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刘萍 董笑妍
无融合不创意,无时尚不北服北京服装学院第十二届“科学·艺术·时尚”节火热举行
本刊记者_刘萍 董笑妍
10月15~25日,持续11天的北京服装学院第十二届“科学·艺术·时尚”节火热举行,北服又一次成为京城时尚文化地标和潮人、达人集聚地。科学·艺术·时尚节是北京服装学院全校性的科技文化学术活动,旨在展示学校办学成果、深化艺工融合办学特色、促进学术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今年已成功举办12届,成为了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北京服装学院最美的文化品牌。
传统呈新韵,增色世界城市;文化融创意,扮靓时尚之都。10月15日上午,北京服装学院第十二届“科学·艺术·时尚”节开幕式暨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动态秀在北京服装学院创新园1号秀场隆重举行,由此拉开了系列创新活动的大幕。
展现北服教研成果的舞台
围绕着建设北京“世界城市”、“时装之都”、“设计之都”多位一体的宏伟蓝图,立足传统文化底蕴思考现代设计理念,此次科学·艺术·时尚节以“融合·古今”为主题,呈现众多精彩内容。
中共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北京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唐立军,中共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郑登文,北京市妇联主席马兰霞,北京市政协科技委专职副主任郭文莉、社法委专职副主任郭宝东、教文卫委专职副主任钱卫,北京市教育工会主席张锦,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郭文杰,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等嘉宾,以及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工程院、宁夏吴忠市、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等单位的嘉宾,和来自英国、荷兰、意大利、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的嘉宾,及北京服装学院全体校领导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发表致辞指出,北京服装学院以“传承民族服饰文化、打造纺织服装强国”为己任,服务首都、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始终与国家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同行,与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共进,以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的学科优势、较强的综合实力,逐步确立了在我国服装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科学·艺术·时尚节是北京服装学院最具特色的学术文化品牌活动,主要由动态秀、静态展、高水准的学术论坛、讲座以及大学生创意集市等数十项丰富多彩的活动组成。
国际化大赛体现时尚态度
本届科学·艺术·时尚节首日,隆重推出了由北京服装学院主办,北服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承办,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IFFTI(国际时装院校联盟)联合协办的2016 IYDC(International Youth Design Competition)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动态秀。
自今年开始,“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展”正式更名为“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自邀请赛组委会向全世界顶级时尚院校发出邀请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地学子的关注。
截至8月底共有132位来自英国、荷兰、意大利、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14个国家、地区的选手参与投稿。经过组委会学术委员会的评审,共有30个系列149套服装进入到决赛,并在科学·艺术·时尚节开幕式的动态秀中精彩亮相。动态秀集合和传达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设计态度,新锐设计师们共同探讨设计教育、寻求文化共融。
最终,邀请赛评选出金、银、铜奖各1名,优秀奖5名。其中获得金奖的是荷兰选手Sandra Zomer,获得银奖的是英国选手Lauren Bennett,获得铜奖的是北京服装学院田萌。
秀演结束后,波兰凯尔采市市长鲁巴夫斯基称赞道:“我的感受就是时尚、现代,参赛者来自世界各国,也使得这场秀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更能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北服艺术设计学院的李志恒说:“大部分服装设计都包含了设计师所在国家的特色文化,对本次活动的主题有很好的体现。这场秀里还有我同学的作品,我为自己是北服的一员而感到自豪。”观众们也纷纷表示,本次秀演民族特色比较突出,灯光、音响、舞台效果都十分棒,让人印象深刻,体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如何利用现代设计理念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可以说是当代青年设计师的重大责任。
数十项活动点亮时尚北京
科学·艺术·时尚节始终继续坚持浓郁的学术特色,兼顾高端研究与多样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期间还举办了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结业秀、静态展,苏艺·天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精品展,北京绢人——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复兴结业作品巡回展,朝鲜时代御真御衣服饰复原展览,北京国际拼布展览,艺工融合科技作品展,中国青年设计论坛,第六届首都大学生创意集市和“音乐点亮人生”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北服音乐沙龙等活动。
此外,还有“互联网+时尚产业——探索数据价值、挖掘商业模式”时尚产业管理论坛、先进纺织服装材料高层论坛、传习馆传统手工课堂、外文原版艺术图书展等近十场学术讲座;还举办了虎丘婚纱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造型艺术系第七届创意速写竞赛作品展、第三届“博商杯”经管知识创意大赛、第五届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等,充分展示了北京服装学院丰硕的办学成果,营造了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精彩纷呈的活动为秋日北服增添靓丽的色彩。
丰富的活动营造出了北京服装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
第十二届“科学·艺术·时尚”节以“融合·古今”为主题,集合了七大亮点:2016 IYDE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结业秀、静态展,苏艺·天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精品展,朝鲜时代御真御衣服饰复原展览,中国青年设计论坛,第六届首都大学生创意集市以及“音乐点亮人生”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北服音乐沙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结业秀、静态展
唤起非遗美的触动
科学·艺术·时尚节首日,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统印染技艺研修班结业成果展在北京服装学院举行。民族服饰制作技艺研修班结业秀在创新园1号秀场举行,此次展演以“游线·拾遗”为主题,意在通过游走在衣片中灵气、生动而曼妙的一针一线重新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织绣技艺的重视,重拾古老技艺,将她们带回人们身边,20位非遗学员的80余套服装以精美的诠释开启了设计新畅想。
传统印染技艺研修班静态展同时在艺术楼银色大厅展出,分为展览区和体验区。展览区分别陈列着20位非遗学员的作品,使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体验区展示印染所用的工具以及印染过程,观众可以通过与非遗学员互动交流,体验非遗制作的乐趣。2016 IYDE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
集合国际力量演绎当代设计
本届科学·艺术·时尚节隆重推出了由北京服装学院主办的2016 IYDE(International Youth Design Exhibition)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使国际时尚院校新锐设计师汇聚北服。
本届邀请赛的主题是“文化·印象”,青年设计师们对本国的传统艺术文化进行自我审美的理解、融合和突破后,创作出以前瞻性市场为导向的可商业转化的创意设计作品,以传达他们对“技艺的传统与现代性”、“文化的碰撞与共生性”、“设计的传承与可持续性”等当代焦点议题的理解和诠释。
共有132位来自英国、荷兰、意大利、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14个国家、地区的选手参与投稿。经过组委会学术委员会的评审,共有30个系列149套服装进入到决赛。并于科学·艺术·时尚节首日决出金、银、铜奖各1名,优秀奖5名。
苏艺·天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精品展
重现历代苏绣之精华
苏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其技艺产生发展于苏州地区,明代以来一直保持精细雅洁的地方风格,体现了苏州文化敦厚温文、崇文尚礼、精细典雅的特性。清末民初,苏州人沈寿创制了仿真绣,拓展了苏绣的题材,提升了苏绣的艺术表现力。20世纪30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在针法排列、色线施加上进行了发展,创制了新的苏绣绣种——乱针绣,丰富并扩展了苏绣的题材与内涵。
2006年,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苏艺·天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精品展由北服党委宣传部具体筹办,展出的苏绣精品是北京华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收藏和定制的苏绣大师的花鸟类苏绣作品,部分展品堪称国宝。
展品风格各异,内容丰富多样,绣工精湛、线条生动、色彩丰富、形象逼真,让观众可以从中体会到“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和品读这些千年经典华篇的无穷乐趣。
苏绣艺术品在光照下那丝光回动、光彩照人的视觉效果,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还能创造出虚拟、流动、多变的艺术空间,给人以极大的精神享受,仿佛畅游于吴地乃至世界的人文历史中。
朝鲜时代御真御衣服饰复原展览
一览朝鲜时代文化瑰宝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与兰斯传统服饰文化研究所、韩国檀国大学石宙善博物馆联合策划举办的“朝鲜时代御真御衣服饰复原”展览,于科学·艺术·时尚节期间展出,同时,还举办了三场与展览相关的学术讲座。
朝鲜时代御真御衣服饰复原的整个过程是檀国大学教授、石宙善博物馆前馆长、兰斯传统服饰文化财研究所所长朴圣实带领全体研究员,根据遗存朝鲜时代御真图像,历经8年学术研究,对韩国朝鲜时代的五位国王的55件御衣(含王妃、世子、官员等服饰)的复原,复原服饰包括每位历史人物的整套配伍(头冠、服装、靴鞋、配饰等)。
本次服饰复原展览结合参考文献和遗物,复原了朝鲜太祖翼善冠本青袍本,以及国立古宫博物院所藏英宗翼善冠本红袍本、翼宗(孝明世子)冕服本、哲宗军服本、高宗通天冠服本御真的御衣。
展览内容十分丰富,使观众有幸看到韩国最高水平的服装史研究成果。
中国青年设计论坛
多元融合的思辨
中国青年设计论坛于10月15日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述”,“述”不仅仅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讲述,其中的指涉包含了陈述的事实与表达的方式。
伴着经济与技术的快速进步,人们在面对各种局面时,有的选择迎面而上,有的则选择回避,不同的姿态都有可能产生积极的结果。显然,因为讲述主体的来路所导向的不同路径丰富了“述”的本身。
本次论坛的讲述者阵容强大而多元,来自建筑、交互媒体、时尚、民艺、视觉传达等不同的学术领域。
当我们在谈论大数据、信息化革命时,无一例外,我们所有人都被粘贴其中,似乎每个人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安置场域,由此而生发出各自的独特感受和特定行为,并引发更多不同个体的联动。各位嘉宾的讲述使我们看到,当个体反思时,如何能够承接技术变革所形成的表述方式,既丰富我们的内心,同时向外又能看到一个更精彩的世界。
非遗研修班学员的展示吸引了众多观众。
各界观众细细品味苏绣艺术精品。
第六届首都大学生创意集市
将青春与创意挥洒向市场
10月15日,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服装学院承办的第六届首都大学生创意集市隆重开幕,北京市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王达品、团市委大学部部长张秀峰、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倪赛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养首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进一步促进首都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35所知名院校的同学齐聚北服校园,用上万件充满青春创意的作品展示首都大学生的创新风采。所有展品全部由大学生创作和制作,涉及平面艺术、科技小发明、服装服饰、插花装饰、金工和雕塑等类别。
此外,集市还邀请到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的数十家用人单位以及多家媒体到场,使创意与社会需求对接,加大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发掘储备和联合培养,为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活动还特别邀请知名设计类院校教授、创意设计类企业负责人和设计总监担任评委,评选出40名北京市大学生创意之星,获奖作品将在2016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首都大学生创意创新成果展上展出。
集市还紧密联合大型购物中心和创业孵化园区,为获得此次“创意之星”的优秀集体或个人设立全年免费的展售专柜,切实为大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创新、创意、创业平台。
六年来,作为培养首都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首都大学生创意集市已成为促进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北京市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助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持续贡献力量。
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北服音乐沙龙
交响乐团奏响岁月放歌
10月24日,作为北京服装学院第十二届科学·艺术·时尚节的压轴活动,“音乐点亮人生——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北服音乐沙龙”隆重举行。
2012年初春,“爱乐之友干部小乐团”成立,随后组建了以全国十六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百多位各界精英为成员的“三高”(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高级军官)爱乐之友业余交响乐团,这就是“满天星”的前身。
2013年初,以京、津、沪、陕等地的原“三高”团员为骨干,新增数名教授、将军、干部,正式组建了“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
乐团以“爱乐、博雅、至诚、奉献”为团训,已先后到中央党校、清华、人大、复旦、浙大、延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演出。目前已经排练出古典交响乐作品、中国交响乐作品和乐团自创交响乐作品近百首。作为收官活动,满天星交响乐团大型演为北京服装学院第十二届科学·艺术·时尚节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