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人才之困”不可忽视

2016-11-10 06:28张黎
团结 2016年4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地区贫困户

◎张黎

脱贫攻坚,“人才之困”不可忽视

◎张黎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各地纷纷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调整充实脱贫攻坚领导机构,出台脱贫攻坚实施纲要、行动方案,层层签订任务书、立军令状,进入了空前的战备状态。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从体制、机制上加以保障。笔者从对湖南湘西、怀化的实际调研中,深刻地感受到脱贫攻坚对贫困地区的重要意义,也深刻地感受到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其局限不全在政策、资金、投入,也不仅仅缘于基础设施的薄弱,从一定程度上说,贫困地区人才的缺失与匮乏,已经成为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严重掣肘。

脱贫攻坚不可忽视的“人才之困”

人才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和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把社会生产中其他因素联结起来的纽带。在走访贫困村中,最深刻的感觉就是人才的缺乏。贫困村其实是有一些共性的,它们是方圆数里知名的“穷村”,一般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在这一类村庄中,明显发现村里一片萧条沉寂,毫无生机与活力,为什么?因为有能力的、年纪轻、能走动的都外出务工了,只留下老的、小的、走不动的,许多村庄都成了空壳村、空心村。从村一级来看,说到人才,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村干部了,他们是乡村精英,是最基层的管理人才。而在麻阳、桑植的调研发现却令人担忧,所调研的乡镇年龄超过50岁及以上的村支书占了70%,且文化程度普遍在高中以下,年龄偏大,知识弱化,观念老化,头脑中缺乏带领村庄长远发展的思路规划,难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这是村级干部的层面,再具体到村民层次。正如某位乡镇干部所言:“村里能走的全走了,没走的基本上是愚穷弱私懒傻呆痴。”这固然有偏颇的成分,但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可言。这也充分说明了人才缺乏、能力较弱,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的普遍现象,成为脱贫攻坚过程中不能忽略的社会现实。

当前,扶贫工作导向已产生转变,“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脱贫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和短期目标,它不仅是要解决贫困群众的一时温饱,还要把他们带出贫困线,彻底改变他们的生存困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必然要求从“输血”向“造血”、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重在让贫困人口有一技之长,打造优势产业尤其是村集体产业,奠定一定的产业基础,从而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贫困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而以当前一些贫困地区现有的人力资源现状看,如果缺乏人才支撑,脱贫效果很难保障,脱贫的稳定性肯定会大打折扣。从致贫原因分析,客观上讲,经过多年扶贫开发,当前农村地区面貌已发生很大变化,绝对意义上的贫困已基本不存在。从调研情况看,基层干部均反映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差距其实并不大,这为贫困户的精准认定带来难度,也揭示了在同一个贫困区域内并不存在很大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存在的是普遍性的相对意义上的贫困。不管是因灾致贫、因病致贫、因学致贫,以及上面提到的“愚穷弱私懒傻呆痴”,毫无疑问的是,当下的贫困群体多为处境不利、缺乏市场能力的传统农民,他们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以主,基本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解决温饱问题,但是文化水平低,应对市场能力差,缺乏产业谋划能力。如果没有外在力量的带动,这部分人群难以在现行标准下脱贫,即便搭上脱贫快车也不能保证是否能稳定脱贫。

从农民的习性上来说,习惯于单打独斗,大多数仍是一团散沙,组织化水平较低,现有的以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为代表的农村人才群体,只能勉强适应农村低水平发展的要求。调研中一位少见的年轻村支书坦言:“乡里人小农意识很厉害,村里现在没人,没能力运作合作社,没管理能力。”可见,要实现高水平发展,发展集体经济产业,实现规模集约化经营,在能力建设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因此,虽然一些贫困地区坐拥优质的资源,像湘西、怀化均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化和农业资源,如中药材、有机茶、特色水果、油茶等,但由于缺乏人才的介入,许多资源只能生于斯、老于斯,当地已有的特色产业也普通存在小、散、乱等问题,大多处于发展的低层次水平。

随着2020年这一大限的即将到来,各地纷纷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结合本地优势资源,撬动金融扶贫杠杆,引入产业扶贫项目,把市场化的产业谋划与运作作为第一要务。产业生长周期长,对于技术、管理都有一定要求,依靠单家单户来搞不可行,在实际运作中,一般由公司、企业、合作社、村委会捆绑经营,有些地方是村社合一(村委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很显然,这需要引入好的企业和项目,引入优秀的管理、经营及技术人员,也需要村级能人、村干去对接和带动。可见,脱贫攻坚其实对贫困地区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层面上讲,人才,在贫困地区,其重要性、紧迫性毫不输于资金、政策。有了人才,政策和资金才能用到实处,并产生带动效应。没有人才,产业必然面临不确定的风险,甚至也有可能重蹈前些年的覆辙——政府一心抓经济、搞产业,过于参与经济生活,结果使扶贫资金打了水漂,群众埋怨声四起。不管是产业扶贫,还是我们目前提倡推广的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如果没有农村层面熟悉市场规律、金融规律、电商规则的人才对接,没有农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匹配,仅靠外来力量恐怕也是难以为继的。

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村发展的人才困境,中央创新驻村帮扶机制,各地积极选派干部任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

在呼唤人才的同时,还有一个事实是,农村并非没有人才,而是人才的不断流失,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贫困地区人才倒流现象更为突出。会读书的、有技能的、年轻的纷纷跳离了农门,造成本土人才无法产生“反哺”能力。人才流失导致乡村沦陷,而乡村沦陷又进一步加剧人才流失,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

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村发展的人才困境,中央创新驻村帮扶机制,各地积极选派干部任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帮助贫困村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兴产业、解难题办难事,确保完成脱贫这一历史重任。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每个贫困村都有脱贫帮扶工作队进驻,这些工作队有来自省、市级,也有来自县一级。虽然驻村帮扶制也有一些让人诟病之处,如干部来自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个别人没有农村经验,也无市场能力,“自己都没有致富,不知道怎样带动别人致富”,但总体来看,驻村干部丰富和充实了贫困地区的人才供给,其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和能力优势不同程度地得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被不断激发,切切实实的对脱贫攻坚产生了实效。如湖南某高校联系一偏远扶贫点,2016年初扶贫工作队为当地一特困户(妻逝、女弱智、欠债多)发了400余只鸭苗,6月初鸭子长大,驻村干部通过自己单位教职工的QQ群协助出售,短短4个小时400只鸭子全部认购一空。一只鸭子定价75元,400只成功入帐3万元,这一特困户成功脱贫。这种由工作队出面,驻村干部利用其单位资源帮助贫困户出售粮食、牲畜、水果等农特产品,协助贫困户通过养殖种植精准脱贫的案例还有很多。

可见,驻村干部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无形中开辟了新的经营模式,并把新思维、新观念传播到落后的乡村,实质上已经成为了连接城乡的桥梁。但问题是,工作队撤走后,人才一散场,没有乡村层面的对接,贫困村、贫困户怎么办?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摆在了眼前。

“外引内育”破解脱贫“人才之困”

脱贫,不能离开人才的支撑;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从客观现实基础看,贫困地区仅仅依靠其自身的努力难于走出贫困,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引进现成的人才为己所用,是破解“人才之困”的一个重要举措。

外引。除了引进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驻村干部,还应注重引入以下三类人才:一是以市场为驱动,以产业扶贫、电商扶贫为契机,注重引进技术、管理、经营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注重以项目捆绑引才,以团队带动引才,以技术嫁接引才,引才与引智并重,引资与引才并行,构建服务体系,加大对特殊贡献人才奖励力度,强化人才的根植性,努力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并通过与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各类人才参与扶贫的共赢格局。二是以乡情为纽带,突出乡情聚才,吸引人才回流,逐步改善贫困地区人才倒流的状况。这里的人才包括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资金积累的外出务工人才,也包括本籍大中专毕业生,以及本籍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伍军人等。要立足实际,制订有特色、接地气的回引办法,加强联系服务,结合本地脱贫产业规划,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返乡就业创业条件;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提升医疗、文化、环保等公共服务,为本籍人才返乡定居、参与乡村公共生活创造条件,开辟与营造新乡贤功能与作用得以发挥的空间与氛围,进而发挥新乡贤在脱贫攻坚中的独特作用。三是以使命为召引,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团组织积极参与扶贫,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加入扶贫队伍,搭建政府部门扶贫资源、社会组织扶贫项目与贫困农户脱贫需求相对接的信息平台,及时将贫困户脱贫需求转介给社会组织、慈善组织,为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提供服务与支持。

内育。解决脱贫“人才之困”除了要注重“外引”,还应挖掘乡村本身的力量,注重“内育”,培育乡村本土人才,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针对当前贫困地区人才短缺的困境,当前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提高培训的精准度。精准扶贫要求对贫困户有精准的认知,当前基层识贫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对致贫原因都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也制订了不同的帮扶措施。那么培训也应锁定贫困户这一培训对象,着力提升培训的精准度: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贫困户,组织输出转移就业培训;对参与扶贫产业的农民,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对特殊人群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确保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都能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总之,以贫困户为培训对象,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为导向,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确保有培训意愿的贫困户至少接受一次职业培训,掌握一项就业技能,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要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基层干部提到一个现象,即贫困户对于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培训意愿并不强,且不说贫困人群,即使是普通农户对于培训的意愿也不强。究其原因,一是跟当前培育机制的缺陷有关,同时也跟贫困户自身文化水平有关。而与之相对比的是,一些种养殖大户、加工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则希望能多接受一些培训。因此,当前不能漏过任何一个有培训意愿、有接受能力的贫困户,确保他们通过培训能够获得一技之长,同时更要注重新型经营主体、乡村实用人才的培育。要大力开展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培育壮大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行动,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金融托管、牲畜托养、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等方式,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发挥这部分人群的带动作用,推动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接力精准扶贫,延长扶贫链条,做到稳定的、持续的、不可逆的脱贫。

总之,只有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中的人才问题,想方设法破解贫困地区的“人才之困”,才能让优惠扶贫政策落地生效,才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张黎,湖南省社科院农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责编刘玉霞)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地区贫困户
比亚迪集团扶贫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脱贫记 贫困户陈福田和何麦换的故事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