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心
[摘要]语码转换是大学英语课堂外语教师用于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一种必然的外语教学策略。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语码转换展开讨论和研究,本文运用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来研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目的在于指出英语课堂上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必要性,并提出规范教师语码转换切实提高教师职业语言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码转换 顺应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214-02
一、引言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教学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近年来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等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语码转换是指语言使用者在交际中为了满足交际需求而使用来自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利用英汉语码间的转换进行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话语不仅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信息的重要媒介,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工具。因此,教师通过话语来组织课堂、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话语获得教师要传递的知识信息,完成英语习得的过程。外语课堂是语码转换的一个自然场合,语码转换可以有效促进二语习得,使课堂交际功能达到最大化。通过对教师在语言课堂上运用语码转换情形的研究,来阐释语码转换背后的语用规律,推动语用学的发展,促进其在二语习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语码转换的研究还可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语言文化素养,规范其职业用语,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也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语码转换研究对语言教学既有理论指导意义也有现实实践意义。
二、顺应论与语码转换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语境下对语言进行的有意识的选择过程;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使人们能够动态地使用语言。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选择是指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原则、遵循固定模式进行的选择;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为了满足交际的需求,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的选择。
语码转换是作为一种具体的语言选择,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顺应意识。这种选择既可以是有意识的行为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行为,但这种选择必须顺应语境因素,这种语境因素既可以出于语言内部结构的原因也可以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或是语言使用者本身的原因。在具体的语码转换过程中,语言使用者顺应的目标包括对语言内部结构、语言外部即社会规约以及对语言使用者心理动机。为了顺利实现交际目的,语言使用者要在各个层面进行选择,满足各个方面的语境需求,因此要采用不同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是一种具体有效的交际策略,通过在交际中适时地利用语码转换来实现对语言结构、社会现实和心理现实方面的顺应,语言使用者可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三、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在语言教学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满足语言教学的需求。语码转换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广泛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语言教学课堂为语码转换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语境条件;而教师在语言教学课堂上频繁地使用语码转换也是这一特定语境因素决定的。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教师基于大学英语课堂这一特定的语境,分别满足语言结构、社会现实和心理现实这三个层面的顺应,对语言的运用做出选择,使用语码转换策略,来实现传输语言信息、传授英语知识和教书育人的交际目的。
(一)顺应语言结构
顺应语言结构指交际者在交际的过程中动态地顺应语言结构而进行语言内部层面的选择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表现为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成分及结构。为满足语言结构顺应而发生的语码转换是指由于完全的语言因素造成的语言使用者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的运用。鉴于英汉语言、文化体系、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英汉语间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词语,所以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往往很难用一种语言表达清楚自己要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利用语码转换来实现对语言结构的动态顺应。
1.弥补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主要是由文化空缺造成的,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又导致了两种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空缺。这种文化空缺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某些特定的词汇只能存在于一种文化中,在另一种文化中很难找到与之匹配对应的相同语义的词汇。在某一文化当中所特有的词汇很难用其他民族、文化中的语言来表达清楚,准确地解释其含义。因此,在面对这些词汇时,教师为了让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并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就会采用语码转换的教学策略,以避免由语义解释不清而产生的歧义造成的误解。如用英语来解释汉语中的“仁”“道”,单纯用“mercy”“reason”来表达,是不能完全阐述清楚代表汉语文化精髓的“仁”和“道”的。因为在传统汉语文化中“仁”和“道”都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都是一种精神意识的体现,是道德观念的表现。所以,在提及这类词汇时,教师可以使用语码转换直接用汉语方式表达。同样,反过来也是如此。教师在用汉语为主题框架的语言模式中也会直接用英语来表达某些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确切语义的词汇,如presentation。这种以弥补词汇不足为基础进行的语码转换,就是对语言结构的顺应。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为了满足对词汇空缺的语言结构顺应,教师运用语码转换,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提高交际效率。
2.填补词汇空白
国内的英语教师大多数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教师的语言素质参差不齐,汉语和英语的运用能力发展不平衡。在英语课堂上,由于教师自身词汇量的不足,或是某种原因一时的记忆不在线导致忘记某个单词,这时候教师会用汉语来替代某个英文单词使句义表述清楚。比如,And dietary guidelines tell you, reduce consumption of foods containing a lot of added sugars, and dont eat so much meant, which is a major source of 饱和脂肪。从上面这个例句可以看出,由于教师忘记或者根本不清楚“饱和脂肪”的英文表达“saturated fat”而采用了语码转换来完成句意的表达。讲课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自身英语能力限制而无法完成交际任务的突发状况,此时的语码转换能够帮助其顺利完成交际。为了实现教学交际目标,准确的表达句义,忽视这种语码转换的弊端达到了顺应语言结构的目的。
3.限定词义
由于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两种语言中指代同一物品或表述相同内涵的词汇往往有其他不同的延伸含义。如果不加以限定说明,缩小词义范围,就很容易造成歧义,产生误解。因此,交际双方可利用两种语言间的语码转换来解释阐明或理解把握话语含义。英汉语言的比较学习,有利于学生用母语知识来理解英语,并有利于英语思维模式的形成。例如:英语中的uncle和aunt在汉语中可表达为同辈中除了父母的所有人,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就很难分清说的到底是谁。语码转换就可以大大增加表达信息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顺应社会现实
顺应社会现实主要是指为了交际需求而满足为社会大部分群体所接受、认可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日常行为准则。语言使用者出于对某些特定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考虑和尊重而进行语码转换来满足对社会现实的顺应。每一位语言使用者都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存在,属于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时刻要受到社会规范的限制和制约。英语课堂属于社会的一部分,英语教师属于社会群体的一员,教师言语行为应符合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教师为了尊重社会文化习俗,符合社会规约,往往要运用语码转换来规避对某些不雅词汇的直白讲解。例如,讲到HIV的传播途径时,一定会提及“sex”,在中国公开场所谈论sex是一个禁忌话题,如果教师用母语谈论就会使师生都感到尴尬,所以课堂上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多半都是采用英语来谈论的,大多数学生也会接受。这种为了避免课堂这个社会场合的尴尬而进行的语码转换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现实。
(三)顺应心理现实
顺应心理现实是指满足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动机来实现交际的成功。在很多的现实交际情景中,心理现实往往会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选择造成影响。表现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会利用语码转换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满足教师的心理现实。在这一层面的语码转换包括语码趋同和语码偏离。语码趋同是指交际者为了表明亲和的关系或态度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语体以接近交际对象的语言或语体。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均衡,所以很难实现全英授课。在讲课中遇到重点难点、运用英语难以进行交流或学生的理解有障碍的时候,运用语码转换可以使交流得以顺利进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语码偏离是指交际者为了表明自己的权势或地位,增加交际双方的距离感,让对方尊重或惧怕自己使自己的语言或语体偏离交际对象的语言或语体。师生间的交谈如果超越了师生应有的关系,教师运用语码转换来提醒学生自己的身份地位,表明不想和学生过分亲密,学生应尊重老师。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教师利用语码转换来顺应教师的心理动机。
四、总结
语言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运用母语和目标语进行沟通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恰当的语码转换对于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适当地使用母语会对学生产生更强的输入效果,但如果频繁地进行语码转换,过量地输入母语,会干扰学生对目标语的掌握,违背二语习得的规律。因此,教师应该在语言教学中把握尺度,增强自身的语言文化素养,利用适时适量的语码转换来帮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师生间的言语交流,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养成连贯的英语思维习惯,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不同语言的结构和文化差异,真正发挥语码转换积极促进教学的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
【参考文献】
[1]Gumperz,J.J.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New York.New York.New Rochelle.Rochelle.Melbourne.And Sydney:CUP,1982.
[2]Poplack,Shana.Code-switching.Sociolinguistic.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Science of Language.Berlin:Walter de Gruyter,2004.
[3]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London,New York, Sydney,and Auckland:Arnold,1999.
[4]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01):85-95.
[5]董若颖.大学生口语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06):108-109.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