同时发现免费男幼师在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之前已经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有一些了解,在得到父母的支持的基础上自己做出选择的占90%,33%的男幼师还表示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是喜欢孩子、喜欢当老师。总体上,他们的职业定位很明确。
(一)挖掘男幼师的优势,形成男女幼师的优势互补
在幼儿教育上,男性具有的阳刚之气、勇敢果断、积极向上等性别优势,男性擅长于运动,充满朝气与活力,更加博学、善思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人格的形成。Sandberg等在研究中发现,幼儿园中的男教师和女教师在自发开展游戏活动方面存在着不同。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方面男教师相对于女教师有更多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中男教师不像女教师偏重于强调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他们把重点放在幼儿的身体发展上。[6]因此,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要发挥男幼师爱好广泛,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等独特优势,形成男女幼师的优势互补,减少“女性化”教育环境对男幼师性别特质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针对本调查发现的男幼师相比女幼师在敌对因子上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一现象,对男幼师的教育和管理要注意避免其产生敌对情绪,多加强与男幼师的沟通交流,激发男幼师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男幼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
(二)强化男幼师课程的挑战性,制定科学培养方案
本调查显示男幼师最大的困扰是舞蹈、乐理和钢琴这一现象,因此,幼师院校应提高认识,改革传统的培养方式,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要考虑男幼师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方面,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考虑到男生在音乐和舞蹈方面较为畏惧的现象,可以给男幼师在音乐和舞蹈方面设置一个底线,坚持“够用就好”的原则,而多设置倾向于实验操作、运动、参与体验等方面的课程,突出男生的理性思维、动手能力方面的优势,同时,加大体育课程的设置,比如引入军体拳、武术操等。除此之外,课外活动中多加强实践学习,如开展社团巡演、男生专场汇报、个人专场、篮球赛、足球赛等,激发男生的自我效能感,使男生对专业发展产生乐观自信的效能预期。课程组织形式上,尝试实行部分课程“分组教学”或男生单独组班授课模式,对一些技能课,比如舞蹈课,还可以考虑选聘专业男教师进行任教。在课程安排上,发挥男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动能力较强的优势,侧重男幼师在计算机、武术、幼儿体育教学等课程上的教育,还可以增设跆拳道、棋类、轮滑、游泳等特色课程,突出男幼师在幼儿课程教学上的优势。
(三)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强化对幼儿教育的职业认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会更有自信心。本调查显示这批男幼师总体上职业目标明确,这一现象对于开展职业教育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估,指导他们设置出明确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引导学生将选修课、技能课、考级考证等和自己的特长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引导有钢琴特长的男幼师去参加钢琴比赛和考级活动以及奥尔夫音乐考证等活动,而对于不擅长舞蹈的男幼师则以“够用”为目标原则。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能感受到过程的快乐。预期的结果实现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学生迈向下一个目标,从而建立起长效的激励机制。
还可以从内在动机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培养男幼师喜爱孩子的内在动机,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让男幼师真正地喜欢上幼儿教育这个行业,同时增强外部支持,如父母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的支持,社会出台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学校可以建立“男幼师联盟”,增进男幼师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男幼师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程度。本调查显示男幼师的职业认同感高,因此,需要侧重于对男幼师加强在校的学业指导和规划,开展幼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男幼师对幼儿教育职业的认同。
(四)做好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对男幼师的认同度
调查中发现部分男幼师还是存在“怕被他人歧视”的顾虑,要想改变这种思想氛围,正面的舆论宣传很关键。可以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加强正面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幼儿园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价值,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幼儿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社会各界对男幼师的尊重、理解和支持程度,激发幼儿园男教师职业成就感,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为男幼师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幼师院校男生报考率和幼儿园男教师的从业率,减少流失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edu.cn/.
[2]林赞歌,陈志兵,邓远平.新时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以厦门某高校近三年大学新生心理普查数据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13,14(3):21-24.
[3]李亚红.民族学院4782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8):758-760.
[4]蒋玉翠,罗桂莲,唐启清.5319例大学生SCL-90量表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6):1553-1555.
[5]丁吉红.西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4):154-157.
[6]Anette Sandberg&Ingid Pramling-Samuelosson.An Interview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school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Children’s Play[J].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05,32(5):297-305.
[学术编辑唐海朋]
[责任编辑朱毅然]
Mental Health of Male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Teaching Practice
LUOXiang-qun
(DepartmentofHumanSciences,FujianPreschoolEducationCollege,Fuzhou350007,China)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male students of free normal education in 2015, when free normal education is first implemented in Fujian, and carry on prope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 the paper makes a survey among 40 male students of free normal education in Fujia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with reference of SCL-90 Symptom checklist, demographic data and other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amples are generally mentally healthy; (2) as far as the hostile factor is concerned, samples display lower level than females; (3) with regard to anxiety factor, samples perform better than male normal students in other majors; (4) samples present great passions on their major and the profess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5) they hold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campus life. Predictable job opportunity, free tuition policy as well as fondness of children rank top three in the motivations of their choice to be preschool majors. While dance, music theory and piano courses are considered to be major obstacles in their present learning.
male students majoring in free normal education; metal health status; countermeasures in education
2016-04-26;
2016-06-27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重点项目(2015B07)
罗香群,女,福建连城人,教育学硕士,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教师专业发展
G615;G444
A
2095-770X(2016)10-01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