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添
据报道,无锡的一所民办普通高中给一些家长开出“天价学费”:3年48万元。据说缴纳这笔费用的学生将被编入5人制精品班。然而,所谓“精品班”中的课程与教法未见新颖,入编学生也大多是中考失利、成绩平平。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有家长表示:“为了孩子以后能考大学,不留遗憾,我们只能拼了。”
这一“天价精品班”是否涉嫌乱收费,是否违反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文中姑且不论。本文想讨论的是:此类精品班的实际教育效果如何?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这种“天价精品班”就是在僵化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和不断加剧的社会竞争环境里催生出来的一个怪胎。高中教育所担负的大部分育人功能,这种精品班实在承载不起。校方和家长都把对学生的升学追求到了极致,同时也把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抛弃得荡然无存。
中小学教育的核心使命是育人,包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挖掘和培养学生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和现代公民素养等一系列综合目标。这些目标不可能通过单一的课堂灌输来实现。学生需要在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校文化和班级氛围下、在和教师、同学的交往和互动中,学会尊重和分享,适应规则和竞争,锻炼沟通、合作、批判性思考等多方面的能力。然而这一切,在设立“天价精品班”的过程中均被破坏无遗。
一方面,缺少了足够的同伴环境和影响,中学里很多有益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种小班中完全无从开展。这种“天价精品班”的主要使命已经被阉割到了非常简单的一项:应试。从本质上来看,这无异于家长一掷千金,给孩子报了一个长达三年的高考特训班。另一方面,这种“天价班”的存在本身,就会给学校文化打上拜金主义的标签。这对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养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可挽回的。校园文化应当建立在平等、尊重、自由、民主的基础之上,这是现代教育事业中的一项底线常识。以任何标准把学生群体划分为三六九等,都是有违教育职业道德之举,更会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业发展带来损害。在教育公平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吁求之时,该校仅仅依据家长的出资多少,就把学生分为“普通”和“精品”两大类,明目张胆地制造赤裸裸的金钱歧视,实是令人遗憾之举。
当今已不再是唯文凭是举的时代。就算这“天价精品班”能够通过合法性审查,就算这48万学费最终能够换来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在这种教育功能失灵的学校和班级环境中走出来的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又能走多远?
责任编辑/何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