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公带着爸爸、妈妈和我去妈妈家的祠堂玩。
到了正大门,一仰头就可以看到大门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宝德崇文。我问爸爸:“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呀?”爸爸摸着我的头:“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最宝贵的是高尚的品德。‘崇文就是崇尚、尊重文治,也就是说,要讲道德、爱学习。”
“你看!”爸爸指了指大字的旁边,我这才注意到那里有四处砖雕。雕刻出来的人物有着胖嘟嘟的脸和身材,我觉得很符合元朝时期雕刻的特点,便问爸爸:“爸爸,这是不是元朝时造的?”“不是,这是清朝咸丰年间造的,你想得太远了哦。”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四个砖雕人物的装束各不相同:一个背着钓竿,一个背着柴火,一个正在看书,还有一个背着犁,分别是渔翁、樵夫、书生、农夫,寓意着“耕读传家”。
说起耕读传家,我想起了妈妈的童年。妈妈曾经告诉我,以前她们家非常贫困,但外公外婆却一直支持她和舅舅读书。如果田里的活儿太忙,她和舅舅也会跟外公外婆去劳动,比如捉虫、插秧、割稻子……一有空闲时间,他们就一起学习,真是干活学习两不误。
在祠堂里,我还看到了妈妈家的家谱。家谱的封面是蓝色的,左下角有一点破裂,中间写着“兰源吴氏宗谱”。翻开来,第一页画着太伯像,第二页画的是仲雍像,仲雍戴着官帽,胡子老长老长。最阔气的是季札像,他身穿龙袍,一脸正气。这三个人的名字都在《论语》里出现过!哇!我们的祖宗竟然这么伟大呀!
家谱上记载,堰头村一世祖曾于宋仁宗年间在江西当县官,他工作认真,不愿意与别人同流合污,就带着家人隐居到堰头。他每天在竹林中读书、写诗、弹琴,风把他的衣襟吹起,他的心胸就像天地一样宽广……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离开堰头村了。刚下过雨的天特别的蓝,祠堂的白墙黑瓦在雨后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
“宝德崇文,耕读传家。”吴声远,你要牢牢记住呀!我暗暗对自己说。
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五(3)班
指导老师:胡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