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tóng)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在整个河南,还有山东、河北、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都有这一歌谣流传。过去上年纪的人总爱对年轻人说:“咱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老鹳窝底下的人。”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自己的小脚指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指甲都是两瓣的。
元末明初,中原地区人口锐减
这一切,还须从元末明初说开去。
自宋朝灭亡后,在一百多年的元朝统治中,统治者对农民的盘剥是异常残酷的。到了元末,不堪忍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农民终于举行起义。官方镇压农民起义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当时中原地区又接连发生水、旱、蝗、疫四大灾害,天灾和人祸折磨得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为了求生,农民起义更是不断爆发。元军出其精锐,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
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结束了元末长年的兵灾,但水、旱、蝗、疫已使中原之地“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墟”。
山西与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相比,却是冰火两重天。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那里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说明当时山西比较安定,再加上邻省难民流入山西,山西人口更加稠密。
明朝廷实行移民屯田战略决策
明朝建立以后,由于中原地区人口剧减,朝廷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开封就由上府降为下府。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深有所悟“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等人的奏议,决定实行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
多次移民,历史聚焦大槐树老鹳窝。据史料记载,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朝廷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涉及到十八个省的四百九十多个县市的八百八十二个姓氏。山西是人口稠密之处,而当时的洪洞县又是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担负民众外移任务自然首当其冲。
山西《洪洞县志》以及洪洞县《大槐树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当地官府曾7次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集中泽、潞、沁、汾和平阳没有土地的农民以及人多地少的百姓迁往中原一带,并给所迁之民以耕牛、种子和路费。广济寺旁边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当地官府人员在树下为被移之民办理手续,登记造册,按所去地点编队,然后发给一应物品。被迁者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时割不断故土之情。他们凝眸古槐,见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哀鸣声,想着自己这一生不一定能返回故土了。
“大槐树老鹳窝底下的人”
为了让子女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有朝一日回来时能找到自己的老家,就指着孩子们最好记的大槐树和上边的老鹳窝说:“不要忘了,以后若能回到家乡,记不住咱的村庄,就先找这棵筑满老鹳窝的大槐树,然后再慢慢找自己的老家。”“到了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从这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底下出去的,彼此要互相照顾!”但这只是从大道理上说,而对当时被迁徙的每家每户来说却是莫大的悲哀。
明朝统治者定出的移民条律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者还不能同迁于一地,好好的一家人被拆得七零八散。同姓同宗者为了和亲人迁到一处,不得不改姓。有的因恋家而半路逃跑,被追回后要受残酷的惩罚,有的被割去耳朵,有的脸上被刀画了标记。如此所受的心灵上的摧残、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在被迁徙者心中几十年,甚至以后的几代人心中都难以弥合。好在中原人没有忘本,以后不论走到山南海北,只要一说是老鹳窝底下的人,都亲热无比。中原地区少见老鹳而多见老鸹,后来人们就把“老鹳窝”说成了“老鸹窝”。
在后来人的心中,“山西移来者”的观念影响是很深的。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纪律严明,由陕西打往北京,一路对百姓秋毫无犯,但后来进入山西洪洞县,却突然不是那么秩序井然了。李自成拿几个带头违犯纪律的小头目问罪,审问之后得知士兵们原来都是“大槐树老鹳窝底下的人”,混乱是出于对家乡的感情,李自成不但没有问罪,反倒放假三天,任将士们寻亲访旧。
大槐树在清顺治八年(1651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民国三年,景大启等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原址上修建遗址,景大启等人都曾在山东、河南等地为官,所到之处无不为当地移民后裔的殷切之情所感动,为使游子有归乡祭奠之所,他们广募商绅义士,几经波折后终于建成了这一遗址,其始末都记载于石碑之上。
葛剑雄在《中国移民史》中介绍,元末,黄河流域水患严重,民不聊生,随后,红巾军等反元武装蜂起,中原成了主战场,良田荒弃;明朝建立后不久,又发生了“靖难之役”,稍稍安定的黄河流域再次沦为战场。
连年混战加上多年大旱,使得黄河下游流域“十室九空”。出于巩固边防、充实粮饷、增加国库收入等考虑,统治者不得不下令移民垦荒。据《明史》《明实录》等史籍记载,明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近五十年时间里,先后共计从山西大规模移民18次。
山西这么大,为何偏偏“大槐树下”这么有名呢?洪洞县志办主任张青介绍,当时晋南地区交通便利,洪洞县城北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广济寺,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当地官员决定在大槐树下集中为迁民办理“手续”。“大槐树”传说便由此而来。
张青说,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规模为“中国历代移民之最”,并且“有史可稽、有谱可查、有函可依”。移民从山西各地赶来,先是被迫集中在大槐树下,又从这里迁到了今天的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多个省份的600多个县。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代。”他称,这些移民涉及1230个姓氏,其后代经过辗转迁徙遍布海内外,总人数已经超过了两亿。如今,位于洪洞县的古大槐树处,也成了人们寻根祭祖之地。
不过,据学者研究和多种史料记载,“大槐树”移民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属于“回迁”。
《元史》《明史》均记载,元末,中原大地成为农民起义军反抗元朝统治的主要阵地,明初又成为群雄的逐鹿场。当时,黄河南北“劫火燎空、噍类无遗”,河南、山东、河北以及两淮百姓“十亡八九”。而当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帖木儿父子统治的山西,却是一番太平景象。
从事元史研究的瞿大风认为,这一时期,大量河南、山东、河北难民流入山西,使得该地区人口出现急剧增长,达到了约600万。其中,流民人口,几乎比山西的原住居民还要多。后来,山西虽然也被战火波及,但其“表里山河”的地理特征,宜于百姓躲藏。据不完全统计,洪武初年,山西人口仍有近500万,比当时河南、河北、山东三省的总人口还多。
因为连年战争,中原人为避难迁到了山西;战乱结束后,他们又自发或在当时政策影响下迁回中原:尽管当时的中原大地满目疮痍,但这里毕竟是他们的“故乡”。
“大槐树移民”因有规模大、时间长等特点,甚至于对如今人们的风俗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说,为防止移民半途逃跑,官兵将他们反绑,用一根长绳串联起来。“押解”途中,移民大多习惯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而这种动作的名称就叫“被绑着手”。
另外,由于双手被绑,移民要小便都要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只要说声“我解手”,官兵就会明白什么意思。而在如今的中原地区,“解手”几乎成为了小便的代名词。
另有说法称,当年迁民时,官兵用刀在移民的小脚指甲上切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所以如今有“小脚指甲两瓣的人都是大槐树移民后代”的说法。
对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郝卫国解释,瓣状甲多在5岁后可见,是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状,这在汉族人群中普遍存在,可能是古代民族融合的产物,并不能作为“正宗汉族”或“大槐树移民”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