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胡音色以及在山二黄伴奏中的运用

2016-11-09 22:16哈安红
戏剧之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二胡音色

哈安红

【摘 要】二胡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极富表现力和民族特色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广受青睐。近年来,随着二胡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拓展,演奏技法也日益丰富。本文主要从二胡的基本发音、演奏中自然重力、情感音色的调配,以及在山二黄伴奏中的运用等方面围绕展开。

【关键词】二胡;音色;山二黄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62-02

一、二胡音色的艺术魅力

二胡,过去民间多称它为“南胡”、“胡琴”,属弦鸣乐器。在二胡演奏中,良好的发音是完满艺术表现的首要前提,二胡以其特有的接近人声的淳朴浑厚的音质,如泣如诉感人肺腑的音色,使多少人为之倾倒。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二胡音色产生的效果,二胡的发音有技巧方面的,也有艺术表现方面的,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一探讨。

(一)二胡的基本发音

二胡的发音是由于弦受外力后产生振动,弦的振动经琴筒共鸣放大,使人们听到声音。而音色的明亮、纯净与否都取决于弦振动是否充分,当然,这也和右手的运弓密不可分。当弓毛与琴弦的摩擦角度成90度,且琴弓与琴筒保持平行的直线运动时,琴弦才能得到充分的振动,这时的发音清澈、透亮。其次,运弓的压力与速度对琴弦振动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压力的大小和弓速的快慢必须配合好,演奏中快慢不同的弓速会产生大小不同的推拉力,当摩擦力大时,琴弦振动的幅度就会大,音量也随之增大;反之摩擦力小,音量也就小。压力大时弓速则快,压力小时弓速则慢,不同的压力与不同的弓速之间的配合,就会产生不同的力度和音色。

(二)自然放松与音色的美化

从演奏方法上讲,正确的演奏是一个自然放松的过程,而运用身体的自然重力乃是自然放松的基础前提和美化音色的关键所在。要学会运用重力演奏,必须尽量保持自然状态。二胡演奏中,弓子贴弦的力量要充分利用手臂下沉的重力,在以中强以下力度演奏时,手臂自身的重量要足够弓毛贴弦的需要;在用很强的力度演奏时,可以采取身体微微前倾,增加上半身的重量来满足弓子的贴弦度。又如:左手由低把位向高把位换把时,只需虎口一松,手臂就会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用不着再人为增加力量,换把顺畅了,音色也通透多了,只有这样才能奏出正确、圆润、干净、松弛的音色。

(三)情感音色的调配

情感音色是在二胡基本音色基础上,演奏者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及对作品的理解,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风格特点。在情感音色的调配中,演奏者必须明确单靠身体某一部位的动作来操琴是不可行的,科学的方法应是充分调动身体各方面的因素,如右手的运弓,左手的按弦、揉弦、气息的调节等方面,并让它们协调运动,才能获得所需的情感音色。

表现明快、喜悦的心情时,往往要求声音明亮、清晰。此时弓速较快,左手的按弦力度适中,揉弦略快,气息要流畅。如在《喜送公粮》的演奏中运用此法,可表现出一种欢快、活泼的情绪。

表现痛苦、忧伤的心情时,往往要求声音沉闷、暗淡。此时弓速较慢,左手触弦面较大,揉弦重力加强,频率较慢,如在《一枝花》第一乐段的演奏中可运用此法,烘托出抑郁、痛苦之情。

二胡在音色上的变化不仅关系到表现手段是否丰富,也关系到二胡在演奏艺术上能否向更高层次发展。每一位演奏者都希望自己拥有既独特而又富变化的声音色彩,那么研究和总结二胡的发音,调配出符合乐曲表达的音色是非常重要的。

二、二胡在山二黄伴奏中的运用

山二黄,又称“汉调二黄”。流传于汉水流域,扎根于秦巴山地,是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戏曲剧种,原为汉剧的一个分支。由清代乾、嘉年间随荆、襄移民带进山的楚调,与鄂西北方言和民间音乐长期融合流变而形成,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山二黄音乐古朴优雅,唱腔优美易懂,曲调朴实,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山二黄属皮黄腔系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声腔有:西皮、二黄、反二黄、四平调等,均属板腔体,常用调高1=D。早期山二黄以“座万字”为主,多唱传统的折戏和本戏,由“三大件”伴奏。新中国成立后,剧团整理改编和移植了一批优秀剧目,老一辈山二黄艺术家通过交流学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山二黄音乐进行了挖掘整理,改革探索,他们根据剧情的需要,吸取了其它剧种的表现手法,改变了传统“三大件”(即京胡、京二胡、月琴)伴奏的模式,又加入民乐及西洋乐。如“二胡、扬琴、琵琶、笛子、大提琴”等乐器,新的乐队编配,使山二黄音乐既保留了传统唱腔的韵味,又清新动听,再一次焕发了青春。二胡,作为山二黄乐队里的主要乐器之一,具有独奏、主奏(小乐队)和伴奏(大乐队)的作用。极富地方色彩的山二黄音乐,给二胡提供了演奏手法多样化的空间,使二胡充分发挥着自身优势的同时,凸显其个性魅力。

(一)独奏的艺术魅力

二胡天生具有一丝忧郁、内敛的气质,是最善于表达感情的色彩性乐器,因此在深化主题,揭示人物内在情感,特别是配合剧情、人物、场景的关键时刻,调动起二胡独奏或领奏这一功能,配合人物内心的独白,二胡那如泣如诉,哀婉悲凄的音色,随着旋律的忽高忽低,忽轻忽重,最易与人物的心境产生共鸣,使观众与角色情感交融。如:大型古装悲喜剧《爹爹你挂墙头》的序曲中,有段老人的主题音乐,即:

这段音乐是一把二胡与一把大提琴的对话。乐曲一开始以一个大七度的跳进,使人心头一颤,前两小节就给人一种沧桑、悲凉的感觉,接着一个平缓叙述性的乐句,仿佛在向人诉说着老人坎坷、艰辛、悲苦的人生历程。第十四小节一个八分的休止,仿佛是一声叹息,欲语还休的结束了对话。我在这段音乐演奏过程中,力求运弓平稳、宽阔,力度适中,揉弦幅度由慢渐快,气息慢吐慢吸,感情深沉,同时配合大提琴低音声部浑厚、低沉、有力的演奏风格,使二者融为一体。让琴弦与情感相通,让音乐触动听者的心弦,同时对剧情的推动,人物的刻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主奏的艺术魅力

这里所说的主奏,指的是山二黄音乐中,为烘托渲染气氛,调剂舞台节奏,表现特定的场景,以及唱腔以外的序曲、间奏、过门或尾声的演奏。这部分音乐的演奏,可能是传统曲牌变奏,也可能是地方的民间小调等形式,一段简短的旋律,往往可以更好地体现或改变剧种的某些风格,更好地贴近人物内心世界,出其不意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山二黄现代小戏《茶嫂择婿》刘明唱段中的过门音乐,即:

这段过门音乐由二胡主奏,旋律出自竹溪县向坝民歌《采茶歌》,二胡柔美的音色使这段旋律更显优美,不觉中一股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把一个此时内心激荡不平的,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儿形象,用音乐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托腔伴奏的艺术魅力

“托腔”,就是根据演员的唱腔进行相同旋律伴奏。山二黄常用调高1=D,二胡定(D A)、(1 5)弦法;京胡西皮定(B #F)、(6 3)弦法;二黄定(A E)、(5 2)弦法。因为弦法不同,同一个音在京胡演奏是内弦,但在二胡上就可能是外弦。因此,托腔时左手技巧的运用,以及风格把握上都要靠近主奏乐器京胡。不可随心所欲,当然更需要与演员默契配合。二胡托腔的伴奏手法很多,有时跟京胡走、有时拉副旋律、有时拉节奏型、有时是变奏。力争与演唱的行腔、吐字紧密配合,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同时美化旋律,也更显韵味浓厚。我在平时伴奏时,拿到曲谱后总是会先找到演员,听他们先唱,并在演唱过程中学习他们的咬字、吐字、气口的处理。因为每个演员的嗓音条件不同,因此在装饰音的运用上也有细微的变化。了解演员的气口,不仅是在伴奏处理上和演员一致,有时还必须在演唱运用气口时给予一定的补充,从而使唱腔更加顺畅、自然。

例:《娘子县官》县官娘子唱段《听更鼓三声响心神震荡》【回笼】中的一段唱腔,就是跟着京胡的手法伴奏的。

又如:《爹爹你挂墙头》张瓦匠唱腔《寒鸦声声唤老伴》【二黄原板】中就用到了副旋律节奏型伴奏手法,在美化旋律的同时,强化节奏感。

当然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内容,在演奏乐曲中弓序的组织,新把位的运用也相当重要,在山二黄的二流、三流、原板等板式唱腔中,一般用推拉交替为主的弓序。如果同旋律发生矛盾时,便用小抖弓、连音调整弓序。在演奏节奏较自由的散板、摇板等不上板的唱腔时,一般是在旋律的骨干音或语气重的地方用拉弓。从而既突出了唱腔又烘托、丰富了唱腔,同时演奏时也自然顺手。当作品中出现了快速级进的旋律时,这时新把位的运用就显得灵活性较强。实践证明,演奏中将它们结合起来运用最为方便。

二胡在戏曲乐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独奏、合奏还是托腔时,它指法的灵活多变,音序弓法上的连绵不断,有着不同于其它乐器的独特品质,在实际演奏中,我们既要突出“个性”,也要服从“共性”,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端正作风,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保持与乐队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才能更加出色地彰显出二胡在戏曲乐队唱腔,伴奏上的艺术魅力!“艺无止境”,作为山二黄一名演奏员,我将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逐步提高演奏水平,奋力拼搏,让山二黄这株生长在鄂西北文化的艺术奇葩,再绽新枝,永现芳华。

猜你喜欢
二胡音色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我学会了拉二胡
老头子的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