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议论文写作提分十讲(三)——如何分解论点建立论证的框架

2016-11-11 03:22顾乐波
中学语文 2016年26期
关键词:结伴安于现状人品

顾乐波

考场议论文写作提分十讲(三)——如何分解论点建立论证的框架

顾乐波

有人说文章的主题如同人的灵魂,文章的材料如同人的血肉,而文章的结构就如同人的骨骼。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谈谈议论文如何展开思路、安排结构。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考试说明》评分要求;议论文基本结构类型;提升议论文的谋篇布局能力。

一、《考试说明》评分要求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作文结构方面的要求:基本要求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发展要求是“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构思新巧”;一等文“结构严谨”,二等文“结构完整”,三等文“结构基本完整”,四等文“结构混乱”。

二、议论文基本结构类型

(1)并列式

【作文例题】

以“说‘安’”为题作文。“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例文1】

说“安”——京剧之“安”

傅雷先生曾对“高级艺术”给出如下概念:乐而不淫,哀而不怨,雍容有度,典雅自然,不装腔作势,过火恶俗,炫耀技巧。这种高级艺术中所体现的安和、安稳、安详,在京剧这里得到印证。

戏剧情节方面,京剧是安和的。它不用紧张、激烈、刺激的剧情吸引观众。京剧不要观众大哭大笑,大喜大悲。京剧只是在清楚叙述情节的过程里展现优美。像《宁武关》《马思远》等老戏,虽曾名噪一时,并有以此为拿手戏的筱翠花等名角压阵,但终因剧情过于复杂,情感过于惨烈而逐渐被抛弃。《乌盆记》现在也只是唱一唱“十八张半”里的段子而已。今天,常上演的如《玉堂春》《拾玉镯》《龙凤呈祥》《卖水》等剧目,剧情都非常简约安和。

音乐伴奏方面,京剧是安稳的。文革中“创新”的以钢琴伴奏样板戏,《杨门女将》中老太君的“一席话恼得我火染双鬓”横插进一把小提琴,让人大呼逆耳。只有京胡,如潺潺流水,与娓娓倾述的唱腔相得益彰。像《武家坡》《坐宫》里的流水,在京胡伴奏的下,真给人一种天衣无缝的安稳感。

表演风格方面,京剧是安详的。京剧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像《霸王别姬》中的自刎,《贵妃醉酒》中的酗酒,《谢瑶环》中的上刑,《碰碑》中的自杀以及各出戏里的打斗场面,均以“出之贵实,用之贵虚”为原则,将其艺术化、抽象化,以强调其中的体态美、动作美或人物的思想感情。“生”“旦”两行中最受观众喜爱的余、梅两派,以安详典雅为宗旨根本——既不似马派的高亢激昂,也不似程派的一唱三叹。京剧,既不是凌叔华等京味作家的阳春白雪,也不是白玉霜等评剧艺人的下里巴人,它大度雍容,安详是它的主体风格。

然而,立足于今天,京剧要发展,要创新,要与时俱进,又不能安于现状,安常处顺。京剧,正如章诒和所说,要推陈出新。这一“推”一“出”,既是“推开落后的原则”,又是“推广优秀传统戏”。京剧,要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弘扬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唯此,方能安坐戏剧舞台“国粹”的宝座——安然不动!

[结构解说]这篇以“说‘安’”为题的考场作文,作者以自身丰厚的积淀为依托,巧借“安”为突破口,将话题轻松引入自己擅长的领域。第1自然段“这种高级艺术中所体现的安和、安稳、安详,在京剧这里得到印证”是总起,亦是总论点。下面三段分别从“戏剧情节”“音乐伴奏”“表演风格”三方面加以论述:分论点1“戏剧情节方面,京剧是安和的”,分论点2“音乐伴奏方面,京剧是安稳的”,分论点3“表演风格方面,京剧是安详的”。三个分论点位于每段段首,条理清晰。结尾,作者立足于时代,得出结论:“京剧,要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弘扬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唯此,方能安坐戏剧舞台 ‘国粹’的宝座——安然不动!”全篇扣题严谨,结构端正,语言熨贴,令人称道。

(2)对照式

【例文2】

说“安”——奋斗者永安

紫禁城的正门被叫作天安门,着一“安”字,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之意尽在其中;自然,还潜藏着统治者安于斯所,安于现状的心理。

然而,天下没有永久的“安”,只有不安于现状,与时俱进,勇于变革的人,才会在奋斗中感受到真正的心安神宁。

安于现状,是对自身昏聩的一种纵容。三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他不思亡国之痛,不恨亡国之辱,而是纵情于灯红酒绿,安乐于纸醉金迷。于是,这种对自身的放纵,导致了他灵魂的销蚀,成为了千秋笑柄。

安于现状,是对人生理想的一种阻挠。人生理想宛如万仞险峰,无限风光,尽在悬崖之巅、绝壁之顶。实现理想,就是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过程。设若登至半山腰,触到些花花草草,看到点片云只月,便欣欣然安于中道,不再奋力攀爬,无意天下奇观,这种“安”不是一种淡泊,而是一种阻挠前进的障壁。

安于现状,是对国家前途的不负责任。清军入关后,自认为天朝上国,物阜人丰,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清廷闭关锁国,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思想一并挡在冷冷高墙之外。统治者们耽于九州一统的格局,安于封建体系的森严,最终造成科技、军事的落后,惨败于西方、东方殖民者的坚船利舰之下。连天的炮火打破了这份所谓的安宁,一纸纸丧权辱国的条约,成为这个不可一世的末代王朝耻辱的写照。

安于现状,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安”。而真正心安神宁的人,正是那些不安于现状,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开拓进取的勇士。

不安于现状,是一个人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表现。居里夫人在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之后,举世闻名,但她并未就此停下进步的脚步,而是不安于现状,继续探索,终于又发现了“镭”,从而为人类科学史又增添了光彩照人的一笔。

不安于现状,是一个国家的崛起、富强的重要保证。是那些不安于现状的革命者,前仆后继,创建了崭新的中国;是那些不安于现状的建设者,不知疲倦,创建着富强的中国。

于是,不安于现状者才能在不断的努力中感受到一份真正的安定、安宁,真正的心安。

愿不安于现状的奋斗者永安!

[结构解说]文章从天安门说起,“着一‘安’字,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之意尽在其中;自然,还潜藏着统治者安于斯所,安于现状的心理”。于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天下没有永久的‘安’,只有不安于现状,与时俱进,勇于变革的人,才会在奋斗中感受到真正的心安神宁。”接下来的3个段落从反面讲“安于现状”的不好:“安于现状,是对自身昏聩的一种纵容”“安于现状,是对人生理想的一种阻挠”“安于现状,是对国家前途的不负责任”。接着是一个过渡段:“安于现状,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安’。而真正心安神宁的人,正是那些不安于现状,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开拓进取的勇士。”接下来2个段落从正面讲“不安于现状”:“不安于现状,是一个人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表现”“不安于现状,是一个国家的崛起、富强的重要保证”。结尾作者重申:“不安于现状者才能在不断的努力中感受到一份真正的安定、安宁,真正的心安。”全文论证有力,材料充实,正反对照,思路清晰。作者深入剖析心灵和人生,放眼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尽情地展示了自己作为高中生的不凡见解和作为青年人的满腔热忱。

(3)层进式

【作文例题】

古人说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

且以作品论英雄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 “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视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有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作者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结构解说]本文开篇就紧扣题目,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然后分3个层次,分层推进:层次一,“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即作品反映其人品”;层次二,“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层次三,“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最后总结,“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且以作品论英雄。……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综观全文,理性思辩,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结构严谨有序,指向一致,段与段转折自然,有逻辑性。

以上是议论文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也可以将之融合为“混合式”。其实,不管是哪种,最基本的就是: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

三、提升议论文的谋篇布局能力

1.学会列结构提纲,熟练掌握三种基本结构类型。

2.分析优秀作文的行文思路,借鉴其谋篇布局的方法。

3.要注重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在写作构思时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打开思路。

说到底,要提升议论文谋篇布局的能力关键是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微作演练】

阅读下面这道作文题,仔细审题,列出结构提纲。

有人说:“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结构提纲示例]

题目:《结伴而致远》

总论点: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远的,并非是那些孑然独行侠,而是那些结伴同行之人。

分论点一:人的一生决非坦途,为了达到那最远的彼端,结伴而行理应是必然的选择。(百米冲刺与马拉松)

分论点二:结伴而行,是每个个体弱点的相互弥补与优势的共同发挥。(天才的程序设计者扎克伯格如何与人合伙创办Facebook。)

分论点三:结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与支撑。(汶川地震中被埋学生如何互相鼓励,绝境求生。)

结论:结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范文示例】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有人轻装简从,步履如飞;也有些人三五成群,安步当车,相互扶持着前进。而当我们仔细省察后却发现,在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远的,并非是那些孑然独行侠,而是那些结伴同行之人。

结伴而致远

须知,人的一生并非百米冲刺,而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因此,决定人一生的便不是他前行的速度,而是他终其一生所达到的最远端。然而,人的一生又决非坦途,正如障碍赛跑,成绩的优劣取决于障碍的跨越而不是平地的冲刺,人生与其相似,但又不尽然——因为许多障碍并非一人之力即可跨越。因此,为了达到那最远的彼端,结伴而行理应是必然的选择。

结伴而行,是每个个体弱点的相互弥补与优势的共同发挥。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可谓一代天才,然而在创立“脸书”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单打独斗的他却举步维艰,只因他纵然是天才程序设计者,可在商业运作方面却难担大任,而正是他与伙伴的合作同行,才缔造了如今鼎盛的社交网络。一个人或许可以成为天才,但却无法成为方方面面都无懈可击的全才。而任何大的事业,需要的却是能应对千种变化万般局面的全才。因此,人们需要结伴而行,彼此优势互补,这便是所谓的“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内涵。人生中的大多挑战需要的都不是单打独斗或是单人冲刺,恃才自傲如扎克伯格者,仍与同伴一步一步走过开创Facebook的道路,我们自然也应从中获取经验。

结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与支撑。这或许并不被人关注,但人生之途中总会遇到失败、挫折甚至灾难。那些单独上路的人,当打击突如其来,痛苦、煎熬、绝望接踵而至,必孑然无人依靠,太多这样的人便猝然倒下。然而结伴而行之人,能在彼此的支持与关怀下,共同渡过难关。汶川地震中,曾有几位中学生被掩埋在黑暗之中,几近绝望。但他们彼此扶持,用歌声抚慰彼此,用手机的光亮照亮黑暗,最终在废墟中生还。尽管结伴而行,抑或单独前行并非他们的选择,但它也足以告诫我们,在困厄之中,单个人的精神是渺小脆弱的,结伴而行的人们却在彼此的支持下变得无比坚强。最终一同走出困厄,继续带着这份羁绊前行。

所谓欲速则不达,当我们认为同伴是牵绊而总想疾行时,请认清,人生的道路远非那般平坦。人类就是与洪荒时代相伴而行才走到了今天,这已足够启示我们——结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

猜你喜欢
结伴安于现状人品
安于现状是孬种
跳房子
诗品出于人品
自愿结伴抱团养老
吃饭见人品
给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症”找找病因
测你的人品还剩多少?
分手最见人品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短文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