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外研书店将成为高校文化的一道风景、北外文化的一个注解,那么它能够成为海淀、北京、乃至国际上的文化地标吗?
外研书店又回来了!
在国家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实体书店呈现回暖之势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也开始将目光重新投向这一领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就是其中一员。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北京最权威的外语教学专业书店——北京外研书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的北外国际大厦重装开业,成为出版机构阅读空间品牌建设的又一次尝试案例。
重获新生
提到外研书店,每一个语言学习者都不会陌生。这家书店的前身是1993年正式成立的读者服务部,书店自成立之初,就秉承外研社“记载人类文明,沟通世界文化”的使命,以语言文化专业服务为定位。20多年来,书店滋养了几代外语学习者,也成为了广大读者心中的语言学习圣地。
这样一家凝聚了外研人、北外人深厚感情的书店,在实体书店如履薄冰的那些岁月里也经历了许多波折。曾经书店开设在校园一幢二层小白楼内,但因北外科技园的建设而不得不屡易其址,在临时建筑里度过了一段颇为艰难的岁月。卧薪尝胆的外研书店人一直希冀再度安家校园,北外师生也迫切期待着书店的回归,终于等到国际大厦落成、再度向书店发出邀请的那天。
在外研书店开业仪式现场,外研社社长蔡剑峰满怀骄傲地分享了书店从筹措到开张的历程。“从作出决定到装修、搬迁、开业,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蔡剑峰告诉记者,他指出过去一段时间,外研社做了很多外界看来很“慢”的事情:“我们可以花八年时间做一部词典,翻译一整套莎士比亚全集,但我们引以为豪的‘外研速度并没有丢。外研社不怕慢,能够慢工出细活,而到了厚积薄发的关键一刻,也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教师节前夕,书店工作人员天天夜以继日地操劳,在搬迁之际更是发动全社总动员,终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师生献上了外研书店这份大礼。
另一番风景
迁入新址,重装开业的北京外研书店共上下两层,营业面积接近1000平米,上架图书超过3万种。据外研书店总经理助理付帅介绍,书店筹备过程中,团队曾调研多家国内外优秀的书店,并最终形确定了“古朴现代”,即兼具外研书店历史沉淀感与现代设计的简洁轻快感的设计理念。
对于选书的方向,团队也有了新的思路。“外研书店有着深深的北外、外研社烙印,长久以来一直是外语专业书店。此番重装开业,我们在延续和保持外语特色的同时,也增添了人文社科图书和童书等大众读者感兴趣的类别,进一步完善书店的功能。”付帅说。
书店一层主要陈列人文社科类等大众图书,丰富的外国文学作品是一大特色。对于慕名而来的外语学习者而言,沿着木质楼梯上到二楼,方能领略外研书店真正的魅力所在——整个二层的书籍均与外文相关,楼梯口是整整一面墙的外文原版书专架,大厅中则陈列着各种外文学习书籍和中外对照的优秀人文社科图书,总品种数达1.7万种。
此外,二楼专门开辟了一块儿童阅览区,这里有适合各年龄段的精美绘本、趣味多多的原版儿童读物,还有丰富的音响制品。为了便于阅读,区域内特别设置了许多坐席,大小读者可随手取阅,坐下便读。在开业首日,除了在校学生、中外学者纷纷前来捧场外,书店也吸引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活泼的小读者们已成为外研书店一道崭新的风景线。
新近开张的实体书店中,多半都能闻到咖啡的味道,在外研书店也是一样。书店二层设置了超过两百平米的阅读区,其中宽大的布艺沙发可以随意小憩,浓醇的咖啡和精美的西点令人不由驻足。开业不满一个月,这片空间中举办了五场沙龙活动,辜正坤、陆俭明、史航、止庵等知名学者、文化名流纷纷造访。据悉未来读者将会在这里见到更多元的文化产品,聆听到各国学者的精彩讲座。
书店背后
外研倾尽全社之力打造一家书店,意图何在?对此蔡剑峰表示,立足校园的外研书店,首先是高校文化、北外文化的载体。“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平台,让北外的风景更美丽,让北外的文化得到更好更广的传播。在这里,不仅师生间能够实现教学相长,还能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北外的精神、实力与服务社会的愿望。”
而在蔡剑峰看来,外研书店对于外研社自身,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外研书店的出发点是阅读推广,在这背后则是发掘、连接各种资源,催生创意向文化产业靠拢的能力。”他表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外研社迫切感受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如今已经开始向综合型文化创意企业转型,并尝试将现有的丰富出版资源向整个文化产业领域延伸。外研书店的重张开业,正是外研社在拓展经营范围上的一次新尝试。
付帅告诉记者,未来外研书店的经营会形成“书+咖啡+活动+文创+会员”的模式。“外研社正在为文创辅路,书店作为出版社的展示平台,未来会在国际文创方面引入和开发更多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随着新店的乔迁,进一步激活创立于1998年,高峰时有超过3万会员的外研社读者俱乐部的活力,更有效地做好会员服务,也是书店未来要探索的一个命题。
空间靓丽,功能齐全,重装开业的外研书店现在已经成为货真价实的综合性阅读文化空间。这家坐落在校园中的书店能否如蔡剑峰所期望的,成为海淀、北京、乃至国际上的文化地标呢?一段新的征程,仍待外研人继续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