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航天科技第八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曲 雁
创新图强构筑航天强国梦
文/中国航天科技第八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曲 雁
中国航天科技第八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曲 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简称八院)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也是中国航天唯一集弹箭星船器多领域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航天产业集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三大总体院之一。
自1961年8月创立以来,八院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登攀”的航天精神,将严缜细实的工作作风与上海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单一承担战术导弹仿制,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航天各相关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高科技企业。
50多年来,八院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也凝练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
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发展航天事业的伟大决策。1958年,上海机电设计院正式成立了,开展探空火箭的设计、研制和生产工作,也由此拉开了上海从事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的帷幕。
当年,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科研人员,面对层层的技术封锁、薄弱的工业基础和简陋的生产条件,凭借着爱国敬业的精神,用定时钟表改装成分离机构、用自行车打气筒加注推进剂,成功地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升空。从那时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奠定了航天创新文化的基因。
50多年来,八院从仿制地空导弹到自主研发的六型武器装备参加国家阅兵,从第一次实现一箭三星发射到长征六号一箭20星打破亚洲纪录,从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到成功实现深空探测,从参与第一艘无人飞船研制到成功突破载人交会对接技术,开展空间实验……上海航天人在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的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用事实证明了,只要立足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航天人是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赶超世界航天先进水平的。
2003年,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传承航天三大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新图强的核心价值理念,承担起了续航天梦、铸强军梦、圆中国梦的使命和责任。
以追求卓越的理念引领创新。面对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跨越的使命召唤,八院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支撑,勇攀科技高峰。
20世纪90年代,载人航天立项伊始,八院便敏锐地意识到,两器交会对接将是载人航天工程后续空间站建设的重要方向。主动对标国际先进,率先提出了研制能与国际空间站相匹配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的方案。研制团队联合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和院校,历经16年创新攻关,不仅成功研制出了对接机构,而且还构建了一整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交会对接验证技术和试验装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协同创新。我院将系统工程的理念贯穿于技术创新体系之中,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主导作用和集成创新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在创新文化的支撑下,我院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重大系统论证为基础,深入推进核心技术攀登工程和有效载荷专项工程,建立了以创新研究院为系统集成创新龙头,以专业研发中心为核心技术发展支撑,以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前沿先导,以工程/企业技术中心为成果转化应用平台,以产学研联盟、海外研发中心为创新链条补充的较为完备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
我院每年出资1 500万元,设立SAST基金,支持全国16所高校,共同开展近450个项目的研究。目前,已经建成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防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个工程/企业技术中心和5个系统级研发平台、16个专业研发中心。攻克了百余项关键技术,有效支撑了遥感、风云系列卫星、月球车、神舟系列飞船等重大型号的研制。
以唯实求真的作风推动创新。航天的高技术性决定了创新工作的高风险性,在推动航天创新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唯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以包容自励的态度对待创新创造。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立项之初,设计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含有微量杂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上,采用氧箱自生增压技术。这个方案在国内外均无应用先例,方案一经提出,就遇到了来自各方的重大分歧。自生增压方案可以大大优化火箭总装方案,同时也能有效提升火箭运载能力,但是由于自生增压气体中含有微量杂质,可能会对阀门和发动机造成影响,面对各方的质疑,研制团队没有动摇,而是迅速组织队伍开展自生增压技术攻关,详细分析杂质气体对增压输送系统的影响,并开展了充分有效的试验验证,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的成功首飞不仅验证了自增压技术的可行性,也充分体现了研制团队唯实求真、包容自励的创新精神。
近年来,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八院成功立项国防973项目3项、科技部973项目1项、探索一代重大项目8项、国防基础科研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其中,“太阳电池”973项目转换效率突破34.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加大力度培育一支适应航天发展新常态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形成一批支撑发展的领军人物、科技大家、技能大师,为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航天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强化机制建设,搭建激励创新的平台。为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八院重点开展了创新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和投入机制建设。制定并下发了《八院军民品单位技术创新考核细则》,建立院所两级专项考核,对创新成效突出的型号、项目和员工予以重奖,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和活力,增强所属单位、创新团队的责任感、紧迫感;针对重大研发项目,设立创新发展责任令,推动30余项制约立项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八院还制定并下发了《八院预先研究系统人员管理办法》,分五个梯次逐步组建了1 700余名独立的研究师队伍,拓展创新人才的成长通道;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型号项目管理全过程,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创新评价、成果转化机制,形成完整、有效的创新价值链。
注重人才培养,形成支撑创新的高地。人才是航天的发动机,航天是人才的推进器。八院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坚持用崇高的事业吸引人、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用先进的文化引导人,通过实施核心人才工程和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形成了战略引领、整体开发、观念突破、职业规划、文化引导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空间。自“十二五”以来,八院共引进博士400多名、硕士2 000多名、海外人才近30名,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得到明显提升,素质和结构得到极大改善,高端人才已成为支撑八院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院从业人员平均年龄34.6岁,硕博士占25%以上。
做好氛围营造,释放万众创新的活力。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既需要勇气,又需要氛围,创新文化的形成和保持离不开企业持续创新的环境基础。我们先后组建创新团队23个,院士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7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8个,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带动作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我们主动融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战略,在航天领域设立首个创客空间“星天地”,致力于整合社会公众的航天创意,将大众的想法上天,将航天的技术落地,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目前我们正在举办首届“领航者”职工创新创意大赛,挖掘蕴藏在职工中的创新潜力,鼓励职工共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中国航天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航天产业集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排头兵”的战略目标。八院将在集团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以“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为己任,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续航天梦、铸强军梦、圆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