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模式转型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策略——以四川省射洪县万林乡书房嘴村为例PlanningStrategyforNewRuralDevelopmentBasedonIndustrialModeTransition

2016-11-09 06:22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南分院重庆401121
重庆建筑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书房规划农村

朱 艳(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南分院,重庆401121)

基于产业模式转型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策略——以四川省射洪县万林乡书房嘴村为例
PlanningStrategyforNewRuralDevelopmentBasedonIndustrialModeTransition

朱艳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南分院,重庆40112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要求,目前我国的小农经营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规模化发展产业,才能提高农民收益。该文以书房嘴村为例,提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村庄规划理念,以期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尝试。

产业模式转型;新农村;建设规划;一村一品

0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使我国新农村建设进入成片推进的新阶段。新农村建设,产业是重点[1],也是农村建设的核心,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才能致富,农村才能改头换面,焕发新颜。而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规模化发展产业,才能抵制市场的风险,提高农民的收益。本文通过四川省射洪县万林乡书房嘴村建设规划的实际案例,总结出基于产业模式转型的新农村建设思路,提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村庄规划理念,以期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尝试。

1 书房嘴村现状概况

书房嘴村位于四川省射洪县万林乡南面,村里基础服务设施匮乏,缺乏管理,村民住房都为自修自建,风貌控制较差,没有形成统一的建筑风格,村庄布局散乱,浪费土地。

书房嘴村现状产业有:柚子种植、柠檬种植、花卉种植、核桃种植、传统种植、生猪养殖等,特别是柠檬种植、花卉种植发展势头迅猛,逐渐成为书房嘴村的主导产业。但书房嘴村的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重要问题:集体经济薄弱、合作组织不发达、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民从产业中获利少。乡村旅游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后劲不足。

书房嘴村现状人口2800多人,其中劳动力2000人。就业劳动力中,大部分集中于第一产业,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同时,向外输出劳动力较多,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和种粮。

从年龄结构看,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留守人口中以老年人、儿童居多,从性别结构来看,由于家庭分工、男女劳动力体能性别的差异等原因,留守人口中以妇女居多。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失,而以老年人、儿童及妇女为主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下,导致农村建设发展缓慢,人们更不愿留在农村,如此恶性循环,新农村建设将陷入发展缓慢甚至倒退的趋势,因此需要从产业本身的转变出发,找出适合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模式。

2 基于产业结构转型的书房嘴村建设规划策略

2.1突出特色,打造名特品牌,塑造一村一品

规划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提高耕地产出率。发展多样化农业、种养业,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立体农业,发展规模经营,增强产业优势。

根据射洪的产业特色,建立核心示范园区。依托距离县城近的优势,建立更多的产业园区,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富民强村。如建立绿色蔬菜园、绿色水果产业园、特色花卉园等,形成优势特色产业。

规划结合书房嘴村现有要素有:花(花卉种植)、柠(柠檬种植)、山(村域内各个小山丘)、水(村域内各种大小的堰塘)。突出“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整合项目,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多方联动,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结合时代及未来发展,书房嘴村将继续加大蔬菜种植、桃树种植、柠檬种植、花卉种植和休闲农家乐的发展,将书房嘴村定位为:柠檬基地、花海之乡。着力将书房嘴村打造为全县、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将书房嘴村建设成遂宁市休闲旅游重要的目的地。

图1 产业规划结构图

2.2多产联动,打造立体产业,集中成片,规模发展

规划应加快一产同二产、一产同三产之间的互动,增强产业的复合性,增强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书房嘴村可结合蔬菜种植、桃树种植发展农家旅游等三产,同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种植经济果林。在房前屋后种植桃、梨等经济作物或观赏植物。对乡村周围山体,进行合理种植经济果木,主要以经果林木为主。书房嘴村应顺应时代需求,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依托现代养殖业,促进增效增收,充分利用农村的闲置地、二台土,以及退耕还林,种植核桃、花生、花椒等经果林,发展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产业。

规划中书房嘴村以花卉种植和柠檬种植为主导产业,同时辅以核桃种植、柚子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使其产业多样化,集中成片发展、规模发展,依托现状苗圃场,鼓励农民种植花卉,形成“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模式,增加农民收入途径,实现农民增收。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从而达到产业多元化、农民增收途径多样化的目的。

结合书房嘴村的实际,将书房嘴村的产业规划成“两轴、四片、两点”的结构,如图1。

两轴:沿穿越村域的县道形成的产业发主轴,沿村域西部的一条主村道形成的产业发展次轴;四片:由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组成村域内的四个产业片区;两点:村域东部的一个生猪养殖场,县道北侧的一个苗圃厂。

2.3以产业布局为主导,合理布局村庄土地利用

规划对人口的考虑采用保守预测的方法,考虑村内存在部分空置房(搬迁到外地、或在县城及其他地方买房生活,但老屋未拆、户口未转),结合两化互动,未来书房嘴村的人口将逐渐减少(但由于距县城近,人口变化不明显),到2020年,书房嘴村内人口将维持在2000人左右。

结合书房嘴村现状人口分布情况和生产服务半径,规划书房嘴村有金山寺、小湾子等8个居民点,共容纳约1200人。

在土地利用方面,规划采用分散式布局村庄居民点建设用地,采用“外围+渗透”方式布局耕地和林地,保留村庄外围林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村庄居民点周围,布局大量耕地,分片种植主导产业引导的花卉、柚子、柠檬等,局部结合现状水塘,打造体验式的生态水域,整体营造“可观、可玩”的乡村旅游新农村,如图2。

图2 土地利用规划图

2.4多渠道、多途径的复合型增收模式

2.4.1现状农民收入情况

书房嘴村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外出务工经商、土地出让、劳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第一项最高,土地出让最低。

书房嘴村集体经济很薄弱,而村内仍有数量较大的荒坡地、闲置地,可用这部分土地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首先成立合作组织,全村每户人都入股,采用种养殖大户+农户的方式发展规模种植,村民可分红利;书房嘴村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应依托村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辐射带动效应,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组织,组织村内有意向的农户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3],而发展乡村旅游又可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如图3。

图3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2.4.2创新合作模式,鼓励多种组织模式并行

以前农村的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农民自发发展、成立合作组织捆绑发展、政府投资主导发展、企业投资带动发展。这些模式在局部地区取得了成功,但其推广度不高。创新合作模式充分调动企业、社会、政府的闲置资金,吸引其到农村来投资兴业。

在总结发达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倡“企业、农民、银行”三方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综合了农民养殖、种植优势,公司销售优势和银行的信贷优势,促进三方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和银行收益的“多赢”局面。

因此书房嘴村可采用“合作组织+农户”及“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相应产业,让农民从单一的收入方式(土地租金),变成“土地租金+种养殖收入+劳务收入+分红利”多渠道、多途径的复合型收入[4],充分保障农民的利益,真正实现富民强村。

要改变传统农业经济收入低下的局面,留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由单纯的“一产”向“一产+三产”转型,农业经营组织必须以经济增收为目的,因此,“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方式应通过对多种利益机制联结,尽力在多个利益主体之间寻找一个利益平衡点,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书房嘴村也可根据各个居民点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创新性农民+农户”、“村委会+农户”等多种组织模式。

2.5完善的基础设施规划支撑。

配套完善齐全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规划中应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六通三化”工程,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结合政府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村域设置按照“1+ 6”配置,主要有村委会、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综合调解中心、警务室、农家超市、公共厕所、幼儿园等,书房嘴村还应配建旅游接待设施。

中心居民点配备较为完善的设施,包括幼儿园、农家超市、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场地、公共厕所等;一般居民点可配建:建设设施、农家店等,如图4。

图4 农民收入的组成要素

3 结束语

规划通过对书房嘴村产业模式的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由单纯的“一产”向“一产+三产”转型,减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充分利用书房嘴村“花、柠、山、水”的自然要素,合理利用土地,达到“山顶树草盖帽,山间果竹环抱、山脚蔬菜飘香”的美好景象。

新农村建设应以富民强村、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择优开发,形成规模。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人口、粮食、生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同时,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做到劳务输出有方向、成规模,以技能型、技术型劳务输出为主导,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1]杨云川,谢璇,苏军.小城镇总规的创新模式探索——“新农村综合体”规划[A]//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2.

[2]杨云川,苏军.“慢城”理念下的新农村综合体规划探讨——以黄龙溪新农村综合体总体规划为例[J].四川建筑,2013(2):20-21.

[3]魏薇.基于城郊休闲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9(7):84-86.

[4]席广亮,甄峰,翟青,等.新型城镇化引导下的西部地区县域城乡空间重构研究——以青海省县都兰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6):12-17.

[5]李清华.丘陵地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J].城乡建设,2010(12):65-66.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To promote socialis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the times requirement to overall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Nowadays the small-scale peasantoperatingmode in China cannotadapt to the developmentofmodern agriculture anymore.Only scale developmentof the industry can raise the income of farmers.Exampled with the case of Shufangzui Village,this paper proposes village planning strategies in linew ith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in hopeofbringing some new attempts to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dustrialmode transition;new rural;construction planning;onevillage-oneproduct

TU 984.2

A

1671-9107(2016)10-0008-03

10.3969/j.issn.1671-9107.2016.10.008

2016-08-12

朱艳(1985-),贵州思南人,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书房规划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把自己关进书房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童年的小书房
品鉴书房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大师们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