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美学 唯艺术不可辜负

2016-11-09 13:05Susan
优雅 2016年11期
关键词:易拉罐肖像阶级

Susan

易拉罐油画

费城艺术家Kim Alsbrooks将她最新系列作品命名为“我的垃圾家族”,以压扁的易拉罐和快餐盒为画布,一丝不苟地在上面创作人物肖像画。在美国南方的丰富生活经历是Kim Alsbrooks创作的起源,那是个阶级意识盛行的地方,身受其扰的她说:“当我在南方生活的时候,就有了垃圾家族的想法,在那里盛行的意识形态让人充满压力,尤其是阶级划分,历史的偏见和社会结构的多愁善缠绕纠结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于是我把阶级的象征物,这些曾经画在博物馆象牙上的油画画在垃圾上,以对社会精英主义发起挑战。”

灰烬中的科学家(图片有水印需处理,图片较小,放置多张并排)

这套名为“曼哈顿计划”的作品,由艺术家Noah Scalin用成百上千根火柴棍精心摆放出众多著名人物的肖像,包括以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研发过程的著名科学家为原型,从爱因斯坦到奥本海默。之所以以“燃烧前”“燃烧后”的方式并排展示

是想展示生命的无常以及这些科学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燃烧后的肖像,不禁让人联想起核弹在广岛的土地上留下永久的痕迹,和受害者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猜你喜欢
易拉罐肖像阶级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地毯肖像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肖像》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易拉罐制做的帆船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易拉罐美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