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合”和“意合”角度谈《邹忌讽齐王纳谏》英译

2016-11-10 11:13刘明丽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7期

刘明丽

摘要:《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经典,充分体现了古汉语的特点和美感,在译成英文时需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英汉表达的差异作出调整。本文主要从“形合”和“意合”角度分析了对该文的翻译。

关键词:形合;意合

一、形合和意合

“形合”又称“显性”,指借助语言形式,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也称“隐性”或“零形式连接”,指不借助于语言形式,而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相比汉语而言,它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较鲜明的词类分别,句子以限定动词为中心,各种语法范畴在英语中都有全面体现。

二、形合和意合指导下的译文分析

(一)形态方面

英语重形合,属屈折语,靠词形变化组句,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如英语名词有单、复数之别,非谓语动词形式有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分别用“to,-ing”及“-ed”的标志加以区分,其形合作用十分精微。而汉语则仅凭词序来决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及句子的意思,并无任何词形变化。

从整篇原文来看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故事,而汉语仅能通过上下文语义和时间标志性的词来判断时态,但译成英文就应该用明确的动词过去时态来表达,还有文中的“群臣”,“数月”都只能通过表复数的形容词“群”和“数”来表达,而英文中就要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复数概念,因此译为“ministers”和“months”。

(二)关联照应

英语是分析型的理性语言,句间讲究形合,句与句之间往往靠各种语言形式紧密结合,其关联照应手段是显式的,多样的。

从原文“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不难看出其中的因果关系,但是没有使用明确的表因果的连接词,但是在英文中就需要明确表示出来来符合英文表达方式和习惯,所以我在翻译时将其译为my concubine thought Im prettier because she is afraid of me,这样就使句中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

在另一句:“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句中可以看出两个分句之间有隐含的对比关系,汉语这种逻辑连接词可以省略,内在关系隐藏于句中,而英语中的连接词则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成分,因为其关联照应手段是显式的,所以在这句的翻译上我将其译为“When the order was newly announced, the imperial court was crowded with ministers that want to remonstrate. However, after several months, remonstrators came once in a while. ”这样就使句子之间连接地更加紧密,更符合英语形合,关联手段显式的特点。

(三)介词的使用

介词词组是英语重要的形合手段之一,汉语中却没有。英语大量使用介词来连词造句。汉语是介词贫乏的语言,故大量使用动词。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数量和使用频率远不及英语。

在原文“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一句中。“由此观之”为动词性短语,若直译为seeing/judging from that 则显得表达不够地道,而英文中有很多相同意思的介词短语是可以表达同样的意义的,比如:“in this sense”,“In view of this”或者“from this observes”, 这些短语在英语中是很常见的介词短语,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所以在翻译应考虑到这一点,做适当的转化。

(四)长句的结构

英语的形合使得英语句子中,主谓结构必不可少,地位突出,成为英语句子中的普遍形式。英语中的七种基本句型,均离不开结构,因而无论语句多长,均可借助主、谓等范畴和与其对应的各种形态手段来发掘语句的逻辑关系和信息结构。而汉语句意合特点的突出表现则是时间的先后顺序,即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或流水句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和事理推理的方法,呈现的是一个时间顺序的流水形图式。连动句、流水句是汉语的特点。

在原文中的“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一句明显地体现出汉语流水句的特点,作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一系列的动作依次铺排,而中间没有表示逻辑关系的连接词。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需借助主、谓等范畴和与其对应的各种形态手段来发掘语句的逻辑关系和信息结构,我将该句处理成“One morning after getting dressed, he looked into the mirror and asked his wife”将主句he looked into the mirror and asked his wife中的谓语动词look和ask并列,并突出出来,将重要性略低的“朝服”作为时间状语这样既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又使时间先后顺序更明晰,符合英语长句空间搭架形式的特点。

三、结语

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己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翻译,从形态、关联照应、介词的使用、长句的结构四个方面探讨做英汉互译时应该结合两种语言行合和意合的特点,使译文即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 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3]连淑能.英汉研究对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任晓霏.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J].中国翻译,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