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庭教育和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2016-11-09 11:04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彭冠语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子女中学生素质教育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彭冠语

试论家庭教育和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彭冠语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对学生性格、品德、思维意识和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伴随学生的一生。所以,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注重满足子女精神世界的需求,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子女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学生养成尊老爱幼、自制力强、诚实守信等优秀的行为习惯。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实施,引导学生向健康、丰富、美好的方向发展。

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父母是子女精神上和生活上的重要导师,其语言和行为对子女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靠血缘而形成的家庭关系,导致家庭教育存在于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中,孩子在生活、教育、交流等情境中对父母产生依赖的情感,并且父母的各种言行举止将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在不断提升,父母对待世界和人生的态度会通过具体的行为展现出来,学生则会凭借其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对父母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内化成个人的素质。在关系和谐、亲情关系浓厚的家庭环境里生活的学生,其思维方式积极、健康,并用自身的行为给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在充满暴力、冷漠、紧张的家庭环境下生活的学生则对生活和学习丧失信心,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比较消极,甚至扭曲。

站在素质教育的层面来讲,教育的目的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学生考试成绩和学业水平的要求,而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的功能相对以往出现了弱化,而更加强调家庭教育的局面,家长作为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其影响方式、影响作用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成长过渡期,在此阶段,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的人格初步形成,而其意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通常有限,双方面的矛盾会造成叛逆心理、偏差行为的产生,家庭教育作为一种连贯性、多维度的教育模式,对于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格养成、心理问题疏导以及思维模式的构建都起到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家庭教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工具”,而成为连贯性较高的主导性教育手段,对于素质教育目标的整体达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相对“学校教育”的另一种辅助式教育模式。而在当前我国的教育背景下,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意义相当重大,“校园教育”更为偏重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而“家庭教育”的意义则为中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习惯养成、人格生成等更高格局的综合素质的培育。

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所产生的影响

1.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力倡导,家长逐步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家长逐步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家长逐步认识到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孩子的一切,上大学不是孩子唯一的选择,家长将主要精力放在子女的品德建设上,促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2)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的重要性,将家庭中的行为方式和作息时间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建立相关制度,形成积极向上、民主和谐、平等、干净卫生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树立正确的榜样;(3)采用理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子女对父母有信服感,从而听信父母的话语。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让子女更多地接触到生活中的事物,开阔子女的视野。子女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父母的信任感,才能与父母之间有更多的话题,形成和谐、融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为了给子女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而使自身的素质也不断提升。

2.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家长错误的观念和教育方式,将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分地溺爱子女,家长害怕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委屈、吃苦受累,所以对子女提出的任何要求都加以满足,使子女养成刁钻、跋扈的性格,不了解父母的辛苦,并很难融入到集体当中;二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小小年纪就要承担父母的希望,并且为十年后做准备,父母不遵循教育规律剥夺子女休闲娱乐的时间,让子女参加各种辅导班和特长班,对子女经常采用谩骂、挖苦、殴打等教育方式,从而导致子女敏感、多疑、不爱与人交流,同时独立性较差;三是家长过分地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德育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家长把孩子当成学习的机器,子女在书山题海中冥思苦想,父母就会感到很欣慰,甚至会陪着子女共同学习。相反,子女想要玩游戏和同学外出就会遭到父母的反对,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还会产生厌学和逆反心理。

三、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促进中学生素质发展的建议

1.改变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

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是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从大量的事实来看,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依靠非智力因素的人员较多。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中学时期是其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还不全面,极容易受到不良的思想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忽视对其个性和品德的培养,子女的价值观就会出现偏颇。子女会错误地认为,品德和价值观在人生中是次要的,学习成绩是主要的,该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也会注重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德育的形成。例如生产瘦肉精、苏丹红等食品中有害添加剂和农药的人群,其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能够在研究道路上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其德育发展水平受到限制,所以他不关注这类产品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2.家长要言传身教,发挥示范作用

父母的行为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心和文明的行为,按照社会规章秩序约束自己的行为,子女在这种环境下,会学习父母优秀的品质,并且内化成个人的修养。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要发挥其示范作用,在语言上和行动上教育子女。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对个人的行为进行严格要求,在子女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不开电视,不玩手机,经常翻阅书籍;日常生活中不打麻将和扑克,采用运动的方式来会友、交流、娱乐;对待家中的长辈要孝顺和尊敬,诚实守信,在语言上如何教导子女,在行动上就要具体地展现。中学生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就会塑造健康的人格,对事物有着积极向上、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促使中学生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以和谐友好的方式对待周围的同学、同事等。

3.和谐家庭关系,注重对其精神关怀

父母关系和谐,才能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家庭关系的完整对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心理成长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作为家长,更应该着眼于满足其精神世界的需求,不应该无条件地溺爱,满足其对物质方面的需求。家长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应酬和打麻将等方面,对孩子精神世界的需求不闻不问,就会导致子女精神世界空虚,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家长要将打麻将和应酬的时间用来陪子女选购书籍,与子女共同阅读书籍,交流书中的内容,并且写下读书笔记。家长也要经常陪子女做短途旅游,即使到同一个地点也会因季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风景,产生不同的感悟,从而对待生活和事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感受。在和谐的家庭状态下成长的学生,其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思想是积极健康的,愿意给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其素质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家庭教育出现偏颇,学生就会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存在思想偏激、行为怪异、抑郁等现象。而家庭教育之于素质教育而言,其重要作用可见一斑,父母、家长的行为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养成发挥的作用是潜移默化且影响深远的。父母的教育侧重点会对处于中学时期的青少年群体产生决定性作用,而当父母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注重子女精神世界的发展,并在语言和行为上为子女树立榜样时,可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成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编辑/丁俊玲

E-mail:563102683@qq.com

猜你喜欢
子女中学生素质教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