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水共治”行业企业的认知与参与

2016-11-11 02:55商兰芳李永强
中国环保产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五水共治污水企业

商兰芳,李永强,袁 桃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1)

论“五水共治”行业企业的认知与参与

商兰芳,李永强,袁桃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01)

在对耗水型、需水型和治水型三大类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绍兴市“五水共治”行业企业认知与参与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要从政府层面、行业企业层面、社会层面等构建“五水共治”行业企业参与机制与保障措施。

治水;行业企业;参与机制

1 行业企业对“五水共治”认知与参与的主要特点

参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根据各行业企业在水的使用和处理中的不同角色,将调研企业分为耗水型、需水型和治水型三大类: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如:印染、纺织、化工、制革等统归为耗水型;以小餐饮店、洗浴(脚)店、理发店、洗车店、洗衣店、小旅社等“六小”行业为代表的社会服务业,称为需水型行业;提供水、收集和处理污水的企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则统归为治水型行业。针对绍兴市这三类行业企业,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共发放和收回6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84份,耗水型行业占37.1%,需水型行业占40.4%,治水型行业占23.5%。同时,还选取了150多家具有典型性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开放式座谈和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当前行业企业对“五水共治”的认知与参与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认识集中评价高

绍兴市政府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了“重构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战略部署,全面铺开“五水共治”各项工作。行业企业对污水问题最为关注、最为敏感。行业企业对“五水共治”的整体评价较高,愿意为“五水共治”牺牲部分企业利益。调查显示,70%的行业企业对“五水共治”转变企业发展模式和提升发展质量充满信心;81%的企业愿意接受企业经济发展速度放缓,89%的企业员工支持“五水共治”的惠民政策。

(2)发展理念有变化

调查显示,38%的企业认为,实施“五水共治” 改变了企业的发展理念(见图1)。“五水共治”是向企业粗放、低端的发展方式宣战,行业企业对“五水共治”倒逼转型升级有清晰的认识。部分企业认为,在全省推进“五水共治”的背景下,企业到了改变发展理念的时候。一些企业通过提升节水意识、改变管理制度、引进治水技术和设施来参与到“五水共治”中,企业愿意为共同的家园承担社会责任。

图1 调查结果:实施“五水共治”对企业的影响(可多选)

(3)主动积极参与度低

相比于高度集中的认知度,行业企业参与度却较低。调查显示,仅有6%的企业员工是通过企业内部会议、宣传资料了解的“五水共治”。通过宣传参与“五水共治”的企业并不多,企业内部的宣传欠缺。从企业内部宣传途径上来看,大多采取简单易行的方式进行宣传,对“五水共治”重视程度不够。调查显示,比例最高为37%的企业内部宣传途径是发放传单、拉横幅,有36%的企业没有进行宣传(如图2)。以上数据显示,企业的参与度并不高,一些企业根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参与“五水共治”的行动,一些企业参与“五水共治”是迫于污水排放指标的压力,主动、积极参与“五水共治”的企业不多。

图2 为响应“五水共治”,企业采取的具体措施(可多选)

(4)科学治水有提高

调查发现,迫于企业污水排放指标的考核,各行业企业都在寻求科学治水的措施: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污水达标处理可达每日100万吨。高消耗、高污染的耗水型企业则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将污水经过处理再用于企业生产用水,如嵊州市的造纸行业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将90%以上的企业污水回用至生产中;上虞富强采用狐尾藻技术治理企业排放的污水;绍兴市一些印染行业采用深井曝气技术处理污水,污水达标后排放;一些企业采取膜处理技术处理污水。绍兴市政府针对污染行业企业开展节水企业建设活动,以提高企业节水意识。针对需水型企业,目前绍兴市越城区政府已建立了遍布全市的排污管道,小餐饮店采取了油水分离设备,小旅馆建设了化粪池,最大程度减少了污染。

2 行业企业参与“五水共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绍兴市各行业企业对于“五水共治”的认知、理解、期望和参与情况较之前有所改观,但调研发现,行业企业在“五水共治”的实际参与和实施中遭遇了各种困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关系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与否,更关系着生态环境能否改善与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

2.1耗水型行业企业的主要问题

(1)资金运筹投入有限

调研发现,企业中普遍存在治水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矛盾。绍兴的印染、化工、造纸、制革等耗水型企业,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周转资金并不雄厚,加之政府的扶助资金非常有限,出于成本风险控制的考虑,这些企业在治水方面的资金投入往往较少甚至为零,直接导致了治污、节水等相关技术、设备无法达到标准要求。调研数据显示,仅有64%的耗水型企业响应“五水共治”采取了增加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改进管理制度、引进专业人才等措施。同时,由于治水设备一般是政府统筹购置后分摊给企业,加重了企业成本,部分企业意见较大,凸显了“五水共治”中较为典型的“政府热、企业冷”问题。

(2)可推广治水项目少

耗水型企业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适用性强、可推广的治水项目太少。如深井曝气工艺,虽然具有较为理想的污水处理能力,但资金投入巨大,技术设备要求高,这使其在一般企业中很难推广;如中水回用项目,同样对技术、设备、管理有较高的要求。调研中了解到,有些企业原本打算引进中水回用项目,但在进行成本核算之后却放弃了,原因是利用这一技术获得1吨水的成本比使用1吨新水的成本还要高。

(3)转型升级能力不足

部分企业的整体生产技术、设备落后,工艺流程陈旧,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缺乏,没有产品研发中心,产品品种雷同,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创新能力较弱,难以实现转型升级。据调研,68%的耗水型企业均存在转型升级能力不足的问题。

2.2需水型行业企业的主要问题

(1)参与主动性低

以“六小”行业为代表的社会服务业整体环保意识虽有提升,但其经营利润相对较低,经营场所和期限变动性较大,经营者往往缺乏技术革新、管理升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研显示,“六小”行业经营者对于政府投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持欢迎态度,但是84.7%的经营者不愿意自己出资在经营场所内增加治水投入。

(2)行业规范欠缺

“六小”行业的准入标准较低,行业规范欠缺,加之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较少主动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规范整治难度较高。而在政府发动的行业规范整治中,存在一些简单粗暴的关、停、搬迁措施,甚至是违规执法行为,招致了不少反对声音与负面评论。调研显示,76.3%的“六小”行业经营者认为所在行业规范标准不完善,45.4%的经营者对行政部门的行业规范整治意见较大。

(3)公共资源缺乏

“六小”行业一般集中在老城区、老小区、平房区,这些区域人口密度较大,住户和商户混杂,土地、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紧张。一方面,供水、排水管网相对落后或不足甚至没有覆盖,另一方面,实行“六小”行业规范整治,如建小型污水处理池、化粪池等,既可能没有地方可建,又可能招致附近住户的反对和抗议。

2.3治水型行业企业主要问题

(1)治水技术落后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治水型行业企业治水技术出现了明显落后。如在治理污水方面,课题组在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调研时了解到,经过污水处理厂的降污处理后,原本的污水虽然达到了排放标准,但依然属于劣Ⅴ类水,所产生的污泥等废弃物则含有大量的汞、镉、铅、砷等重金属及多种有害物质,目前一般的做法是集中填埋。劣Ⅴ类水的达标排放和废弃物的集中填埋均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只不过是将污染由一个地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在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方面,雨水排放管网、生产生活供水管网的铺设与改造技术相对落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较少。

(2)基础设施跟不上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也远没有跟上治水需求。一方面,现有管网没有实现“全覆盖”。在老城区、老小区、平房区,部分企业和街道社区尚未纳入污水收集处理的管网,生产、生活污水没有完全实现截污纳管,以致只能直接排放。如绍兴市柯桥区,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仍有30%左右的区域没有铺设排水管网;另一方面,容量不足问题也较突出。在污水洪峰时段内,如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等污水处理企业不堪重负,甚至只能未经处理直排污水。此外,基础设施的区域化差异明显,城镇好于农村,城区好于郊区。

(3)管理机构交叉重叠

治水型企业普遍反映,“五水共治”政策推行后企业的任务明显增多、压力增大,且涉及的牵头单位交叉重叠。虽然设有“治水办”等协调机构,但其现有的权责无法担负统一规划、指挥、考核、监督的领导作用。如负责收集城区污水的排水管理有限公司,除了环保局、建设局统一规范的截污纳管工作,还有属地政府牵头的新区管网铺设、老小区管网改造等任务,监管考核部门不一。

3 行业企业参与“五水共治”的对策建议

绍兴市伴水而生,因水而兴,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绍兴市已形成以纺织印染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约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30%,占浙江印染布总产量的2/3。但这些行业同时也是污染排放大户。在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绍兴市的环境污染严重,水城特色正在消退。当前,“五水共治”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绍兴地区的治水也因此极具代表性,对于省内其他地区的“五水共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五水共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针对行业企业参与“五水共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政府层面:提速战略布局优化顶层设计

(1)依法治水

1)完善法律法规。近年来,国家、省、市颁布的有关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有十多个,但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给执法工作带来一些盲区、空隙,造成权责脱节等问题,所以要进一步修订相应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完善治水的财政、税收法律法规,保障“五水共治”资金的持续、足额投入。2)严格执法。执法部门要对水环境污染事件“零容忍”,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查处各类水环境违法行为。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执法行为,严防治水导致政企矛盾、干群矛盾。4)加强法律宣传普及。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深入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让依法治水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依法治水的群众基础。

(2)市场融资投入治水

“五水共治”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除了保证公共财政投入,切实利用市场做好“五水共治”经济账至关重要。1)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治水的作用,借助市场融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如绍兴市治水办通过企业、市民进行公益募捐,三年累计募捐达3.2亿元,为“五水共治”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2)充分发挥市场在治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促进治水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的推广,加强市场在“五水共治”中的优化作用,以市场的标准进行考核。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推行特许经营,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3)科技治水

“五水共治”必须依靠科学的决策和科技的手段,按规律办事才是不二法门。1)建立智库。吸纳专门的人才组建精干高效的队伍,组建一批为“五水共治”献计献策的“智囊团”。要聘请一批来自各领域的优秀技术专家组建技术服务团,为“五水共治”提供各方面的技术支持。同时,还要广纳富有经验的基层工作者,为“五水共治”出谋划策。2)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如上虞区富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已试行狐尾藻治污水,并初见成效,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为扩大治污战果,绍兴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狐尾藻治理污水技术,打响“五水共治”的“生物战”。

(4)协同治水

“五水共治”涉及的部门较多,包括水利、工业、农业、环保等。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尽可能使权责统一。一方面要实行逐级管理、逐级负责、逐级考核。要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部门,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做到各项任务分解细化到点、责任到人。另一方面要加强团结协作。各部门之间既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也要注重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3.2行业企业:强化理念转型分类科学推进

(1)倒逼转型耗水型行业

目前,搬迁整治、关停整治、排放达标整治等是“五水共治”工作中工业污染治理的主要举措,但这些手段并非治本之策。耗水型行业应当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控制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的增长;同时采用废水回收、循环水利用、再生水回用等技术,加强中水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现节水减排。此外,政府可通过调整水价,提供有关企业转型升级与引入先进技术设备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优化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如柯桥区印染行业建造污水处理池处理污水,改进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回收第一道印染工序产生的污水,利用其中的染料和热量对同色系布料进行染色,减少了污水排放,既节能减排,又不影响产品质量。

(2)规范整治需水型行业

要根据各项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加强对需水型行业的规范整治。具体来说,政府可以通过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提高水价、普及节水器具、完善排水管网铺设、减少供水管网漏失损失、宣传节约用水等途径来推进规范整治工作。如洗车行业,要积极引导和推动洗车业采用再生水洗车、无水洗车等新技术,建立对洗车业的长效管理机制,增强监管力度,积极推动洗车业相对集中经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达标后排放。如绍兴市越城区利济桥直街餐饮店安装油水分离器,从污水源头治理水污染,减少了污水排放量。

(3)拓展覆盖治水型行业

治水型行业各部门要强化统筹布局,着眼长远,围绕“五水共治”专项行动,进一步拓展相关工程建设。要利用工程措施扩大污水处理规模,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加大污水收集量及覆盖范围,逐步提升城乡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截污纳管,切实保障“治污水”行动最终取得实效。要加大力度建设防洪、排涝、保供、节水的基础设施,拓展老城区、郊区、农村等薄弱区域的供水、排水管网覆盖。在此基础上,可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调动社会单位与个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形成单位和个人广泛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良性循环。

3.3社会层面:完善监管链条全民联动参与

(1)健全科学监管架构

“五水共治”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建立健全科学监管架构,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监察督导作用。1)建立全民监督机制,拓宽民众监督渠道,尽可能收集社会对治水工程的投诉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环保志愿团体等多方面的监督作用。2)建立督查机制,要加强排污查处、水质监管等工作,严防不法企业偷排工业废水;建立考核机制,严格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全面建立“五水共治、重构重建”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2)倡导全民践行治水

全民践行治水是“五水共治”的根本保障。要让治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提升群众的参与意识,拓展群众参与方式,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破解“政府拼命干,群众站着看”的难题,构建五水齐抓、全民共治的良好局面。具体来说,政府要建立全民参与机制,明确公众参与“五水共治”的程序、路径和方法,保证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使公民自觉主动地参与节水节能行动,争当治水的宣传者、实践者、监督者;开展节水型单位、小区建设,强化区县节水型社会建设,使节水创建工作由点向面扩展,切实构建全民参与、积极治水的社会合力。

[1]刘芳,孙华.水资源项目治理的社会网络动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3):144-149 .

[2]王金南,曹东,曹颖.环境绩效评估:考量地方环保实绩[J].环境保护,2009(16):23-24.

[3]张宗庆,杨煜.国外水环境治理趋势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 (6):160-170.

[4]常杪,杨亮,李冬溦,等.环境公众参与发展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11 (2):97-99.

[5]卓光俊,杨天红.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正当性及制度价值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1):146-152.

[6]余晓泓.日本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现代日本经济,2002(6):11-14.

[7]黄爱宝.政府环境绩效评估的阐释与再思[J].江苏社会科学,2010(3):244-249.

[8]吴舜泽,姚瑞华,赵越.科学把握水治理新形势 完善治水机制体制[J].环境保护,2015(5):12-15.

Research on Cogni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Industry- Enterprises in “Five-kind Water and Joint Control”

SHANG Lan-fang,LI Yong-qiang,YUAN Tao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Zhejiang Shaoxing 312001,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spots of three kinds enterprises of water-consumption,water-demand and water-control,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dustry-enterprises cogni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five-kind water and joint control” in Shaoxing C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o construct industry-enterprise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nd the safeguard measures of “five-kind water and joint control” from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levels,industry-enterprise levels and social levels.

water-control;industry-enterprise;participation mechanism

X322

A

1006-5377(2016)10-0030-05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2014年是浙江省“五水共治”全面铺开的一年,本文以绍兴地区为例分析了行业企业治水过程中对“五水共治”的认知与参与情况。

2015年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五水共治”行业企业认知与参与情况调研——以绍兴地区为例14YQDY01YB。

2016年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水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35029。

猜你喜欢
五水共治污水企业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发挥媒体作用 助力“五水共治”——《绍兴日报》推进河长制报道的实践探索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基于CNKI的“五水共治”工程文献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