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蓉
摘要:东北大鼓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拥有包括奉调、东城调、西城调、江北调等多种分支。首先通过分析东北大鼓的发展渊源,了解其发展地理、人文背景。然后以西城派东北大鼓为切入点分析了西城派东北大鼓的艺术特征以及传承分支,进而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东北大鼓;西城派;传承;发展
东北大鼓是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鼓曲艺术形式。因起源于东北三省,又称之为东北大鼓、奉派大鼓等,迄今历经超过三百余年,形成了具有完整唱腔、集表演、音乐和文学于一体的演艺形式,属于我国传统民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随着东北大鼓在与东北民歌等表演艺术形式的结合后,逐渐发展出奉调、东城调、西城调、江北调等多种分支,并各有其自身的演艺特色。虽然东北大鼓作为我国传统民俗的重要文化遗产,但近年来受到其他表演艺术形式的冲击逐渐出现了表演艺人青黄不接以及传承状况堪忧的情况。因此,需要对东北大鼓的发展渊源进行分析并以西城派东北大鼓为例,分析其派系传承及未来发展策略,进而对东北大鼓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一、东北大鼓的发展渊源
东北大鼓在我国北方的曲艺表演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在我国东三省以及京津冀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在分析一种表演艺术形式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气候及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分析东北大鼓的发展渊源亦同样如此。东北地区常年以来气候较为温和,四季分明,且东北地区地域宽广、资源丰富。这一气候形态以及地理环境使得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特征,即较为豪放,待人也是非常热情。由于东北地区四季分明,使得当地居民在农闲以及不适宜耕作和出行的时间里需要通过各类娱乐艺术形式。因此,由当地居民自导自演的一种展现当地居民生活和民俗文化的艺术形式——“屯大鼓”也就应运而生。屯大鼓大多描写古代的传说、民间的故事等,随着之后交通的发展,各地居民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屯大鼓逐渐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走出东北地区,逐渐影响京津冀地区。至此,现代的东北大鼓表演艺术形式逐渐确立。
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东北大鼓逐渐出现了衰弱的窘境。这与生态环境变迁、艺人自身发展等因素也是分不开的。东北大鼓在建国之初曾经迎来了一次发展的良好机遇,即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大力推进百花齐放文艺发展策略。在这一国家形势的大背景下,东北大鼓的演员数量迅速增加,自身的表现形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包括《杨靖宇大摆口袋阵》《毛主席来到十三陵》等具有鲜明社会特点和时代背景的曲目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广泛流传。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东北大鼓这一传统民俗文化艺术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但由于其自身难以与当今社会进行有效的融合,其所展现的生活也无法贴合现今时代背景,因此东北大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二、西城派东北大鼓传承分析
东北地区的锦州历来是连接东北与京津冀地区的交通要道。这一地理和交通特点也决定着锦州是关内外文化艺术发展和艺人流动的“中转站”。自清朝开始,随着著名艺人范长春、郭子香等进入锦州演唱子弟书,使得锦州逐渐聚集了一大批表演东北大鼓的艺人,并逐渐形成了具有锦州地方特色的锦州鼓书,也就是东北大鼓中的“西城派”。西城派东北大鼓在表现形式上擅长于节目的长短结合并在曲调上相较其他地区东北大鼓更为优雅。同时在具体的表现内容上,不但较为清新,也更加丰富。因此,西城派东北大鼓深受东北地区人们的广泛热爱。自民国时期开始,锦州地区又聚集了包括宋修仁、赵广生等艺术名家,使得锦州地区的西城派东北大鼓发展愈加迅速。在具体的表演艺术形式上,西城派东北大鼓不但对锦州及其周边村落的小调进行了深入的融合和吸收,同时也兼具最初的奉派传统东北大鼓之特色。在表演上也多以子弟书等曲目为主。而在唱腔的风格上,也多以包括快大口、慢大口、大悲调等为自身风格。根据相关专家分析,西城派东北大鼓可以分为包括宋修仁、陈青远以及黎百发三个分支。其中,宋修仁可以称作这三个分支中的领军人物,也是西城派东北大鼓的代表人物。陈青远是东北大鼓的表演艺术名家,擅长于将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与现代民俗文化和人文背景相结合,可以称之为西城派东北大鼓的创新名家。陈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表演的东北大鼓曲目《烈火金刚》以及《薛丁山与樊梨花》等一度受到全国观众,尤其是东北地区当地人民的广泛流传并被授予“著名评鼓艺术家”的美誉。综合而言,西城派东北大鼓是历经数十年的表演和流传而发展起来的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其表演不但能够委婉抒情,还能够灵活多变,更能通过与时代背景和人文进行有效的融合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志莲.难以释怀的艺术情结——刘兰芳与东北大鼓[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
[2]胡晓旭.东北大鼓发展之思考[J].戏剧文学,2013.
[3]熊德安.东北大鼓琐谈[J].兰台世界,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