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郭春花
绿色制造 责任发展中国纺织业用行动和智慧促进社会和谐
本刊记者_郭春花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中国主张”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获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他们认为,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决心和承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展现了大国担当。
无独有偶,在《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谈判中,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与中国智慧,依然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作为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过去的五年中,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大量节能降耗减排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百米印染布新鲜水取水量由2.5吨下降到1.8吨以下,水回用率由15%提高到30%以上,全面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取水下降以及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再利用纤维占纤维加工总量比重由2010年的9.6%提高到2015年的11.3%。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捡和综合利用产业链建设启动,“旧衣零抛弃”活动推动了旧服装家纺品的规范回收和再利用进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曾经指出,我们选择了善,环境就会善待我们;我们选择了爱,消费者就会爱戴我们;我们选择了责任,社会就会对我们负责任。责任未来是行业的必然选择,这其中包括对绿水青山肩负重要责任,对纺织工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肩负重要责任。面向未来,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必须要走绿色制造、责任发展的路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之一, 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贯穿其间,成为全文的主色调。把绿色制造作为主要方向之一,也是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占据全球化纤比重达70%的我国化纤产业,发展重点也已经转向了绿色制造。今年3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发布了“绿色纤维”LOGO标识,并为首批获得“绿色纤维”认证的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浙江绿宇环保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授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强调,“绿色纤维”认证并不是一项评比,而是对先进、绿色、安全、环保产品的一种认定。无论是考虑原料来源可持续性,还是实现清洁生产,依靠科技的力量开发全新的节能环保技术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为此,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正着力推进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制造和循环发展,在绿色转型升级中实现新的跨越,更好地体现化纤工业的社会责任。
印染废水、特别是棉印染废水的处理是行业发展的瓶颈,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也一直是纺织行业的重点课题之一。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目前正在研发的一项“印染废水零排放计划”将彻底改变印染行业的产业发展形态。“我们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也是为服饰品牌提供社会责任和绿色生产的重要支撑。”美欣达技术副总裁乐德忠说。
成长于纺织产业基地绍兴的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先后投入3000万元,进行了中水回用、余热回收,率先引进天然气定型机,为绍兴印染行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波司登集团作为一家行业领军企业,一直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作为企业发展使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们不能只要经济好、收入好,不要环境好、身体好,也不能走西方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样会被全世界笑话。”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品牌创始人高德康说。为此,波司登把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纳入发展战略中,把生态责任意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流程中,为社会提供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品。同时,致力于打造绿色供应链、价值链,将环境责任往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2010年波司登启动了“清衣柜”计划,联合各方资源探索服装回收和再利用课题。目前,该项目已经处于小样试生产阶段。
江苏盛泽镇作为“中国丝绸名镇”和“中国纺织名镇”,一直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江苏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赵菊观介绍,盛泽近年来坚持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坚决取缔“三无三废”企业,淘汰燃煤小锅炉,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整治,从倒逼机制上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保的奖励力度,从政策扶持上推进绿色发展。
孙瑞哲指出,站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口,展望未来发展,行业不能忘记肩负的责任,要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公平竞争生态、安全消费环境,把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向历史新高度。
实际上,我国纺织行业早在2005年便开展了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性的社会责任推广机构。这十余年间,纺织服装行业在管理体系、战略方向、推进机制、信息披露、工作方法等数十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创造了十项“第一”。
截至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已经连续9年编制发布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建立行业社会责任发布平台,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工作,从骨干企业扩展到中小企业,从单个企业延伸到产业集群,如今已经覆盖了近百家骨干企业和年产值超5000亿元的13个产业集群地区。2009~2015年间,将近100家纺织服装企业发布了200余份社会责任报告,共同构建了我国制造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的良好氛围。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六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既是行业连续发布报告时间最长的企业,也是报告质量最高的企业之一。产业集群中,江苏盛泽、浙江柯桥、广东西樵等先后通过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使得集群层面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体系化、常态化。产业集群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促进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持续、深入开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意义。
十余年来,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影响日益广泛,跨体系合作深入开展。自2007年起,每年行业社会责任跨体系合作都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实现了从强化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向建立全球主要社会责任体系合作机制的过渡;从纺织本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向电子等兄弟行业责任体系建设的延伸,合作参与的范围从国内到国际,为中国制造业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了榜样,得到国内外同行、国际组织相关机构的一致认同。
伴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也不断创新。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阎岩介绍,当前正处于《中国制造2025》的启动阶段,行业的社会责任模式将全面推进数据化、交互化和社会化,今后将重点在推广绿色制造、推行可持续技术创新、推动品牌公司和上市公司社会信息披露、推进“走出去”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等方面展开工作。
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纺织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好的产业配套条件,但与此同时,我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和运营的社会责任问题成为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关注的重点,企业面临着“走出去”所在国或地区的法律规则、商业环境、社会文化的巨大差异。“今后我们将重点收集、整理和分析在‘一带一路’和区域多边贸易规则框架下,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和主要投资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要求和利益相关方参与情况,帮助企业提升海外社会责任风险管控能力。”阎岩说。
纺织工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传统手工纺织业进入近代纺织工业起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国最早开始动力机器工厂化生产的重要产业,由此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拥有2000万职工的纺织产业大军,这同时为社会解决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发展过程中,纺织行业还非常重视培养人才、奖励人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据统计,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10.4万人年,比2010年增长25.3%;“十二五”期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人数超过5000人次。随着“纺织之光”基金会科技奖、教育奖力度不断加大和企业投入的增加,多层次人力资源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新时期的纺织服装企业早已认识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为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一贯重视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形成了以党委、工会、共青团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体制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使得创建工作取得了斐然成效,企业快速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福建省长乐市华源纺织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员工95%来自中西部省份,公司开展富于特色的创建活动,取得了实效,企业先后获得福建省和谐企业、全国纺织行业先进党建工作示范企业称号,为繁荣海西经济做出了贡献。
西安纺织集团把建设学习型组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2015年组织各类培训252次,参与培训6726人次,组织公关活动56项,操作比武活动179项,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尊重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开展“常山好夫妻”、“常山最佳员工”等表彰活动,予以最佳员工出国旅游等不同奖励,在丰富的活动中涌现出全国劳模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省部级劳模14名,市级劳模29名,成为培养劳模的“沃土”。
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始终强调:“企业是成就员工职业生涯的舞台,企业富则员工富,企业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是属于全体员工的。”在这样的理念下,多年来,鹰游纺机坚持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规范用工行为,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保护、调动、发挥了职工和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做到互利、互爱、双赢,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劳动关系自主协调机制和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