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婧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以下简称《军百》二版)是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代表了当代中国军事科学的发展水平,是建设先进军事文化的基础性和标志性工程。《军百》二版在“军事”、“军事科学”之下,设置14个知识门类、近100个学科单元,共收条目约3万个,配图约2万幅,释文约3600万字。从本期开始,《出版人》杂志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推出“军事百科新视野”栏目,为读者简要介绍《军百》二版中的精彩内容。读者可根据感兴趣的内容对照进行深度查阅。
战略是国家根本性的军事政策。它既是国家总路线方针政策在军事方面的具体表现和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关于战争准备与实施的策略、原则的集中反映。而制定和实施战略,要运用先进的军事思想,力求正确估计敌对双方的军事力量,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增强战争实力和潜力,为完成战略任务创造条件。如今,军事思想的作用不限于军事领域。军事思想所揭示的许多重要规律,总结的许多重要原理,提出的许多重要原则,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和科技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军事思想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路走来,伴随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实践的发展,人类思维能力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军事思想和战略都经历了不断变化、发展的历程。在本文中,《出版人》将带领读者感受我国军事思想和战略在古代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春秋战国:战争胜负不是“天意”
远古时代,伴随着战争和战争准备活动的出现,人们开始了对战争等军事问题的思考,军事思想开始萌芽。由于人类社会还普遍处于蒙昧状态,人们最初往往把战争发生和胜负的原因归结为“天意”、“神旨”等。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黄帝、炎帝、蚩尤部落间的战争,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关于“秩序”之神战胜“混沌”之魔的传说,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进入奴隶制社会后,战争逐渐成为民族、国家、阶级和政治集团之间争夺利益的最高形式,军队应运而生,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人类的思维能力达到了新的水平。人们对战争和国防问题的认识开始接近客观实际,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军事思想观念和范畴开始产生,标志着军事思想初步形成。
但早在春秋时期之前,已出现了专门的军事文献《军政》、《军志》,在《尚书》、《周易》、《诗经》等古代典籍中也包含一些军事思想和战略的雏形。从这些史籍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建军、作战等问题的某些规律性认识。如传说中黄帝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的涿鹿之战,以及进入奴隶社会后的夏启伐有扈的甘之战、商灭夏的鸣条之战、周灭商的牧野之战等,有关战争的筹谋方略已略具雏形,初步涉及对战争胜负因素的分析,认为有德不可敌,哀兵可吉,师出有律,失律凶也;强调运用谋略,如争取与国,剪敌羽翼,乘势而动,量力而行等。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与战略形成的关键时期。那时,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争霸战争、兼并战争、统一战争频繁、激烈。一方面,丰富的军事实践和学术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军事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持续时间的延长,在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时,战争指导者重视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对战争的作用,注重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因此,春秋战国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战略基本确立的时期。
彼时,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战略都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不仅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典籍中有大量深邃的军事思想,而且涌现了孙武、吴起、孙膑等一批兵学家,产生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一大批兵学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的基础。其中尤以《孙子》为最,它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论述了驾驭战争、克敌制胜的许多理论原则。如以“安国全军”作为战略目标,以“伐谋”、“伐交”、“伐兵”、“攻城”作为战略手段,以“道、天、地、将、法”作为战略力量等诸多包含智慧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方法。这些思想观点,系统地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深刻地揭示了一系列带普遍性的军事规律,论述了驾驭战争克敌制胜的许多基本原理和原则,对后来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秦代至清:战术的变化多端
秦汉至清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战略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时期。汉代的《淮南子·兵略训》、《黄石公三略》,西晋的《战略》,唐代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宋代的《武经总要》,明代的《筹海图编》、《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武备志》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兵书。《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籍和《通典》、《读史方舆纪要》等著述中也包括大量有价值的军事思想内容。
而这些,体现在具体的战略层面,则涌现出大量的例子。秦朝以墙(长城)制骑,体现“用险制塞”的思想,实行军事筑城安边设防的防御战略。汉武帝实行攻势战略、“以骑制骑”之策,注重发展骑兵集团,采取远程奔袭、正面冲击、翼侧迂回的进攻战略,并推行强边固防政策。其中,在兵书《黄石公三略》和《淮南子》中的《兵略训》,还阐明了制胜破敌、以弱胜强和政胜、众胜、谋胜之道。三国时期,联盟战略运用最为出色。如诸葛亮的“联吴抗曹”、孙权的“联魏击蜀”等。西晋司马彪所著《战略》一书,对战争中的政治、心理、地理和气象等因素以及作战力量的准备和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隋唐时期,疆域划分为若干军事战略区,采取强干弱枝、居中驭外、中外相维的兵力部署原则,在兵略上表现为军政兼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兵力部署采取内重外轻、居重驭轻和扼制要地的战略布局。唐代李世民的“持久”防守和围城打援、一举两克的战法;宋朝为抗击骑兵攻击,利用江河坚城为屏障,并在筑城防御中增加了火力要素,创新了城市防卫战理论;同时开办武学,培养军事谋略人才,颁布了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编纂了《武经总要》等军事名著,论述了战略问题。元朝攻打南宋时,采取骑兵和火器相结合,实行远程战略迂回和步、骑、水军联合多路进军的进攻战略。明代提出的哨于远洋、击于近海、巩固海岸、严守要城的海防思想,使中国古代国防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在明朝实行防御战略,沿长城一线因险制塞,以点制面,以墙制骑,精兵机动与城守结合;在沿海地区则陆海结合,分区要点设防。《武备志》,按“非略弗录”、“略非奇弗录”的原则辑录了历代用兵奇略。
清朝从康熙帝开始,一改历代“墙守”观念,提出以“蒙古为长城”的战略思想,在安边固防上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农民起义战争,在战略作战上表现出利用时机,揭竿而起;除暴安良,广收人心;飘忽不定,流动作战;乘虚蹈隙,以战养战等特点。
可见,自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2000 多年间,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军事技术进步和军事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内容更加丰富并强调实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战略、思想、著作等内容均来源《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的《战略》卷、《军事著作》卷和《军事思想》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