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戴绿帽的轩然大波曝出十余天,众人对马蓉和宋喊打喊杀。各家电视台也看热闹不怕事大,成批播放王宝强演过的每一部影视。我从《士兵突击》到《唐人街探案》,一部部看得津津有味,渐渐地—对马蓉,竟起了一点点理解之心。
王宝强没有做错任何事,他在生活中很可能和屏幕上一样憨厚,但也很可能,他在生活中和屏幕上一样缺乏魅力:刀砍斧凿过的脸、毫不斯文的举止、浓浓的乡土气息。他可爱—作为草根阶层的代言人,你从他身上嗅到鸡汤香,他让你相信,在这个靠脸吃饭的世道,靠实力也未必会饿死。他不可爱—当你仅仅是女人,还渴望男人英俊的脸孔、强壮的臂膀、带你去看星星的浪漫。单这方面,马蓉与你想法一样。
那为什么要嫁?因为他是当时她能遇到最好的结婚对象;为什么不离婚?因为她只是三本毕业、一天班也没上过的家庭主妇。没有人脉、没有技能、没有社会经验,她不爱他,她还依赖他的钱。也许她会自我安慰:没办法呀。
但,办法是有的。
上世纪30年代,一个小女孩在江苏宜兴出生,后来举家迁到香港。她的父亲一妻两妾,她是妾室所生,不到十岁生母过世,从此不得不在嫡母手下讨生活。后来家里经济不佳,她连上学的机会也被剥夺了。
太想逃离这个“不快乐、没有将来的家”,十八岁,她就嫁人了。
婚姻并不快乐:丈夫和她一起过日子,两人没有思想的交流,没有生活的计划,日子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事后她感慨:“当时不疯,真是幸事。”
支撑她的,可能是五个孩子。她说:我带他们到这世界上来,有义务给他们好的生活。她一天天捱下去,到三十出头,最小的女儿上小学了,她才出去找工作:没有雄心大志,只是想赚些“外快”使家中宽裕些,让大家可以过得好一点。
那是60年代,家庭主妇能做什么工?那么,就去教做饭吧。她是肯下功夫的人,天天动脑筋如何配合时鲜,给其他主妇提供廉宜味美的小菜。渐渐教出名声来,1979年,她开始担任电视台妇女节目烹饪主持,此后二十余年从未中止,她的脸孔与名字在华人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叫方太。
其实,她不做方太已经很多年了。在她能独立养活五个孩子、供孩子们读书创业之后,她与丈夫和平分手。
一介女流,是如何靠自己的双手活出一片天空?她谦虚地说:这一生如果有成绩,应归功于她的习惯—认真、肯改进、不怕辛劳。
还来源于她的勇敢:她投胎得不好,婚姻—这第二次投胎—也失败,日子像苦瓜一样苦,她可以在家务、孩子、哀怨里打滚,最后变成苦瓜脸,天天向全世界诉苦。但她不,她毅然投身职场。这第三次投胎,她赢了。
她懂做事,也懂做人,该坚持的原则寸步不让,又对谁都笑脸相迎。她结交了那么多好朋友:亚视的前后若干位台长、跟她学做菜的阔太太们、私人助理、编辑乃至老佣人,她个个都当作是贵人。“沿途贵人们给我的机会和提携,至今我还记在心里。”越知感恩,世上的恩情越重。
借由这一切,她书写了一个普通女性的史诗。她不大声疾呼,却温柔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锅铲是她的主张,她由灶台出发,走向了全世界。
她的好友蔡澜说:如果每一个女人都像方太,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方太这样的女人,我一生景仰。命运比我们想象的更残酷:你要,就得付出代价;你想走歪门邪道,你会付出更大代价。怎么办?只能提刀一战。
那认命的女子,是匍匐在地面生长的杂草;那不甘心又不肯努力的女子—就是马蓉,她将是一朵名叫朝颜的牵牛花,只有一个清晨的美好,开不到中午。
只有方太这样的女子,像蜀葵一样高大丰丽。她对出身和遭遇从无抱怨,相反,她说:“做烹饪导师多年,却感觉人生和食材相似,生为鲍参翅肚,虽名贵,烹调不得法难以入口,青菜萝卜平价不被珍贵,只要烹调得好,可口又营养,阳春面更不能少葱粒。”
你也一样,不管你生为什么人,嫁给什么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骄傲,全世界都会为你鼓掌。你的勇气与主张,合在一起,是一个大写的“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