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永+荀明+白乐+张云龙
2005年,马佔伍从兰州交通大学毕业,同年7月进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建筑公司。沌口新院区项目的青涩,沪蓉通道汉口站的干练,向莆铁路的独当一面,一路走来,他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擦出创新的火花:组织研究的“超长超重钢梁电动葫芦整体提升法”获建筑公司2009年优秀工法;研究编制完成的无站台柱雨棚“大跨度多联跨钢结构单跨分步安装技术”获集团公司201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12年度部级优秀工法。正是由于这些新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马佔伍于2013年调赴新建宁安铁路芜湖站项目任总工程师,并在不久之后接棒原项目经理、现建筑公司副总经理赵庆国,成为了新任芜湖站“掌门人”。时光荏苒,不断追求、探索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舞台更迭,勇于拼搏、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曾改变。而这种精神亦注定了他将在创新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宁安铁路芜湖站站房工程,是宁安线目前在建的最大车站,是芜湖市重点惠民工程,是芜湖人民实现铁路2小时到上海、4小时到北京高铁梦的里程碑式建筑。因此,工程建设伊始,项目管理层就确定了确保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优质工程、争创“中国中铁杯”和国家优质工程的创优目标。
优化方案,节约成本缩工期。为了保证地下结构的节点按期完成,马佔伍组织主要技术力量分析研究方案,积极和设计单位沟通并最终确定将原设计基坑支护体系调整为预应力锚索拉锚,变更后的支护体系充分释放工作面,更加利于土方开挖及运输,同时利于后续结构施工,项目部通过对基坑支护体系的合理方案优化,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在保证基坑支护体系安全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提前15天完成了节点工期。
推陈出新,铰接支座显神通。芜湖高铁站钢桁架屋盖系统具有跨度大、高度高、面积大、结构复杂等特点。针对当前支座健康监测设计方案存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不可靠、垃圾数据庞大、不能及时作出判断和预警、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马佔伍带领项目工程技术团队,汲取先进技术经验,经过反复尝试,研究设计出了“钢结构抗震铰接钢支座的监控装置”。该设计可长期健康监测支座对支座竖向承载力和转角实时监测,实时把握屋盖系统承受的荷载状态,为屋盖系统日常维护和运营管理、降低日常维护难度、减少事故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马佔伍及其团队的此次研发也成功申报了2015年度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奖。
孜孜不倦,QC课题结硕果。芜湖站建设过程中,马佔伍积极主导项目QC小组活动,前后一共进行了5项课题研究。其中QC小组活动成果《提高管桁架对接焊缝一次性三检合格率》及《提高中拼单元大跨度空间管桁架安装精度》不仅分别获得建筑公司QC小组活动成果二等奖、三等奖、集团公司QC小组活动成果优秀奖,更是获得北京市第六十六次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优秀奖;其他3项亦获得建筑公司QC小组活动优秀奖。而芜湖站大小精工QC一组、QC二组也因出色的成绩获得“北京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
在马佔伍的带领下,芜湖站工程技术团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科技创新斗志,自项目建设以来,累计实现新技术应用28项,新工艺应用17项,新材料5项,新设备5项,为工程整体的安全、优质、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创新的领头羊
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马佔伍逐渐体会到管理创新对项目团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他深知要激励广大职工勇挑重担、鼓励团队攻克“急、难、险、重”任务,就必须坚持管理创新,不断提高队伍核心竞争力。
打破常规,物资管理出新招。马佔伍经常在项目例会上强调,“物资工作要未雨绸缪,尤其要避免在大干的时候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2014年9月,工程进展到钢桁架吊装抢工阶段。彼时恰逢桁架供应量紧张,在与项目同志商讨后,马佔伍决定安排两名技术人员在未来抢工的2个月里分别到巢湖加工厂和马鞍山拼装厂驻场监造,并要求每天将制作情况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给他,内容包括厂家机床运转情况、加工成品数量、剩余成品数量、几辆运输车,运输车辆何时出发及预计几时到达等等,内容务必详尽,以便随时监控桁架制作及运输情况。
廉洁自律,检企共建促发展。作为一名优秀党员,马佔伍始终保持着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经常告诫项目党员同志要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而在创新监管模式、打造廉洁项目上,马佔伍更是不遗余力。早在项目开始阶段,项目党支部就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宁安公司(甲方)党委开展的争创“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双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大胆尝试,放开手脚练新人。芜湖站年轻人较多,且承担了诸多施工任务。而马佔伍对广大青年职工悉心辅导的同时也经常说,“工作上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勇于尝试,不要怕犯错误”。他鼓励年轻同志碰到问题时,要多学多问多思考,或者召集大家共同商讨解决,既锻炼了职工遇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整个项目的成长,一举多得。
文化创新的先行官
芜湖站项目在成立之初,便秉承着“内化于心、外化于人”的原则,不断丰富、创新项目文化,而今天的芜湖站项目文化,正是马佔伍带领全体项目职工继承与发展的成果。
简明标语,口口相传入人心。芜湖站项目部前身最早可追溯至郑州工程指挥部。这个团队,人员虽几经调整变化,但逐步形成的一套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却一以贯之地传承了下来,那就是:“在工作中学习,在检查中提高,在每天中进步”的团队核心竞争力意识;“能拉得出,能用得上,能战得胜”的团队精神;“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的团队理念;“为何做、何时做、怎么做、配合谁做、谁配合我做”的团队工作准则;“发挥老员工,带好新员工”的团队基本工作方法;“制度化管理,接口化管理,闭合化管理,落地化管理,常态化管理”的团队管理准则;“使个体更优秀,使团队更卓越”的团队建设目标。
铭记传统,身先士卒守一线。2014年夏,芜湖进入梅雨季节,而当时项目正进行到基坑阶段。为疏通基坑积水,马佔伍坚守基坑边,亲自指挥排水抢险工作,直至凌晨。项目同志包括劳务队伍都已经换班,他依然坚守在一线,直至险情缓解,他才带着布满血丝的双眼离去。他经常带着施工方案与专家论证资料,亲临现场落实方案措施;针对本项目高大模板支护工程,他通过市场调查、工期、造价、安全等方面的综合论证,模板支架搭设采用新型盘扣架,盘扣架具有多功能、高功效、承载力大、安全可靠的优点,确保了工期和施工安全;高架63米主桁架需要2台400吨履带吊两机抬吊,他亲自到现场布置履带吊行走路径和站位位置,并安排履带吊行走路径铺垫路基箱,协调机械材料保障吊装安全,在起吊前,带着方案、图纸结合现场进行对比研究,对吊装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全面的预想和安排。在芜湖站,每榀63米桁架吊装,他都要亲自监督吊装全过程顺利实施才会放心。
衣食住行,关怀备至暖人心。据项目同志回忆,马佔伍自从工作以来,便很少回家。甚至有连续2年每年仅回家一趟。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他在项目文化建设上始终坚持着“因为长期不能回家,所以要把项目建成家”的宗旨。为了让大家吃上可口的饭菜,他要求食堂管理部门聘请了3名大厨,一个炒菜,一个做面条,一个烙饼,坚定不移地落实“吃好喝好,把活干好”的理念。为了职工家属方便,他专门在宿舍区设立了五间探亲房,有时甚至为了职工腾出自己的房间。
马佔伍还带领项目组其他同志在办公区开辟出了阅览室、健身房,并购置了大量书籍和健身器材供大家使用。而针对公司组织的各项文娱活动,他也鼓励大家广泛参与,并喊出了“看见红旗就要夺、看见奖杯就要抢”和“永争第一、力保前三”的口号。同时,他还积极组织青年职工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如读书俱乐部、笔杆子小组、书画小组、摄影小组等等,“琴棋书画竞风流”的文化气息已在芜湖项目部逐渐蔓延开来。
科技、管理、文化的不断创新,让马佔伍成功将全项目组上下70余人拧成了一股绳,真正做到了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聚众人之力于一隅,创宁安典范;毕3年之功于一役,成皖南明珠。现如今,芜湖站项目二期工程即将进入攻坚阶段,马佔伍和他的项目团队,亦在创新之路上枕戈达旦,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